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云轩|呼愁的文明(评《黑书》)

[复制链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8 17:39: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伊斯坦布尔永远都是帕慕克笔下的寄托,雾气重重的街巷、步履匆匆的人们、厚重的历史、前卫的现代化共同构造了小说的主题:冲突。
  卡利普就在这样一个城市中寻找着、迷失着、思索着,他最后成功的救赎了吗?他所追求寻找的最后得到了吗?作者并没有给出答复。
  小说以侦探的方式展开。身为律师的卡利普发现自己深爱的妻子不见了,留下的只是她那些曾经爱不释手的侦探小说。于是,卡利普决定自己孤身走向熟悉的伊斯坦布尔的每一个街巷,利用脑中的记忆和一些凌乱的线索寻找如梦。
  作者在书中还树立了一个现代造世主的形象,他就是耶拉。他是某报的专栏作家,在他的专栏里,他创造了另一个伊斯坦布尔。他的读者众多,人们会为读到他每天早上的专栏而废寝忘食。书中双数章节是“耶拉”的专栏,在这些文章中,作者赋予了耶拉以智慧、敏感,并富有清教徒般的虔诚的意志,他生活在自己的凌乱的但彼此联系的世界中。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这一片文章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章以海平面的降低为开端,衍生出的是海底的种种现象。耶拉说,也许谷底会成为森林,森林所需的养分来自千万条巨大污水处理管,充满里营养的泥粪堆;也许会成为政府扶贫的一个场所,贫民窟、酒吧、歌舞厅将建立在曾经沉船之上,破旧的桅杆也许会挂上耀眼的霓虹,喝酒的地方也许就是千万条鱼类葬身的地方。耶拉在此想象了,谷底未来的情景,自然生成或认为管理,结果都是肮脏。但,专栏就此并未结束,耶拉所感兴趣的是海底的一辆卡迪拉克,这是曾经的黑帮首领的车,他与情人在躲避警察追捕时,坠入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耶拉想象,他们是坐而相吻的,经过岁月的侵蚀,恋人必将融为一体,永恒的不再分离,接着耶拉向自己并不存在的情人道出了爱情:“我的灵魂,我的挚爱,我的忧愁佳人,灾难之际已迫在眉睫,到我身边来吧……让我们用尽全力紧紧拥抱……”
  耶拉也失踪了,因为卡利普发现出现在报纸上的专栏近几期都是很多年前的出现过的,卡利普很自然的将耶拉和如梦联系到了一起。他仔细的读着耶拉曾经的每一篇专栏,并试图从中找到线索,阿拉丁、班迪、理发师等众多人物悉数出现,但却跟如梦没有丝毫的关系。卡利普决定彻底迷失自己,让自己成为耶拉。他来到了耶拉的住所,泥尚塔石公寓,门没有锁,他进去了,电话响了,接了,以耶拉的口吻。他穿上了耶拉的睡袍,宽大,抽着耶拉的香烟,坐着耶拉的躺椅,靠近窗户,模仿耶拉的姿态,说着耶拉般的话,终于他成功了,专栏不再是耶拉的专利,他开始向报社以耶拉的名字投稿,于是刊登在每日专栏的地方,伊斯坦布尔的居民被不知情的愚弄了。
  专栏,还在继续,凌乱的物象,彼此不相关的联系,忧愁的笔锋;模仿,还在继续,阴冷的公寓,缭绕的香烟,不停地电话。卡利普依旧没有找到如梦。他仍旧仔细地读者耶拉曾经的文章。《王子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要能找到自己的声音,唯一的方法是在脑中制造一个足以对抗所有声音的声音。”所以王子每天将自己的话记录下来,以便证明自己的存在,模仿是最好的知己。于是卡利普认为,一个人能说故事才证明自己的存在。作者给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命名为“但书写的我”。《王子的故事》让卡利普明白做自己才是追中的选择,他离开耶拉的公寓。不就耶拉遇刺的消息出现了,遇刺地点旁是阿拉丁的店,躺在一堆洋娃娃中的尸体是他的爱妻如梦。他再次来到公寓,他发现公寓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做着模仿。
  
  如果说《黑书》只是简单的告诉人们要去做自己不要迷失,似乎够不上本书的分量,也够不上帕慕克的水平。小说除了在形式上有着很大的突破外,更重要的是全书始终贯穿着一个巨大的冲突。小说以侦探小说的形式展开,伴随着卡利普的脚步,伊斯坦布尔的面容逐步展开,一股巨大的呼愁感弥漫在这个城市的上空。
  卡利普的短暂迷失是个体,土耳其文明的去向才是作者关注并寄寓在小说中的目的。耶拉创造的伊斯坦布尔是对过去的转接模仿,是人们心底浅层的渴望的东西,这也就是伊斯坦布尔的市民那么推崇耶拉的原因所在,无论人们崇拜他也好,还是讽刺他也好,但他的专栏却成为整个市民的清晨必读物。阿拉丁的店,人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一切物品。阿拉丁善于观察人们,善于聆听,并把一切听到的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这个物品,摆在店中。他,我所谓古旧或前卫,重要的是人们的取向。班迪师傅,致力于蜡像的创造,他工作在潮湿的地下,他说人们可以在他的蜡像中看到伊斯坦布尔的市民一切,因为,面目的表情的土耳其式,是永远不变的,但,他错了,他离开地下室,走向街道,映入眼帘的年轻人对他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他所熟知的表情被淹没了,呈现的是一种集体式的模仿,模仿源于西方盛行的电影。走路的姿态,谈吐的方式,身着的服饰,让他苦心创造的艺术品化为灰烬,于是他不在离开他的工作室了。
  集体的迷失,代表着土著文明的没落。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固有的一切都被异化。人们只能在文字中唤起潜层的古老记忆。但,耶拉失忆了,并最终遇刺了。耶拉创造的城市也被谋杀了。他的创造成功吗?他,也是一种模仿。作者给予他创造的耶拉用了爱伦坡的一句话作为评价:
  你们这些阅读的人,仍然活在世上
  但书写的我
  想必早已踏上旅程
  走进了暗影国度。
  也许作者将其赋予一个引路人的形象,但耶拉注定是灭亡的,他没有真正的做到了自己,长期的无名的模仿是他的记忆逐渐消磨。就想本土文明的固有者们,他们面对现代性的冲击,做着古典式的模仿,固然可敬,但终将灭亡。呼愁的文明,在冲突中迷失者,但并未灭亡,灭亡的只是单纯的个体,作者寄予厚望的是那些古典式的现代创造者,他们不会失忆,就想卡利普一样,短暂的模仿,证明了最后的自己,代价是痛苦的,如梦的最终离去,似乎象征着救赎的代价。土著文明的生存注定伴随着痛苦的代价,但只要坚信,不要迷失,文明会做到完美的融合。
  同样处在东方的我们呢?
  
  
  “我还要寻找你多久,一栋房子有一栋房子,一扇门有一扇门?还要多久,从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从一条街道到另一条街道?
  然而,我直觉相信,等我们到了七十三岁,当如梦不再有条件盼望另一种生活得时候,她终将会爱我。”

【黑蓝109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8 12:2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