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
发表于 2013-4-26 23:58:28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寒而栗
寂寞的群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13-5-1 14:04:10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恐惧多于同情或愤怒,很难想象一个人会有“勇气”把另一个人的头砍掉,我对血淋淋的情节会产生生理上的恐惧。

事件在法律上有着很清晰的判定,主要争议在于“是否应该同情杀人犯”这类很模糊的道德判断。我的疑问是:1、如果法律都无法阻止一个人施暴,对那位父亲而言,是否真有办法修复其心理创伤?2、悲痛与愤怒应该是同时产生的,新闻中有提到“无力感”,但是为什么他又能这么快就“振作”起来继而施暴呢?期间的心理过程我觉得更有趣。

谈到心理修复,按照现在的情况,针对女儿的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但是新闻出来后,注意力好像被完全转移到了父亲身上。那新闻的价值何在呢?

我也相信楼上所说的,一个一流作家一定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力量。

点评

镇州大萝卜  我习惯降低恐惧。包括你的。:)  发表于 2013-5-3 22:50
镇州大萝卜  我能以同情克服恐惧,是因为近距离面对过一些不幸事件。修复,和复仇一样,即使不能,所怀有的愿望将克服恐惧。——总还可以做些什么,即使对这做什么,不过是一个愿望。哪怕是防止这些事情重演和扩大。  发表于 2013-5-3 22:49
镇州大萝卜  我前两年看到有人写过这样一句话:仇恨令人生机勃勃。爱和恨同样是强大力量,可以支持人活下去。——这不意味着我支持复仇行为。无愤怒的悲痛导致强烈的无奈感。  发表于 2013-5-3 22:47
寂寞的群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22 03: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