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柏仙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奸诈的女人——选自《动物寓言集》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1#
发表于 2013-4-22 20:44: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4-22 20:50 编辑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4-22 20:17
作品的不可解读性对我来说类似作品的不可替换性——当它是一个整体时,它就是它。任何一种解读都是一次破坏 ...

其实我最近也在想,虽然同是艺术,但小说艺术与音乐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是不是真就毫无区别的呢?能不能用交响乐没有歌词也能带给你享受来对比小说这门艺术呢?其实还挺难讲的,或者说挺勉强的。我总觉得音符本身的作用已有其含义,高音带给人振奋,低音带给人悲伤,当你决定用高音或低音时,已决定了你音乐的曲调,说穿了,音符的作用已等同于小说中的文字了。就跟绘画的色彩一样,用明亮还是暗色已经给读者一个含义的暗示了,他们本身就是文字。

我对这两种艺术一窃不通,我只是按常理推断。说艺术,其实面很广,像磨个玉佩,雕个戒指是艺术,建个摩天大楼,造大船也是艺术,这里面有千差万别,可能也无法对比吧。

呵呵,谢谢大萝卜。我尽量试着理解一下。:)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2#
发表于 2013-4-22 20:44: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4-22 20:47 编辑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4-22 20:17
作品的不可解读性对我来说类似作品的不可替换性——当它是一个整体时,它就是它。任何一种解读都是一次破坏 ...
在家一上网就是会重复发贴。
呵呵,不好意思。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3#
发表于 2013-4-22 20:44: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4-22 20:48 编辑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4-22 20:17
作品的不可解读性对我来说类似作品的不可替换性——当它是一个整体时,它就是它。任何一种解读都是一次破坏 ...
小说的发展自然不能止于十九世纪,但,也不能止于二十世纪吧。(重复发贴了,所以只好又补充一句)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4#
发表于 2013-4-22 20:52:12 |只看该作者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4-22 20:44
其实我最近也在想,虽然同是艺术,但小说艺术与音乐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是不是真就毫无区别的呢? ...

恩,事实上,感受本身跟理论关系是不大的。最直接的审美,或者说最原始最淳朴的审美就来自于直观。比如看到一朵花觉得美,不需要理论。艺术的美跟自然的美又有区别,它部分依赖于理解力和认识,但仍然是作用于感受。

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我感受美的时候,我并不分析它。而当我明确意识到它美,并且我考虑它为何美何处美时,并不是感受最强烈的时候。

如果我愿意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分析,在我阅读它多次以后,我完整地保存了我的感受之后,再开始这件事,是无损我的感受的。但是常规阅读中我不愿意分析和解读。这同样类似当我被某首乐曲吸引时,我不会愿意跟人讲:你听,它这里好听,它那里也好听……我会愿意听下去,并且保持较长时间的音乐记忆——所谓余音。

点评

柏仙妮  呵呵,也对。谢谢啊。先讨论到这儿,回头有心得再讨论啊。:)  发表于 2013-4-22 20:55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5#
发表于 2013-4-22 20:57: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4-22 21:00 编辑

再比如说我经常听人提起“数学的美”,事实上不理解数学的人是不知道它的美感的。如果看到一个数字,觉得美,那只能说是想象的美,跟数学本身的美没有太多关系。

比如我就不知道麦克思韦方程组的美感,因为我不能理解它。那四个方程写在那里,如果我从外观上看就能认为它美,那只是说我认为那些符号美。跟方程组的美是无关的。能明确理解它,才有可能感受到它美——明确理解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语言,在表意之外,总还有直观部分。

点评

柏仙妮  你说的也有道理。语言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3-4-22 21:09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6#
发表于 2013-4-22 21:10: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4-23 13:38 编辑

“麦克斯韦方程组揭示了电场与磁场相互转化中产生的对称性优美,这种优美以现代数学形式得到充分的表达。但是,我们一方面应当承认,恰当的数学形式才能充分展示经验方法中看不到的整体性(电磁对称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当忘记,这种对称性的优美是以数学形式反映出来的电磁场的统一本质。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应在数学的表达方式中"发现"或"看出" 了这种对称性,而不是从物理数学公式中直接推演出这种本质。”

上面这段是关于麦克思韦方程式的解读,它对我体会该方程组的美感有指点作用,但并不能让我形成美感。原因很简单:我根本不知道电场与磁场转换的对称性(概念和原理不能形成美感),也没有动手去试过解微分方程组,即使我勉力求解,在未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前,我也不会感受到该方程组的“对称性优美”。

扯远了,但无论是哪一种美,无论其最初表现形式是什么,最终在审美主体那里成为美感时,都是“感”。

点评

柏仙妮  是,感,可能是最重要的。要培养语感吧,我尽量试试。谢谢!:)  发表于 2013-4-22 21:18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30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