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5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奸诈的女人——选自《动物寓言集》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
发表于 2013-4-22 18:10:31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我以前没看过,多谢仙妮。

点评

柏仙妮  好的,没事,以后有感悟了我们可以讨论。:)  发表于 2013-4-22 18:40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3-4-22 19:08:23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是相当个人的,如果是情节,我倒是可以读出来给你:也许马里奥收到的匿名信是黛丽娅写的。马里奥最终感受到了赫克托的绝望——或许在罗洛死后,赫克托最初跟他一样出于同情和对其他人的反感接近黛丽娅。黛丽娅往夹心糖里放的馅很奇怪,连她父母都会选择最简单的并且切开看,最后马里奥捏破了它。——邻居流言蜚语的反应,既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也是非常好的氛围,小说在这种氛围里推进悬疑和紧张感非常好。

马里奥会怎么样,只能猜测:像赫克托和罗洛那样,他也要走了,要把黛莉娅留给他们。他很可怜马尼亚拉夫妇,他们刚才就躲在那儿,希望他——终于有个人——让哭泣的黛莉娅闭嘴,让黛莉娅最终停止哭泣。——让哭泣的黛莉娅停止哭泣看起来不太可能,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也许他会象赫克托一样绝望而死,我是说也许。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13-4-22 19:27:25 |显示全部楼层
审美到了现代派这里,就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审美愉悦”了,我个人的体会是,审美距离在这里是靠对作者表现目的和技法的感受完成的(但并非技法分析),而现代派作品在内容上经常制造“让人脊背略略发凉”的感受。这一篇,如果无距离地跟进马里奥的绝望和紧张,效果很强烈——但事实上会有距离在,现代派作品在理解上有难度本身就是距离。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13-4-22 19:40:57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凶手不是直接的。

抱歉我只能用上面我用过的那个方式表述——那是无损我的阅读感受的表述方式。也许它仍然含混。但是再明确,我自己的阅读和审美感受就会受损。这篇小说对我就不再是乐趣。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5#
发表于 2013-4-22 19:51:46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过于在意“含义”,审美感受来自于语言的声音、描述形成的画面、情绪的推动以及同时对作者精湛技艺的体会,前面说的声音、画面和情绪都仍然不完全——有些东西我表述不清,这只是我能说出来的。你想想你会不会在纯粹的音乐(无歌词)中去寻找含义?

应该说,分析技法的人是作出了自我牺牲的,因为感受越全面越完整,有着力点和侧重面,至少对我来说,损失很大。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6#
发表于 2013-4-22 20:17:0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4-22 20:17 编辑

作品的不可解读性对我来说类似作品的不可替换性——当它是一个整体时,它就是它。任何一种解读都是一次破坏——不是对作品本身,是对自己的阅读感受。

如果它可以经由解读替换掉——或者说如果解读能够达到作品本身给人的一切,那么,它没有作为它自己的唯一性。

但是与之类似的情况是,完全不相干的两部作品可以唤醒类似感受。——此种情况下,对我来说,它们互相解读。

如果我越说你越觉得含混,我在解释的是阅读方法而非本篇小说。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7#
发表于 2013-4-22 20:52:12 |显示全部楼层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4-22 20:44
其实我最近也在想,虽然同是艺术,但小说艺术与音乐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是不是真就毫无区别的呢? ...

恩,事实上,感受本身跟理论关系是不大的。最直接的审美,或者说最原始最淳朴的审美就来自于直观。比如看到一朵花觉得美,不需要理论。艺术的美跟自然的美又有区别,它部分依赖于理解力和认识,但仍然是作用于感受。

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我感受美的时候,我并不分析它。而当我明确意识到它美,并且我考虑它为何美何处美时,并不是感受最强烈的时候。

如果我愿意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分析,在我阅读它多次以后,我完整地保存了我的感受之后,再开始这件事,是无损我的感受的。但是常规阅读中我不愿意分析和解读。这同样类似当我被某首乐曲吸引时,我不会愿意跟人讲:你听,它这里好听,它那里也好听……我会愿意听下去,并且保持较长时间的音乐记忆——所谓余音。

点评

柏仙妮  呵呵,也对。谢谢啊。先讨论到这儿,回头有心得再讨论啊。:)  发表于 2013-4-22 20:55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8#
发表于 2013-4-22 20:57:3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4-22 21:00 编辑

再比如说我经常听人提起“数学的美”,事实上不理解数学的人是不知道它的美感的。如果看到一个数字,觉得美,那只能说是想象的美,跟数学本身的美没有太多关系。

比如我就不知道麦克思韦方程组的美感,因为我不能理解它。那四个方程写在那里,如果我从外观上看就能认为它美,那只是说我认为那些符号美。跟方程组的美是无关的。能明确理解它,才有可能感受到它美——明确理解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语言,在表意之外,总还有直观部分。

点评

柏仙妮  你说的也有道理。语言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3-4-22 21:09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9#
发表于 2013-4-22 21: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4-23 13:38 编辑

“麦克斯韦方程组揭示了电场与磁场相互转化中产生的对称性优美,这种优美以现代数学形式得到充分的表达。但是,我们一方面应当承认,恰当的数学形式才能充分展示经验方法中看不到的整体性(电磁对称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当忘记,这种对称性的优美是以数学形式反映出来的电磁场的统一本质。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应在数学的表达方式中"发现"或"看出" 了这种对称性,而不是从物理数学公式中直接推演出这种本质。”

上面这段是关于麦克思韦方程式的解读,它对我体会该方程组的美感有指点作用,但并不能让我形成美感。原因很简单:我根本不知道电场与磁场转换的对称性(概念和原理不能形成美感),也没有动手去试过解微分方程组,即使我勉力求解,在未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前,我也不会感受到该方程组的“对称性优美”。

扯远了,但无论是哪一种美,无论其最初表现形式是什么,最终在审美主体那里成为美感时,都是“感”。

点评

柏仙妮  是,感,可能是最重要的。要培养语感吧,我尽量试试。谢谢!:)  发表于 2013-4-22 21:18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6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