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9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船夫日记》摘录/凯尔泰斯.伊姆莱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6 08:47: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5-25 08:48 编辑

(节选)
不管你相信什么,你都会死掉;但是,假如你什么都不相信的话,那么对活人来说,你已经死了。

1963年圣诞节。假如那类无休无止地沉溺于幻想之中的(悲剧性的)人一旦不复存在的话,“艺术的可能”又会是什么?悲剧主人公即是自我的创造者,也是毁灭者。但是今天,人们已然只会屈从。

具有功能性的人。功能性的人生活在一个犹如密封良好的蒸馏器般“现代生活模式与机制”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功能性的人是被与世隔绝了的人,但是并未成为时代的英雄。他,这个被与世隔绝的人,是一个具有功能性的人,即使放弃了选择的实质,但仍是个被选择了的人。这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现实与存在。反正功能性的人毫无用途:功能性的人的现实是象征性的现实,是替代了生活的生活,是以功能性替代了他自己的存在。尽管功能性人的生活总是充斥着悲剧性的罪过与失误,但是却缺少所该具有的悲剧性结局;或者说,悲剧性的结局缺少悲剧性的前提,这些强加于人的悲剧性结局,并非取决于人的个性与行为的自身规律,而取决于根据社会体系的需要所进行的权衡,这种权衡对于个体来说总是很荒缪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是一种类似于生活的象征符号,事先已经被人圈定了范围,被人指定了位置,只需要他来填充。这样一来,没有谁能生活在自己的现实里,他们只是行使自已的功能;其生命的存在性生存,对于一个没有自身命运的人来说,只能意味着一个施于自身的工作对象。功能性人的地平线即不是“繁星满天的夜空”,也不是“隐匿于人体之内的道德规范”,而是自身世界的僵域,一个已经提到过的象征性的事实。

所有这些,在艺术上都表现为一些技巧问题。不,他们缺乏真实,功能性的生活不能成为艺术的素材。在他们的命运里没有一丝光焰的闪烁,仿佛这些命运并不具有任何“隐蕴着悲剧可能”的意义。

“人文危机”是设在“艺术家”脚下的人文陷阱——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与道德的共生——“道德化”?还是站在“好与坏的分水岭”?假如社会在集体里排除掉所有道德焦虑的话是,那么,就只剩下了严峻的生存。这是一道指令:你可以着手解决生活的所有问题。但是惟有生活本身你不能作为问题去解决。可以这么讲,生活是一道指令。在监察之下,争议是被严格禁止的。自杀,实际是一种逃循。现在,在这种环境下,只想看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而不想看到“生活基本问题”艺术(文学)本身也不是真实的,取而代之的是功能性,实用性,象征性的艺术。在这里,天赋到底意味着什么?更多的只是意味着不利与负荷。“方法”从未象今天这样成为令人压抑的要求。

1964年。“艺术家恰好处于‘必须开始创作’的精神状态,就像罪犯马上要去犯罪一样,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德加说:“而另一方面则是,目前,政府对待那些较为出色的艺术家,就像对待罪犯一样。”

(柏仙妮于2013年1月6号8点50分录入)


(节选)

1964年。“艺术家恰好处于‘必须开始创作’的精神状态,就像罪犯马上要去犯罪一样,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德加说:“而另一方面则是,目前,政府对待那些较为出色的艺术家们,就像对待罪犯一样。”

CP.斯诺著名的学术论文《关于两种文化》。无论怎么讲,艺术不等于科学,而科学也不是艺术,而且在当今,两者已然归属于不同的领域——不管我们如何称谓,它们所归属的两种范畴是互相截然对立的。

假如,艺术试图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将生活表现为“和谐统一”、“可以操纵”、“可以套上纯粹的、科学的、人文主义的牛轭”的话,那么(让我们用美化了的修辞来讲),拙劣的艺术也便由此产生。温和的时代消然已逝。生活文化变得不再真挚,而总是带着好斗、暴怒的特征出现。生活在各种环境之下——这个问题,可能确实是一个问题。

在艺术欣赏之中隐藏着不道德。观众并非与作品同悲同泣,而是予以品玩。

没有任何的艺术门类可以将生活再现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体系。另一方面,所有的艺术品(艺术创作)都是逻辑关系的体系。
闷热的夏日上午。教堂里。冰凉的玛丽亚像,蜡做的圣婴,几位祷告者。垂手肃立,俯身跪拜,躬身施礼,彼此的偷窥,虚荣的虔诚。我们是否能够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可理喻性?是否能够毫不怀疑地、甚至从中汲取力量地接受这个“将我们一次性生命彻底毁灭的念头?”然后自由就是从这里诞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虔诚。

7月。我在德国逗留了两周。我去了布亨瓦尔德和泽伊茨,去了那里的工厂。我辨认出那条用沙子铺成的土地。路上,有一位身穿工人制服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走过,他仔细打量着我。看起来,我像一个陌生人。(这条路)与我记忆中的那条路相对要窄一些。工厂向我致意:高大的冷冻塔发出咳嗽样的声响;虽然这种声音我已经久违了,但还是马上听了出来,而且唤起了某种的回忆!我觉得(甚至几乎相信),我找到了泽伊茨集中营的遗址。遗址上兴建了一座国营农场和一个很大的牛栏。我并未感到“旧地重游”的重大瞬间。时间,这已然久远的时间,正像普鲁斯特而言:“事实上,我所熟悉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他还说:“很遗憾,这些房子、林荫道和街巷,就跟这段岁月一样地倏然而逝。”

教条的悲观主义,是悲观主义的变种。大多是一些迷途了的小市民。教条的悲观主义,通常导致要对教条的世界进行修正。教条的悲观主义与艺术相仿:总是一些道德的说教。说教的话题总是令人郁闷寡欢(对一种令人难以容忍的社会之不公、或对一段漫长的垂死所做的令人不快的、毫无起伏的、臆断而低劣的描写,比如西蒙娜..波伏瓦的《缓慢的死亡》)。道德化了的艺术家最多只能成为一桩个人事件和一个徒劳的反叛者。

浪漫的悲观主义。在拒绝世界的同时,又附在我们耳畔悄声地倾诉它们的秘密。就像一个偶尔为之的骗子,骗取了我们吝啬隐藏着的同情心。根据其潜在的倾向来看,这种悲观主义归根结底是怨艾、屈降与求饶,是以最坏的形式裹藏着、对“清醒理智”的召唤。这桩对一个胜利世界的起诉,总能找到旁听的人。其结果是:情绪被阴云笼罩,刽子手饶恕牺牲者。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封闭性形式的企望,就像将物品塞到一块玻璃板后,虽然可以被清楚地看到,却难以企及。

我对道德主义的最终看法是,他们总是固守在封闭的领域里。他们受人摆布地充当着角色,但却自以为是他们自己在扮演。道德主义者知所以不能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们不能创造世界,他们只是悬浮于世界之上进行判决,只是如此这般地从事着毫无意义的工作。他们证实着自己,先是补偿性地、而后出于复仇地始终为那些道德的说教者指出其牺牲者——指出那些显然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嘲笑的人们。道德,虽然在现实之中是这样的不可或缺,但是与此同时,对于个人的人品而言,它又是一种最容易被舍弃的元素;迄今为止,我还从没遇到过一位未能感到自身道德上的正直、乃至自身优越性的道德主义者呢。这并不是道德:而是在意识和生活意志的影像里,在奇特有趣的极权统治的境况下与之角逐把玩的游戏。

极权主义与戏剧:这是一种隐伏已久了的制约关系。剧院是娱乐性场所。观众群体的贬损。被与世隔绝了的艺术感受,变成了观众群体的愉悦与美妙:他们感受到的并不是诗意的内涵,而是紧扣他们心弦的阴谋与伎俩,是将受害者在糖浆中溺死的、毛茸茸的手。恐怖从喜剧的智慧中诞生。

不良的事物也有其自身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一道可以透射所有材料的奇异之光;假若没有这道光的话,一切都会变得可疑莫测和无法把握。它的出现,能够平息所有的冲突。显然,它与死亡有着密切、沉重的关系。

在人的生命里,最终会有一个瞬间降临——就在这一刻,我们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突然释放出自己的能量;从这一刻起,我们可以依靠自己,而且就在这一刻诞生。每个人的体内都拥有天才的幼芽,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使生活成为自己的生活。真正的天才是存在的天才。我斗胆地说:几乎所有并非直接产生于我们自身的知识都是徒劳无用的。

“他是一个孤独的灵魂,执着追寻着人们前所未闻的真理。他久久地求索,即使某种神秘的方式也不能遏止他。他并不为人知晓,而是恪守于理智:你就要这样继续载负人类的遗产。”莎士比亚语。

布克哈德在谈论乔托时说,他“洞察所有事实的最重要的一面。”

假如一个人不面对现实,而总是一味地谋求与事实的和谐,那就是因循守旧。什么是现实呢?简而言之:我们自已。什么是事实呢?简而言之:无能为力。两者的关系,简而言之:道德的生活,命运。或者说:毫无联系,对事实的接受是我们所依照的偶然程序。因此,因循守旧本身也变成了事实与无能。失掉了它的自由,炸毁了它的中枢,而将事实散落在自身的空洞之中。这些生疏、远离的毒性碎片,永远也不能再拼凑成一条陌生的生命。人变成了与自身相矛盾的对象:变成了机器、精神病患者和魔鬼。人将要变成受害者和刽子手。

19652月。海明威说:“有时我很幸运,能够写得比我能写得更好。”

萨特说:“不存在个性,只有‘跌入陷阱的自由’,而出逃的方式则是人的价值。”典型的道德主义者。但是从小说写作技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句重要的评断。

总之,这是一个武断的、仅凭个人喜好而选择的因素:风格引起了人们对“由写作题目所支持的哲学需求”的注意。假如生活恰如风格所期望的那样,那么,隐含其中的判决也只能是拒绝。然而这种(指绝对专制的)行径与经过周密组织的无能相互匹配:两者合成一体,既令人厌恶,又成为梦境的基础。

51号。“一部关于sorttalangsag(命运的失落)的小说”——可能作为标题使用,至少作为副标题使用。
我将什么称之为命运呢?不管怎么说,命运都是“悲剧的可能性”。外部的意志是一种侮辱——某种特殊的极权将我们的命运逼迫到一个无助的境地,并使之受挫失落:假若取代了我们(相对而言)对自身自由的需求,而始终将这种“作为处罚强加于我们身上的意志”作为一种现实予以忍受,我便称之为“sorttalangsag(命运的失落)”。

从本质上来讲,意志总与我们自然的理解和我们的愿望处于矛盾之中,就这样,“sorttalangsag(命运的失落)”便以清晰的状态呈现在眼前。

自卫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变形为我们的意志(卡夫卡变成了多腿的甲壳虫),我们可以依照我们的愿望,可以尝试使我们的意志改变我们的命运;另一种方式是进行反叛,这样一来,我们就变成了自我意志的牺牲品。不过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真正的解决方式: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不得不将自己的意志当做现实而接受(我们必须像接受自然之物一般地接受一种完全来自外部的决断;另外还要知道,从理论上讲,人类的权力具有从属性,我们终归无权改变它),而这种意志的力量,这种无能的权势,同样在我们身上施展威风:为我们起了本不属于我们的名字,并使之物化,我们为了其他的什么而诞生。

这是我的“穆斯林”式的两难选择:怎么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操纵命运。然而,这种意志已无法延续:从历史上说它已失效,所有的人都加以否定。因此,除了肉体记忆之外,从中什么也未能留下。而且,呈现在眼前的是“较新的意志”的远景。

6月。纪德引入了“action gratuite(没有理由的行为)”一词。与之相反:我则发现了“没有理由的忍受”。

这部小说我写了四年——是否应该说“我是在自己身上劳作了四年”?我怎么看这件事?如果看到了,又该怎么说?
一个人知所以写作,可能并非由于某种天赋的驱使,而是因为他不能接受语言和现成的概念。我起初认为,人——简单地说——只是很愚蠢,每个人都要比另一个“马上就能理解一切的人”更为愚蠢。一个人开始从事写作,就如同一位想要从重症中康复的病人,想要成为精神疾病的主人——至少在他还能够写作的时候。

人的盲目性总能使人的意识到到突如其来的震撼。当人们谈论着午餐和午后休闲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所靠的沙发床,竟是他们的棺材。

我永远充当不了另一个人的父亲。

在他的体内既没有反叛,也没有仇恨。这是一名受到医生悉心护理、顺从的士兵。在另一张床上,躺着一位怀着满腔憎恨的年轻人。经过一段长久的沉默,他几乎咬着牙对妻子说:“春天又要到了。”——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另外一个人来说,这种言行究竟会有什么用处?到底是什么驱策着人们?他们究意被什么盯梢?到底是什么使他们疯狂?徒劳无益的监视。

就在濒临死亡的这个阶段,他突然感到一阵烦躁。他闭上眼睛躺着,打着嗝儿。好像丧失了意识一般,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把戏。就当我母亲将身体背向他、收拾桌上东西的瞬间,他半睁开眼,突然朝我母亲瞥了一眼。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某种从未见过的狡黠。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弟妹,可只好重又垂下眼帘,接受了她的存在。他快速地用手冲着我和母亲这边做着一种叫人沉默、让人安静的动作。这个动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他仿佛像要埋头于某种需要格外专注、严禁惹他心烦的工作之中。椅子的“吱呀”声和一切细碎的声响都使他感到异常的厌烦,这种痛苦似乎并非由于这些碎响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打扰了他的工作。他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心跳和疼痛之上,并极力维系着它们的关系;显然,这种工作要求他保持孤寂。装香蕉的纸袋伴着揉搓的碎响被撕破了。他痛苦地偏过头,却又带着一种神秘的欣悦。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他是对的。


(柏仙妮于2013年3月有19日14:23分手工录入)
(节选)

1966年。作家不可能创造一个比上帝所创造的还要愚蠢的世界。
1、  比例:尺度与素材的问题。
卡夫卡和福克纳。(尤其在《生于八月》一书中),繁杂的生活素材过份丰富、过份琐碎地表明了生活的黑暗统治。不管怎么说,毕竟还是卡夫卡对生活知道得更多,而且更了解黑暗的秘密。那么,为什么他的作品更出色:是因为他的作品更开朗?还是因为他的作品更令人慰藉?——法学家使得雕像家缄口不语。
2、  个性的陷阱,心理学,个人偏好。“在我们中间,对于激情到底有多少程度的真实?在我们的体内,正确成分究竟能占有多少?”——《塞万的故事》。《默尔索的枪击》。
进一步看:在极权国家的刑讯室里,展示着独特的行为心理动机。然而这一切都徒劳无用,因为在这里,只有角色才是实质。换句话说:人就像那些能使死亡机器运转的轴承,无论是做刽子手,还是做受难者。都要好自顺从。无论怎样,他们都不是值得被关注的个别事件。在这里,假若有谁能被轮上说一个字,那才是个别的呢。即便这样,他们最多也只能哀掉逝去的时光。从这个角度看,并不存在多种多样的人性,不存在复杂多种的性格,尤其不存在独立的个性。因为,“雷同”恰恰是极权的实质。
3、  小说主人公:假若一个人不是别的,而是他所置身其中的处境,那又会怎样?——或许,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可以被拯救,一点点扭曲的东西,某种最后的滑稽与挫败;也许,这就是生存意愿的信号,而且总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接下来的问题是“功能性人的无法描述性”。不过,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要描述。那么这个问题也只能成为:我们该从哪个视角去描述?
假如我们看到了处境的悲剧性,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为某些并不存在的东西而悲恸,为展现在奥斯维辛前(并通过奥斯维辛)的、文明世界的虚假认知哀恸,为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的人文主义哀恸。这是不是一桩根本就不可思议、不合时宜的事情?这是不是一桩根本就绝不可能、并不危害的事情?或者说:这根本就是谎言?
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通过极权的视角进行描述,而又不将极权主义的视角变成我们自己的视角呢。
如果从历史的视角看犹太人的话,他们并不是犹太人,而是人:所谓的“犹太人”,实际是一种在极权主义下的遭遇。
叔本华:“……并不是在世界历史存在着计划与统一……而是在个体生活中。”他又说:“……个体即现实。”他还强调:“无论是我们的行为,还是我们生命的过程,都不是我们自已的作品;不过,这也是事实,没有人在意,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存在。
对我来说,这个“任何一个人都能理解我的秘密工作以及与之相伴的生命体验”的念头竟是如此陌生,以至于我可以毫不紧张地跟任何人开自己的玩笑,而且自己用不着独有丝毫可笑。
我有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对集中营的生活见证?这可不可能就是“自已独具的生命体验”和“自愿的自我囚禁”的更深层意义?我可不可能通过小说的完成而获得我与众不同的自我解放。
基尔凯格尔:“接受这种‘现状’,就意味着对习俗以及命运注定的偶然的接受。”——是不是这样?
罗伯,格里耶:“既然没人对世界这个概念提出疑问,那么这个短篇小说也就算不上是什么问题。”(在上一个世纪里。)他随后又讲:“总之,没有什么会比精确更奇妙的了。”——他在讨论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时说,(当然,精确也不过是虚构的,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该隐与亚当。毫无疑问,该隐与主的对话最为精彩。先是几近挑拨性的警告,继而是上帝久久的沉默。随后,他将保佑的手臂朝杀人犯伸去。这是一种怎样的“灵魂上的自私自利”!就像一个大独裁者。
1968728日。这些导言是何等有趣!我们可以在《关于审判力理的批判》冗长的导言读到(其目的为了庇护读者,以防受到康德的影响):美学,对美学的感觉和唯美主义“从人类学上看,自然(!)不是与生俱来的属性。”的确:人类被掠走了一切,被掠走了他们永恒的、不可变更的、他们想其所想为其所为的法则,从而变成了驯服于极权主义的、丧失了自我本质的生灵,变成了功能性的人。
季伯特的著作《纽伦堡日记》,和我的写作有着十分特殊的联系。以凯特所说的那些话为例,他认为希特勒试图说明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宿命”,然而这种宿命根本就不是那样,它本来可能以其他的形式发生,甚至根本就不应该发生。这就是命运失落的体验,只是发生在另一个领域里。在极权主义之下,一切都贴着“宿命”与“命运”的标签儿进行。这些命名并不能掩饰什么,什么都不能掩饰,它制造的毕竟是堆积成山尸体、毁灭与凌辱。
季伯特是这样描述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赫斯的:“他留给我的印象很一般,从情感角度上讲,他是一个正常人,但他实际是一个具有精神分裂式的冷漠、麻木和缺乏内心情感的人……”这个诊断非常正确,不仅对斯赫而言,而且适用于所有受到极权体制的毒菌感染的病人。也恰恰因此,我对季伯特后来所进行的“试图解析赫斯行为动机(父母、教养、婚姻、性生活等方面)的努力”毫无兴趣。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这种特定的情感冷漠并非个人的产物:因为在赫斯的下级、上级、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身上所表现的症状与赫斯本人完全相同,而他们个人的行为动机却截然不同。
他们遭人贬低,因此也可以被称为:“被贬低的人们。”
用处理表层的方式潜入人物与概念的深层。只能公布可能公布的东西;要相信,那些仅仅根据“可能公布的东西”所创作的作品的完成(以及沉默)本身,将会讲诉更多的无法公布的东西,就像我想直接获取它们一样。一个被剔除掉个性的故事却如同具有个性一般地、严酷无情地缓慢展开。借用说教性的陈腐词汇,表述不可能表述的东西。用不着去想尼采(这个“第一个非道德论者”):用不着去想他,你只需去想一个这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既没有信仰,也不存在否定;在“偶然形成”的一次性与“形成系统”的普通性矛盾中,行为——根据一种影响深刻的、痛楚的秘密——表现为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单发性,而不需要任何必须依从的价值体系。——话说回来,从欧洲的(一种特定的道德文明与传统的所谓“创伤性的过渡”)生存形式与个性类型的角度来看,国家极权主义的经验因此变得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它不仅彻底推翻了个性的神话,还推播了个性的概念。
这是一种虚假的兴致,就好像人们要商洽一个既不体面、又不自然的事情,比如谈一个新生儿——从母体内,通过女性器官——降生于世。

(柏仙妮于2013年4月22日9:50分手工录入)

(节选)

随后,黑森伯格,知识,上帝,信仰——似乎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东西。造物的秘诀。人类的道德生活。莫非我们被赶出、被驱逐、被流放到了残缺不全、无能为力、现实存在以及个体生存之中?也许,个体生活就是人类的原罪?——黑森伯格再一次证实(我总是相信于此):逻辑与思想,只能使用于自然界中的某种事物。当然,我不能苟同这个观点:“自然是可以认知的。”我认为,人类只能在自然界中辨别方向,而且也只能是在自然界中。因为,相互符合(尽管是有限的)恰是我们的生命秘诀;人类的天性;也许,即便人在最复杂的岔路口也能够辨别方向,但只有一桩事情不可能做到:人永远永远不能超越它,更谈不上认知。“自然的法则”,就是我们的法则、我们的逻辑和我们的机会,这一切能使我们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已对自然的从属和归属,这些法则只是我们握在手中的、可以帮助我们在自然界中搜集信息的线索:同时,这一切只是强化了恰恰置于我们所掌握的法则之外的真理。这是独一无二、无法认知、难以表述的真理,是关于存在的真理。看吧,那里没有了因果关系(康德的三个“先验论”之一),法律马上就会在那里失效,并会出现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是我们意识到自已无知的意识。莫非我们还是能够借此制定法律?但是它们所能表现的,想必又是人类的可能性和人类的局限性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游离于我们的法律之外,另外,我们也只能通过自已的法律之之记录下来。与形而上学的检验相似,在检验这些素材时,恰好暴露了人类生存无能为力的制约。
假若不用你的生命支付的话,那你又想用什么呢?
我用探究的目光无聊地四下环顾:到底有没有、到底剩下没有某种能让我施展自已的机会?
有些人,假如你跟他们谈了话,你马上就会搓搓手,或者用最龌龊的脏话咒骂许久。
这是个什么样的念头?只有一条生命可以成为真正的征服者。
卡夫卡的旅途日记。卢伽诺——巴黎——艾兰巴赫:“94日。有关霍乱的消息:交通办事处,《CorrieradellaSera》报,《Norddeutscher Lloyd》报,《Berliner Tage Blatt》报。”等等。随后写道(第384页):“Reise,nach mailand……von mailand nach Pairs aus Angst vor der Cholera……(米兰之旅……怀着对霍乱的恐惧,从米兰到巴黎。)等等。
日期:1911年,《魂断威尼斯》的创作之年。霍乱,即出现在小说里,也出现在卡夫卡的旅行日记里。卡夫卡与托巴斯.曼在同一年里去了意大利,又从同一场霍乱中逃离。
这是一本跑了调的小说。到底什么是小说的基调?一个断然的、道德的低音基调,一个随时都在那里低声哞叫的基调,究到底是否存在这样的基调?即便存在,也已然消耗怠尽。这是一本这样的小说,在小说里,无论何种即定的道德都找不到位置,只有活着的原始形态,只有词义纯粹、并具有神秘内涵的生命体验。
“人们根本不知道究竟为何要将殊荣奉献给一幅幅艺术作品。他们根本不懂这些作品,他们只是在作品中发现了——正像他们所以为的那样——成百上千的独特之处,并以此证明他们理当对这些作品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喜欢这些作品的真正理由却难以捉摸:只是同情而已。
《魂断威尼斯》。
在哪儿能够读到这个寓意深刻的贵族与男仆的故事?
人们询问一位隐居的年轻贵族,问他为什么不享乐生活?这个问题使贵族吃了一惊,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社交、竞争、朋友、娶妻、置家”大家告诉他。“原来是这样,”贵族回答说:“假若这就是生活的话,那么,我的男仆就可以代我处理了。”
19776月,漫长而落寞的苦夏。一种我可能应该更好利用的关系:自卑与创作成果之间的关系。
艺术,是人类最为自然的非自然的自然。这类生灵最大的特点是:大自然知所以造就了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满足于自然。
自然界里,除了人类之外,还有没有什么不幸的(并非受苦,只是不幸的)生灵?另外,它们的幸福,动植物和大自然的幸福不可能与人类的幸福相混淆,因为人类具有关于幸福的概念。
世界很糟糕,因为我很糟糕。
我想写小说——对于这个念头,我能说什么呢?什么也不能说!我需要成千上百次的将这个愿望揉碎,并予以否认;想要将它变成滑稽可笑的东西,要么毁灭,要么我将迫不已的写小说。也许,这已然违背了我的意愿。
我是这样构思小说的:小说中要有惨败,其中要包括出卖、告密的事件;一方面,是沉默;另一方面,是理想的实现。那种摆出“创作”姿态的、自以为是的艺术;是一种自然的幼稚的“天才”举止,是对人类境况的毒害,本身就与艺术背道而驰。
弗什特.米兰。
有人这样讲:“创作战胜死亡。”至少,这句话的反意肯定正确。创作——假若配得上这个词的话——诞生于死亡的怀抱。简单地说,死亡就是创作之道;仔细想想,它也是生命之道。
文字的跌宕起伏,思维过程的曲折,颇有特色的修饰,可给人辨知的内涵,无法让人混淆的语句音韵——这一切对读者来说,都是作家的、能被人欣然接受的标记。话说回来,被我们称为“风格”的东西,对作家来说则是痛苦的呻吟,是一幅总想挣扎,但总是将他拽向地面的镣铐。
爱,要比公正更容易一些,也许更公正些。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让人冒更大的风险。而且爱不仅仅容易些,但是,同时也更困难许多。
作家的真诚热望:某种可以浴血其中的东西。
写作,是为了别让人认出——这个人是我:坚韧意志的终极产物,偶然的瀚海沉船,一个效力于生物电的人,惊诧于自已惹人生厌的脾性……
他需要认真的考虑:自已到底痛苦于什么?为什么总受到良心的责难?究意怎么患上的精神分裂症,而听凭自已卷入一个符号的世界?总之,他需要彻底弄清楚,自已到底为什么写成了一本书?
“好书?坏书?这个问题并不很重要。其实对他来说,无所谓是写了一本书,还是从湖底捞起了一块形状不整的灰色石子,重要的只是使人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深渊;无所谓是清扫了奥吉阿斯的马厩,还是用哈气擦净了一块巴掌大的玻璃,以看清窗外通向某个目标的风景……”
“一本书(这本书)其实对他来说无足轻重,惟一重要的是他通过写书所体验的东西……这就是抉择与奋斗。”等等。
他写过几本很平庸的书,现在觉得自已可以与艺术以‘你’相称了。假若我的动作稍有迟缓,他就会向我提一些建议。即使这样,我也能感到在我逃避的脊背上响着善意的鞭挞。
自从上帝离开了这个世界,客观就不复存在。究竟谁的眼光可能是客观的呢?莫非是那些专家治国论者?这些人缺乏内心的情感世界,他们将人变成一些与自身生存完全无关的机械配件?将人纳入了统计程序,埋在了数据的坟冢里。真实可信的文化——与统治者的文化,或者说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文化——大多与生活相背离(被人剥离开)。少数人变成了邪教徒,变成了被盲人指控为盲目的导盲者,他们也许出于同情心和奉献精神,也许由于疲劳或是受蠢人的影响,也许因为自已清晰的视力而感到羞惭……最终,他们自已也变成了瞎子。
惟有真诚,才可能是赎罪的惟一手段,在这种真诚中,没有任何夸耀性的袒露,所有的一切都被用来惩处我自已。
我知所以写小说,是为了寻找更加锐利的苦痛。
我偏执地选择幻象,偏执地在空虚的大气中筑巢。我知道暴风雨到来的可能性与它的降临,不过,我是在人的叫喊声中、根据空气振动与声学原理的新的平衡推测出来的。
晚上,在黄昏的托洛库街上散步。十月的气味。小说所展现出的大体轮廊。主题:在一个人体内嚎叫的生存。情节:走向启蒙的旅途。从表面上的一系列简单的情节看,最终这是一个折向自已内心的回归。史诗性的文学结构,不待任何刻意的雕琢;避开讽刺文学与一切政治因素的诱惑;用不着辩解,克维什不是牺牲品,小说要讲的并不是“有多少恐怖事件在他身上发生”,而是“他自已——通过简单的生存与简单的体验——创造了一个恐怖的事件!这是他的正直与美德——和他超乎一切的罪孽。这种渴望的、与自我为敌的负罪感,需要渗透进字里行间。“人类要付出什么,才能赎回自已的灵魂?”

(柏仙妮于2013年5月16日15:38分手工录入)


节选
11月。小说。1.作品——这个词毫无意义。天赋——这个词毫无意义。杰出艺术家——不复存在。惨败的状态,似乎就是人类的境遇。
2.客观性的压力。来自哪里?来自权力的欲望。K的创作欲望是由于他想讨还:想向历史索回自已的个性。他将这个“统治着他的世界”统治在自已的想像之下。(在某种意义上)复仇就像一种客观现实,不过,这种复仇只能裹藏在用严规戒律缝制的、艺术形式的长袍里,改头换面、引人入胜、感觉生疏地表现出来。对他来说,这还是历史吗?
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对那些该对他们说话的人说话;在不协调的杂音中,可怜的主人公找不到音符,所有的声音都被占有了。他应该作为整体中的一份子而做客观的声音说话:大概这就是使命。(就像在《命运无常》中那样)在创作过程中,有着一副客观而冷峻的外表。
波德莱尔:“……也许,应该交替充牺牲者和当刽子手的角色。”(引自《我心赤裸》)
选择写小说,这意味着,同时选择攻击和赎罪。K的生存之路。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上讲,那种值得关注的恋爱状态,是精神疾患的普通案例……”(摘自《图腾与禁忌》)
可以这么说,我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最多只有我明确的回忆和错乱的计划。
1979年.一部书的写作,一部有机的、人的创作构思的完成——在今天,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幽默的行为(我还是别说是“滑稽的行为”)。在今天,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一部有机的、人的创作构思的完成,其中不可能不带有幽默的特征(我还是别说“滑稽”并不存在)?假如真能创作出一部这样作品的话,只有幽默才能对其质量做出保证(我还是别说“滑稽可以予以保证”)。
“创作的罪恶感。”
我们所有的、所谓“得以实施了的行为”,要在审判的想象中再重做一回。
就像C大调(木星)交响曲的乐谱——在一眼悄然、惊骇的环视之后——退出了这个世界,步入了自已华贵盛典的迷乱中……
客观主义就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痼疾,这是某种伪客观主义,小心翼翼地左右权衡,所有的个性都慢慢遗落,而将地方让给了多忧多虑了精神分裂症——其根本病因是,外来的极权,侵占了被驱逐一空的主观空间。
这是自然的本性:谁若成了艺术家,他肯定不会再那么自然。
“一半的教养”是无法获得的:人类生来就有“一半的教养”。可以这么说,“一半的教养”,是智力——缺欠智力——的问题。
《图腾与禁忌》中的一个注脚:“正如我们所知,失败比满足更有助于道德的反应。”
话说回来,劳动到底是怎样的美德?奴隶的美德。在较新的时代里,劳动到底怎么样在不知不觉中质变为意识形态、道德、(甚至可以斗胆地说)上帝的?“劳动”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行为,行动——并不是劳动,即便需要付出劳动,但也不是劳动。比方说,旧时的和古代的艺术家所做的,都不是我们所说的意义上的“劳动”。狄更斯和左拉等人也曾劳动,他们的劳动则是征服,是原动力,是生活方式,甚至是表现为观察和观望生活之冲突的生活观。在观望之中,在更高的舞台上,在贵族阶层里,劳动则显露为徒劳和寄生。这是革命,还是疯癫?也许是一种需求?技术知识的发展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但是假设没有技术知识的发展,人口就不会增加;假设人口没有增加,技术知道就不需要再发展。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事实。在今天,劳动蹂躏了一切,也证明了一切(作为极端的例子,我提一下“奥斯维辛”和“西伯利亚”):劳动,成了惟一全能有效的上帝,彻底影响了人类的道德生活,无论它以伪装的、还是公开的形式出现,那怕扮成新的“魔洛克神”,人类也会对它顶礼膜拜;劳动的道德将其他所有的道德(包括劳动自身的伦理道德)都一并排列到次要的地位,总而言之,完全属于自已,完全为了自已。但是,通过劳动建立起的自动化体制,会馈赠出一个包括“既无行动,也无上帝的”民众的社会,使他们继续过宗教化生活,随后有计划地使他们陷入毁灭之中。想来,即便人们最终找到了相应的劳动道德,毁灭也是一种劳动。显然,“人类水平的降低”导致了“劳动之神的胜利”与“劳动与基本道德分离”的开始;可是,“人类水平”又能够意味什么——想来,“水平”也是通过劳动形成的,最终也会全部融入劳动之中。
我过分的自作聪明。没有好好地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间。太多的幻想!
莫非爱情本来就不是男人的事?莫非男人的角色(和苦难),只是由于自身不符合条件而承继的(毫无出路)的苦难?莫非这就是男人通常在与女人的关系中表露出的狡黠和圆滑的原因?
“……之后,爱竟如此猛烈地向他砸来,以至他后来的命运别无其他的出路,只是无终无止的逃避,逃避这种毁灭一切的爱……”
这不是真理,而是对真理的索求。这不是画面,而是对画面的雕琢。这不是胜利,而是斗争。这不是作品,而是存在。
这部洁白无瑕的艺术作品已经不合时宜了,或者还未合时宜。
形式是什么?是一条最窄的——我们却要穿过它安全逃出的缝隙。
9月。他对我总是那么友善,但是总未忘记欺骗我。
所有我们自已创造的形式,都与我们自已有着天壤之别,形式起源于我们自身,但仍包含在自身当中,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个奇迹。
焦虑。所有的可助我攀登的支点都一分一寸地从我脚下爬走。我的幽默变得严肃:严肃的幽默。
97日。“这位老人站在书厨前”。一切似乎凝固了。我不知道应该怎样从那里爬出来。不过,我的决心——就像小说所描写的一样——是那样的坚定,感觉真像是外来的指令;完全摆脱了心胸狭小的焦虑、脆弱易伤的性格以及对“自我”的把握不定。我与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主观与美学的填充物,我从中汲取了饱含着无法抑制的欲望的激情。我不想理智地观察世界,怕他会以同样的理智反过来观察我;我不想要均衡。我想要生存,要直面人生;我想要命运,但我要的是不与任何人分享、不跟任何人沾亲的——我自已的命运。我想要一座焚烧的桥梁,我想要一种感觉——这些天来,这种感觉始终作为一种情绪控制着我:“无路可退。”

(柏仙妮于2013年5月25日8.44分手工录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283

主题

11

好友

160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3-2-6 08:48:37 |只看该作者
好书,好录

点评

柏仙妮  刚想跟你说,你昨天一推荐,我看了以后觉得是最近这段时间看得最对口味的书。  发表于 2013-2-6 08:51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9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暂无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13-2-6 17:13:37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有题目吗?

点评

柏仙妮  忘了录了,题目叫:出航(驶向浩瀚的水面)  发表于 2013-2-6 17:25
http://liuxi17.tumblr.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13-3-19 14:24:18 |只看该作者
(节选)

1964年。“艺术家恰好处于‘必须开始创作’的精神状态,就像罪犯马上要去犯罪一样,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德加说:“而另一方面则是,目前,政府对待那些较为出色的艺术家们,就像对待罪犯一样。”
C.P.斯诺著名的学术论文《关于两种文化》。无论怎么讲,艺术不等于科学,而科学也不是艺术,而且在当今,两者已然归属于不同的领域——不管我们如何称谓,它们所归属的两种范畴是互相截然对立的。
假如,艺术试图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将生活表现为“和谐统一”、“可以操纵”、“可以套上纯粹的、科学的、人文主义的牛轭”的话,那么(让我们用美化了的修辞来讲),拙劣的艺术也便由此产生。温和的时代消然已逝。生活文化变得不再真挚,而总是带着好斗、暴怒的特征出现。生活在各种环境之下——这个问题,可能确实是一个问题。
在艺术欣赏之中隐藏着不道德。观众并非与作品同悲同泣,而是予以品玩。
没有任何的艺术门类可以将生活再现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体系。另一方面,所有的艺术品(艺术创作)都是逻辑关系的体系。
闷热的夏日上午。教堂里。冰凉的玛丽亚像,蜡做的圣婴,几位祷告者。垂手肃立,俯身跪拜,躬身施礼,彼此的偷窥,虚荣的虔诚。我们是否能够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可理喻性?是否能够毫不怀疑地、甚至从中汲取力量地接受这个“将我们一次性生命彻底毁灭的念头?”然后自由就是从这里诞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虔诚。
7月。我在德国逗留了两周。我去了布亨瓦尔德和泽伊茨,去了那里的工厂。我辨认出那条用沙子铺成的土地。路上,有一位身穿工人制服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走过,他仔细打量着我。看起来,我像一个陌生人。(这条路)与我记忆中的那条路相对要窄一些。工厂向我致意:高大的冷冻塔发出咳嗽样的声响;虽然这种声音我已经久违了,但还是马上听了出来,而且唤起了某种的回忆!我觉得(甚至几乎相信),我找到了泽伊茨集中营的遗址。遗址上兴建了一座国营农场和一个很大的牛栏。我并未感到“旧地重游”的重大瞬间。时间,这已然久远的时间,正像普鲁斯特而言:“事实上,我所熟悉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他还说:“很遗憾,这些房子、林荫道和街巷,就跟这段岁月一样地倏然而逝。”
教条的悲观主义,是悲观主义的变种。大多是一些迷途了的小市民。教条的悲观主义,通常导致要对教条的世界进行修正。教条的悲观主义与艺术相仿:总是一些道德的说教。说教的话题总是令人郁闷寡欢(对一种令人难以容忍的社会之不公、或对一段漫长的垂死所做的令人不快的、毫无起伏的、臆断而低劣的描写,比如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缓慢的死亡》)。道德化了的艺术家最多只能成为一桩个人事件和一个徒劳的反叛者。
浪漫的悲观主义。在拒绝世界的同时,又附在我们耳畔悄声地倾诉它们的秘密。就像一个偶尔为之的骗子,骗取了我们吝啬隐藏着的同情心。根据其潜在的倾向来看,这种悲观主义归根结底是怨艾、屈降与求饶,是以最坏的形式裹藏着、对“清醒理智”的召唤。这桩对一个胜利世界的起诉,总能找到旁听的人。其结果是:情绪被阴云笼罩,刽子手饶恕牺牲者。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封闭性形式的企望,就像将物品塞到一块玻璃板后,虽然可以被清楚地看到,却难以企及。
我对道德主义的最终看法是,他们总是固守在封闭的领域里。他们受人摆布地充当着角色,但却自以为是他们自己在扮演。道德主义者知所以不能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们不能创造世界,他们只是悬浮于世界之上进行判决,只是如此这般地从事着毫无意义的工作。他们证实着自己,先是补偿性地、而后出于复仇地始终为那些道德的说教者指出其牺牲者——指出那些显然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嘲笑的人们。道德,虽然在现实之中是这样的不可或缺,但是与此同时,对于个人的人品而言,它又是一种最容易被舍弃的元素;迄今为止,我还从没遇到过一位未能感到自身道德上的正直、乃至自身优越性的道德主义者呢。这并不是道德:而是在意识和生活意志的影像里,在奇特有趣的极权统治的境况下与之角逐把玩的游戏。
极权主义与戏剧:这是一种隐伏已久了的制约关系。剧院是娱乐性场所。观众群体的贬损。被与世隔绝了的艺术感受,变成了观众群体的愉悦与美妙:他们感受到的并不是诗意的内涵,而是紧扣他们心弦的阴谋与伎俩,是将受害者在糖浆中溺死的、毛茸茸的手。恐怖从喜剧的智慧中诞生。
不良的事物也有其自身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一道可以透射所有材料的奇异之光;假若没有这道光的话,一切都会变得可疑莫测和无法把握。它的出现,能够平息所有的冲突。显然,它与死亡有着密切、沉重的关系。
在人的生命里,最终会有一个瞬间降临——就在这一刻,我们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突然释放出自己的能量;从这一刻起,我们可以依靠自己,而且就在这一刻诞生。每个人的体内都拥有天才的幼芽,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使生活成为自己的生活。真正的天才是存在的天才。我斗胆地说:几乎所有并非直接产生于我们自身的知识都是徒劳无用的。
“他是一个孤独的灵魂,执着追寻着人们前所未闻的真理。他久久地求索,即使某种神秘的方式也不能遏止他。他并不为人知晓,而是恪守于理智:你就要这样继续载负人类的遗产。”莎士比亚语。
布克哈德在谈论乔托时说,他“洞察所有事实的最重要的一面。”
假如一个人不面对现实,而总是一味地谋求与事实的和谐,那就是因循守旧。什么是现实呢?简而言之:我们自已。什么是事实呢?简而言之:无能为力。两者的关系,简而言之:道德的生活,命运。或者说:毫无联系,对事实的接受是我们所依照的偶然程序。因此,因循守旧本身也变成了事实与无能。失掉了它的自由,炸毁了它的中枢,而将事实散落在自身的空洞之中。这些生疏、远离的毒性碎片,永远也不能再拼凑成一条陌生的生命。人变成了与自身相矛盾的对象:变成了机器、精神病患者和魔鬼。人将要变成受害者和刽子手。
1965年2月。海明威说:“有时我很幸运,能够写得比我能写得更好。”
萨特说:“不存在个性,只有‘跌入陷阱的自由’,而出逃的方式则是人的价值。”典型的道德主义者。但是从小说写作技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句重要的评断。
总之,这是一个武断的、仅凭个人喜好而选择的因素:风格引起了人们对“由写作题目所支持的哲学需求”的注意。假如生活恰如风格所期望的那样,那么,隐含其中的判决也只能是拒绝。然而这种(指绝对专制的)行径与经过周密组织的无能相互匹配:两者合成一体,既令人厌恶,又成为梦境的基础。
5月1号。“一部关于sorttalangsag(命运的失落)的小说”——可能作为标题使用,至少作为副标题使用。
我将什么称之为命运呢?不管怎么说,命运都是“悲剧的可能性”。外部的意志是一种侮辱——某种特殊的极权将我们的命运逼迫到一个无助的境地,并使之受挫失落:假若取代了我们(相对而言)对自身自由的需求,而始终将这种“作为处罚强加于我们身上的意志”作为一种现实予以忍受,我便称之为“sorttalangsag(命运的失落)”。
从本质上来讲,意志总与我们自然的理解和我们的愿望处于矛盾之中,就这样,“sorttalangsag(命运的失落)”便以清晰的状态呈现在眼前。
自卫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变形为我们的意志(卡夫卡变成了多腿的甲壳虫),我们可以依照我们的愿望,可以尝试使我们的意志改变我们的命运;另一种方式是进行反叛,这样一来,我们就变成了自我意志的牺牲品。不过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真正的解决方式: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不得不将自己的意志当做现实而接受(我们必须像接受自然之物一般地接受一种完全来自外部的决断;另外还要知道,从理论上讲,人类的权力具有从属性,我们终归无权改变它),而这种意志的力量,这种无能的权势,同样在我们身上施展威风:为我们起了本不属于我们的名字,并使之物化,我们为了其他的什么而诞生。
这是我的“穆斯林”式的两难选择:怎么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操纵命运。然而,这种意志已无法延续:从历史上说它已失效,所有的人都加以否定。因此,除了肉体记忆之外,从中什么也未能留下。而且,呈现在眼前的是“较新的意志”的远景。

6月。纪德引入了“action gratuite(没有理由的行为)”一词。与之相反:我则发现了“没有理由的忍受”。
这部小说我写了四年——是否应该说“我是在自己身上劳作了四年”?我怎么看这件事?如果看到了,又该怎么说?
一个人知所以写作,可能并非由于某种天赋的驱使,而是因为他不能接受语言和现成的概念。我起初认为,人——简单地说——只是很愚蠢,每个人都要比另一个“马上就能理解一切的人”更为愚蠢。一个人开始从事写作,就如同一位想要从重症中康复的病人,想要成为精神疾病的主人——至少在他还能够写作的时候。
人的盲目性总能使人的意识到到突如其来的震撼。当人们谈论着午餐和午后休闲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所靠的沙发床,竟是他们的棺材。
我永远充当不了另一个人的父亲。
在他的体内既没有反叛,也没有仇恨。这是一名受到医生悉心护理、顺从的士兵。在另一张床上,躺着一位怀着满腔憎恨的年轻人。经过一段长久的沉默,他几乎咬着牙对妻子说:“春天又要到了。”——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另外一个人来说,这种言行究竟会有什么用处?到底是什么驱策着人们?他们究意被什么盯梢?到底是什么使他们疯狂?徒劳无益的监视。
就在濒临死亡的这个阶段,他突然感到一阵烦躁。他闭上眼睛躺着,打着嗝儿。好像丧失了意识一般,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把戏。就当我母亲将身体背向他、收拾桌上东西的瞬间,他半睁开眼,突然朝我母亲瞥了一眼。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某种从未见过的狡黠。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弟妹,可只好重又垂下眼帘,接受了她的存在。他快速地用手冲着我和母亲这边做着一种叫人沉默、让人安静的动作。这个动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他仿佛像要埋头于某种需要格外专注、严禁惹他心烦的工作之中。椅子的“吱呀”声和一切细碎的声响都使他感到异常的厌烦,这种痛苦似乎并非由于这些碎响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打扰了他的工作。他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心跳和疼痛之上,并极力维系着它们的关系;显然,这种工作要求他保持孤寂。装香蕉的纸袋伴着揉搓的碎响被撕破了。他痛苦地偏过头,却又带着一种神秘的欣悦。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他是对的。

(此贴同时在一楼更新)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13-4-22 09:51:24 |只看该作者
(节选)
1966年。作家不可能创造一个比上帝所创造的还要愚蠢的世界。
1、        比例:尺度与素材的问题。
卡夫卡和福克纳。(尤其在《生于八月》一书中),繁杂的生活素材过份丰富、过份琐碎地表明了生活的黑暗统治。不管怎么说,毕竟还是卡夫卡对生活知道得更多,而且更了解黑暗的秘密。那么,为什么他的作品更出色:是因为他的作品更开朗?还是因为他的作品更令人慰藉?——法学家使得雕像家缄口不语。

2、        个性的陷阱,心理学,个人偏好。“在我们中间,对于激情到底有多少程度的真实?在我们的体内,正确成分究竟能占有多少?”——《塞万的故事》。《默尔索的枪击》。
进一步看:在极权国家的刑讯室里,展示着独特的行为心理动机。然而这一切都徒劳无用,因为在这里,只有角色才是实质。换句话说:人就像那些能使死亡机器运转的轴承,无论是做刽子手,还是做受难者。都要好自顺从。无论怎样,他们都不是值得被关注的个别事件。在这里,假若有谁能被轮上说一个字,那才是个别的呢。即便这样,他们最多也只能哀掉逝去的时光。从这个角度看,并不存在多种多样的人性,不存在复杂多种的性格,尤其不存在独立的个性。因为,“雷同”恰恰是极权的实质。
3、        小说主人公:假若一个人不是别的,而是他所置身其中的处境,那又会怎样?——或许,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可以被拯救,一点点扭曲的东西,某种最后的滑稽与挫败;也许,这就是生存意愿的信号,而且总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接下来的问题是“功能性人的无法描述性”。不过,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要描述。那么这个问题也只能成为:我们该从哪个视角去描述?
假如我们看到了处境的悲剧性,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为某些并不存在的东西而悲恸,为展现在奥斯维辛前(并通过奥斯维辛)的、文明世界的虚假认知哀恸,为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的人文主义哀恸。这是不是一桩根本就不可思议、不合时宜的事情?这是不是一桩根本就绝不可能、并不危害的事情?或者说:这根本就是谎言?
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通过极权的视角进行描述,而又不将极权主义的视角变成我们自己的视角呢。
如果从历史的视角看犹太人的话,他们并不是犹太人,而是人:所谓的“犹太人”,实际是一种在极权主义下的遭遇。
叔本华:“……并不是在世界历史存在着计划与统一……而是在个体生活中。”他又说:“……个体即现实。”他还强调:“无论是我们的行为,还是我们生命的过程,都不是我们自已的作品;不过,这也是事实,没有人在意,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存在。
对我来说,这个“任何一个人都能理解我的秘密工作以及与之相伴的生命体验”的念头竟是如此陌生,以至于我可以毫不紧张地跟任何人开自己的玩笑,而且自己用不着独有丝毫可笑。
我有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对集中营的生活见证?这可不可能就是“自已独具的生命体验”和“自愿的自我囚禁”的更深层意义?我可不可能通过小说的完成而获得我与众不同的自我解放。
基尔凯格尔:“接受这种‘现状’,就意味着对习俗以及命运注定的偶然的接受。”——是不是这样?
罗伯,格里耶:“既然没人对世界这个概念提出疑问,那么这个短篇小说也就算不上是什么问题。”(在上一个世纪里。)他随后又讲:“总之,没有什么会比精确更奇妙的了。”——他在讨论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时说,(当然,精确也不过是虚构的,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该隐与亚当。毫无疑问,该隐与主的对话最为精彩。先是几近挑拨性的警告,继而是上帝久久的沉默。随后,他将保佑的手臂朝杀人犯伸去。这是一种怎样的“灵魂上的自私自利”!就像一个大独裁者。
1968年7月28日。这些导言是何等有趣!我们可以在《关于审判力理的批判》冗长的导言读到(其目的为了庇护读者,以防受到康德的影响):美学,对美学的感觉和唯美主义“从人类学上看,自然(!)不是与生俱来的属性。”的确:人类被掠走了一切,被掠走了他们永恒的、不可变更的、他们想其所想为其所为的法则,从而变成了驯服于极权主义的、丧失了自我本质的生灵,变成了功能性的人。
季伯特的著作《纽伦堡日记》,和我的写作有着十分特殊的联系。以凯特所说的那些话为例,他认为希特勒试图说明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宿命”,然而这种宿命根本就不是那样,它本来可能以其他的形式发生,甚至根本就不应该发生。这就是命运失落的体验,只是发生在另一个领域里。在极权主义之下,一切都贴着“宿命”与“命运”的标签儿进行。这些命名并不能掩饰什么,什么都不能掩饰,它制造的毕竟是堆积成山尸体、毁灭与凌辱。
季伯特是这样描述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赫斯的:“他留给我的印象很一般,从情感角度上讲,他是一个正常人,但他实际是一个具有精神分裂式的冷漠、麻木和缺乏内心情感的人……”这个诊断非常正确,不仅对斯赫而言,而且适用于所有受到极权体制的毒菌感染的病人。也恰恰因此,我对季伯特后来所进行的“试图解析赫斯行为动机(父母、教养、婚姻、性生活等方面)的努力”毫无兴趣。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这种特定的情感冷漠并非个人的产物:因为在赫斯的下级、上级、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身上所表现的症状与赫斯本人完全相同,而他们个人的行为动机却截然不同。
他们遭人贬低,因此也可以被称为:“被贬低的人们。”
用处理表层的方式潜入人物与概念的深层。只能公布可能公布的东西;要相信,那些仅仅根据“可能公布的东西”所创作的作品的完成(以及沉默)本身,将会讲诉更多的无法公布的东西,就像我想直接获取它们一样。一个被剔除掉个性的故事却如同具有个性一般地、严酷无情地缓慢展开。借用说教性的陈腐词汇,表述不可能表述的东西。用不着去想尼采(这个“第一个非道德论者”):用不着去想他,你只需去想一个这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既没有信仰,也不存在否定;在“偶然形成”的一次性与“形成系统”的普通性矛盾中,行为——根据一种影响深刻的、痛楚的秘密——表现为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单发性,而不需要任何必须依从的价值体系。——话说回来,从欧洲的(一种特定的道德文明与传统的所谓“创伤性的过渡”)生存形式与个性类型的角度来看,国家极权主义的经验因此变得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它不仅彻底推翻了个性的神话,还推播了个性的概念。
这是一种虚假的兴致,就好像人们要商洽一个既不体面、又不自然的事情,比如谈一个新生儿——从母体内,通过女性器官——降生于世。

(此贴同时在第一楼更新)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13-5-16 15:40:09 |只看该作者
(节选)
随后,黑森伯格,知识,上帝,信仰——似乎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东西。造物的秘诀。人类的道德生活。莫非我们被赶出、被驱逐、被流放到了残缺不全、无能为力、现实存在以及个体生存之中?也许,个体生活就是人类的原罪?——黑森伯格再一次证实(我总是相信于此):逻辑与思想,只能使用于自然界中的某种事物。当然,我不能苟同这个观点:“自然是可以认知的。”我认为,人类只能在自然界中辨别方向,而且也只能是在自然界中。因为,相互符合(尽管是有限的)恰是我们的生命秘诀;人类的天性;也许,即便人在最复杂的岔路口也能够辨别方向,但只有一桩事情不可能做到:人永远永远不能超越它,更谈不上认知。“自然的法则”,就是我们的法则、我们的逻辑和我们的机会,这一切能使我们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已对自然的从属和归属,这些法则只是我们握在手中的、可以帮助我们在自然界中搜集信息的线索:同时,这一切只是强化了恰恰置于我们所掌握的法则之外的真理。这是独一无二、无法认知、难以表述的真理,是关于存在的真理。看吧,那里没有了因果关系(康德的三个“先验论”之一),法律马上就会在那里失效,并会出现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是我们意识到自已无知的意识。莫非我们还是能够借此制定法律?但是它们所能表现的,想必又是人类的可能性和人类的局限性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游离于我们的法律之外,另外,我们也只能通过自已的法律之之记录下来。与形而上学的检验相似,在检验这些素材时,恰好暴露了人类生存无能为力的制约。

假若不用你的生命支付的话,那你又想用什么呢?

我用探究的目光无聊地四下环顾:到底有没有、到底剩下没有某种能让我施展自已的机会?
有些人,假如你跟他们谈了话,你马上就会搓搓手,或者用最龌龊的脏话咒骂许久。
这是个什么样的念头?只有一条生命可以成为真正的征服者。

卡夫卡的旅途日记。卢伽诺——巴黎——艾兰巴赫:“9月4日。有关霍乱的消息:交通办事处,《CorrieradellaSera》报,《Norddeutscher Lloyd》报,《Berliner Tage Blatt》报。”等等。随后写道(第384页):“Reise,nach mailand……von mailand nach Pairs aus Angst vor der Cholera……(米兰之旅……怀着对霍乱的恐惧,从米兰到巴黎。)等等。
日期:1911年,《魂断威尼斯》的创作之年。霍乱,即出现在小说里,也出现在卡夫卡的旅行日记里。卡夫卡与托巴斯.曼在同一年里去了意大利,又从同一场霍乱中逃离。
这是一本跑了调的小说。到底什么是小说的基调?一个断然的、道德的低音基调,一个随时都在那里低声哞叫的基调,究到底是否存在这样的基调?即便存在,也已然消耗怠尽。这是一本这样的小说,在小说里,无论何种即定的道德都找不到位置,只有活着的原始形态,只有词义纯粹、并具有神秘内涵的生命体验。
“人们根本不知道究竟为何要将殊荣奉献给一幅幅艺术作品。他们根本不懂这些作品,他们只是在作品中发现了——正像他们所以为的那样——成百上千的独特之处,并以此证明他们理当对这些作品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喜欢这些作品的真正理由却难以捉摸:只是同情而已。
《魂断威尼斯》。

在哪儿能够读到这个寓意深刻的贵族与男仆的故事?
人们询问一位隐居的年轻贵族,问他为什么不享乐生活?这个问题使贵族吃了一惊,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社交、竞争、朋友、娶妻、置家”大家告诉他。“原来是这样,”贵族回答说:“假若这就是生活的话,那么,我的男仆就可以代我处理了。”

1977年6月,漫长而落寞的苦夏。一种我可能应该更好利用的关系:自卑与创作成果之间的关系。

艺术,是人类最为自然的非自然的自然。这类生灵最大的特点是:大自然知所以造就了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满足于自然。

自然界里,除了人类之外,还有没有什么不幸的(并非受苦,只是不幸的)生灵?另外,它们的幸福,动植物和大自然的幸福不可能与人类的幸福相混淆,因为人类具有关于幸福的概念。

世界很糟糕,因为我很糟糕。

我想写小说——对于这个念头,我能说什么呢?什么也不能说!我需要成千上百次的将这个愿望揉碎,并予以否认;想要将它变成滑稽可笑的东西,要么毁灭,要么我将迫不已的写小说。也许,这已然违背了我的意愿。

我是这样构思小说的:小说中要有惨败,其中要包括出卖、告密的事件;一方面,是沉默;另一方面,是理想的实现。那种摆出“创作”姿态的、自以为是的艺术;是一种自然的幼稚的“天才”举止,是对人类境况的毒害,本身就与艺术背道而驰。

弗什特.米兰。
有人这样讲:“创作战胜死亡。”至少,这句话的反意肯定正确。创作——假若配得上这个词的话——诞生于死亡的怀抱。简单地说,死亡就是创作之道;仔细想想,它也是生命之道。

文字的跌宕起伏,思维过程的曲折,颇有特色的修饰,可给人辨知的内涵,无法让人混淆的语句音韵——这一切对读者来说,都是作家的、能被人欣然接受的标记。话说回来,被我们称为“风格”的东西,对作家来说则是痛苦的呻吟,是一幅总想挣扎,但总是将他拽向地面的镣铐。

爱,要比公正更容易一些,也许更公正些。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让人冒更大的风险。而且爱不仅仅容易些,但是,同时也更困难许多。

作家的真诚热望:某种可以浴血其中的东西。
写作,是为了别让人认出——这个人是我:坚韧意志的终极产物,偶然的瀚海沉船,一个效力于生物电的人,惊诧于自已惹人生厌的脾性……
他需要认真的考虑:自已到底痛苦于什么?为什么总受到良心的责难?究意怎么患上的精神分裂症,而听凭自已卷入一个符号的世界?总之,他需要彻底弄清楚,自已到底为什么写成了一本书?

“好书?坏书?这个问题并不很重要。其实对他来说,无所谓是写了一本书,还是从湖底捞起了一块形状不整的灰色石子,重要的只是使人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深渊;无所谓是清扫了奥吉阿斯的马厩,还是用哈气擦净了一块巴掌大的玻璃,以看清窗外通向某个目标的风景……”
“一本书(这本书)其实对他来说无足轻重,惟一重要的是他通过写书所体验的东西……这就是抉择与奋斗。”等等。

他写过几本很平庸的书,现在觉得自已可以与艺术以‘你’相称了。假若我的动作稍有迟缓,他就会向我提一些建议。即使这样,我也能感到在我逃避的脊背上响着善意的鞭挞。

自从上帝离开了这个世界,客观就不复存在。究竟谁的眼光可能是客观的呢?莫非是那些专家治国论者?这些人缺乏内心的情感世界,他们将人变成一些与自身生存完全无关的机械配件?将人纳入了统计程序,埋在了数据的坟冢里。真实可信的文化——与统治者的文化,或者说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文化——大多与生活相背离(被人剥离开)。少数人变成了邪教徒,变成了被盲人指控为盲目的导盲者,他们也许出于同情心和奉献精神,也许由于疲劳或是受蠢人的影响,也许因为自已清晰的视力而感到羞惭……最终,他们自已也变成了瞎子。

惟有真诚,才可能是赎罪的惟一手段,在这种真诚中,没有任何夸耀性的袒露,所有的一切都被用来惩处我自已。

我知所以写小说,是为了寻找更加锐利的苦痛。
我偏执地选择幻象,偏执地在空虚的大气中筑巢。我知道暴风雨到来的可能性与它的降临,不过,我是在人的叫喊声中、根据空气振动与声学原理的新的平衡推测出来的。

晚上,在黄昏的托洛库街上散步。十月的气味。小说所展现出的大体轮廊。主题:在一个人体内嚎叫的生存。情节:走向启蒙的旅途。从表面上的一系列简单的情节看,最终这是一个折向自已内心的回归。史诗性的文学结构,不待任何刻意的雕琢;避开讽刺文学与一切政治因素的诱惑;用不着辩解,克维什不是牺牲品,小说要讲的并不是“有多少恐怖事件在他身上发生”,而是“他自已——通过简单的生存与简单的体验——创造了一个恐怖的事件!这是他的正直与美德——和他超乎一切的罪孽。这种渴望的、与自我为敌的负罪感,需要渗透进字里行间。“人类要付出什么,才能赎回自已的灵魂?”

(此贴同时在一楼更新)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主题

11

好友

160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3-5-16 17:54:17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一直想看他的《英国旗》就是找不到。

点评

柏仙妮  问问一层看,他消息灵。  发表于 2013-5-16 21:31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13-5-25 08:46:05 |只看该作者
节选
11月。小说。1.作品——这个词毫无意义。天赋——这个词毫无意义。杰出艺术家——不复存在。惨败的状态,似乎就是人类的境遇。
2.客观性的压力。来自哪里?来自权力的欲望。K的创作欲望是由于他想讨还:想向历史索回自已的个性。他将这个“统治着他的世界”统治在自已的想像之下。(在某种意义上)复仇就像一种客观现实,不过,这种复仇只能裹藏在用严规戒律缝制的、艺术形式的长袍里,改头换面、引人入胜、感觉生疏地表现出来。对他来说,这还是历史吗?
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对那些该对他们说话的人说话;在不协调的杂音中,可怜的主人公找不到音符,所有的声音都被占有了。他应该作为整体中的一份子而做客观的声音说话:大概这就是使命。(就像在《命运无常》中那样)在创作过程中,有着一副客观而冷峻的外表。
波德莱尔:“……也许,应该交替充牺牲者和当刽子手的角色。”(引自《我心赤裸》)
选择写小说,这意味着,同时选择攻击和赎罪。K的生存之路。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上讲,那种值得关注的恋爱状态,是精神疾患的普通案例……”(摘自《图腾与禁忌》)
可以这么说,我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最多只有我明确的回忆和错乱的计划。
1979年.一部书的写作,一部有机的、人的创作构思的完成——在今天,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幽默的行为(我还是别说是“滑稽的行为”)。在今天,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一部有机的、人的创作构思的完成,其中不可能不带有幽默的特征(我还是别说“滑稽”并不存在)?假如真能创作出一部这样作品的话,只有幽默才能对其质量做出保证(我还是别说“滑稽可以予以保证”)。
“创作的罪恶感。”
我们所有的、所谓“得以实施了的行为”,要在审判的想象中再重做一回。
就像C大调(木星)交响曲的乐谱——在一眼悄然、惊骇的环视之后——退出了这个世界,步入了自已华贵盛典的迷乱中……
客观主义就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痼疾,这是某种伪客观主义,小心翼翼地左右权衡,所有的个性都慢慢遗落,而将地方让给了多忧多虑了精神分裂症——其根本病因是,外来的极权,侵占了被驱逐一空的主观空间。
这是自然的本性:谁若成了艺术家,他肯定不会再那么自然。
“一半的教养”是无法获得的:人类生来就有“一半的教养”。可以这么说,“一半的教养”,是智力——缺欠智力——的问题。
《图腾与禁忌》中的一个注脚:“正如我们所知,失败比满足更有助于道德的反应。”
话说回来,劳动到底是怎样的美德?奴隶的美德。在较新的时代里,劳动到底怎么样在不知不觉中质变为意识形态、道德、(甚至可以斗胆地说)上帝的?“劳动”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行为,行动——并不是劳动,即便需要付出劳动,但也不是劳动。比方说,旧时的和古代的艺术家所做的,都不是我们所说的意义上的“劳动”。狄更斯和左拉等人也曾劳动,他们的劳动则是征服,是原动力,是生活方式,甚至是表现为观察和观望生活之冲突的生活观。在观望之中,在更高的舞台上,在贵族阶层里,劳动则显露为徒劳和寄生。这是革命,还是疯癫?也许是一种需求?技术知识的发展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但是假设没有技术知识的发展,人口就不会增加;假设人口没有增加,技术知道就不需要再发展。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事实。在今天,劳动蹂躏了一切,也证明了一切(作为极端的例子,我提一下“奥斯维辛”和“西伯利亚”):劳动,成了惟一全能有效的上帝,彻底影响了人类的道德生活,无论它以伪装的、还是公开的形式出现,那怕扮成新的“魔洛克神”,人类也会对它顶礼膜拜;劳动的道德将其他所有的道德(包括劳动自身的伦理道德)都一并排列到次要的地位,总而言之,完全属于自已,完全为了自已。但是,通过劳动建立起的自动化体制,会馈赠出一个包括“既无行动,也无上帝的”民众的社会,使他们继续过宗教化生活,随后有计划地使他们陷入毁灭之中。想来,即便人们最终找到了相应的劳动道德,毁灭也是一种劳动。显然,“人类水平的降低”导致了“劳动之神的胜利”与“劳动与基本道德分离”的开始;可是,“人类水平”又能够意味什么——想来,“水平”也是通过劳动形成的,最终也会全部融入劳动之中。
我过分的自作聪明。没有好好地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间。太多的幻想!
莫非爱情本来就不是男人的事?莫非男人的角色(和苦难),只是由于自身不符合条件而承继的(毫无出路)的苦难?莫非这就是男人通常在与女人的关系中表露出的狡黠和圆滑的原因?
“……之后,爱竟如此猛烈地向他砸来,以至他后来的命运别无其他的出路,只是无终无止的逃避,逃避这种毁灭一切的爱……”
这不是真理,而是对真理的索求。这不是画面,而是对画面的雕琢。这不是胜利,而是斗争。这不是作品,而是存在。
这部洁白无瑕的艺术作品已经不合时宜了,或者还未合时宜。
形式是什么?是一条最窄的——我们却要穿过它安全逃出的缝隙。
9月。他对我总是那么友善,但是总未忘记欺骗我。
所有我们自已创造的形式,都与我们自已有着天壤之别,形式起源于我们自身,但仍包含在自身当中,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个奇迹。
焦虑。所有的可助我攀登的支点都一分一寸地从我脚下爬走。我的幽默变得严肃:严肃的幽默。
9月7日。“这位老人站在书厨前”。一切似乎凝固了。我不知道应该怎样从那里爬出来。不过,我的决心——就像小说所描写的一样——是那样的坚定,感觉真像是外来的指令;完全摆脱了心胸狭小的焦虑、脆弱易伤的性格以及对“自我”的把握不定。我与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主观与美学的填充物,我从中汲取了饱含着无法抑制的欲望的激情。我不想理智地观察世界,怕他会以同样的理智反过来观察我;我不想要均衡。我想要生存,要直面人生;我想要命运,但我要的是不与任何人分享、不跟任何人沾亲的——我自已的命运。我想要一座焚烧的桥梁,我想要一种感觉——这些天来,这种感觉始终作为一种情绪控制着我:“无路可退。”

(此贴同时在一楼更新)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9 12:3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