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人民文学出版社65岁了 出版的大字本成为国礼

[复制链接]

46

主题

0

好友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6 13:42: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mn0mn0mn0 于 2016-4-26 13:42 编辑

来源:大连日报


魏央

今年3月28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65周年的日子。在过去的65年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经典图书,代表了中国文学类图书出版的最高成就。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品,成为很多中国当代作家的梦想,也成为衡量作家实力的标杆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大多数中国文学爱好者的书架上,都会摆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朝内166号记忆》 回忆人文社过去那些事儿

朝内166号,指的是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66号,这是位于北京东四至朝阳门的朝内大街中段南侧的一幢五层办公楼。1958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东四头条胡同4号文化部东院迁入此址,朝内166号就成了这个闻名遐迩的国家文学专业出版社的办公之地。尽管这幢灰色的老楼看上去非常陈旧,但却是一座“庄重却又有些寒碜的老房子”,是许多诗人、小说家、学者、翻译家以及在这儿工作过的出版人,感念不已而又无限眷恋的地方。

十多年前,笔者曾去过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对于该社的布局略知一二:出版社由前楼、后楼、东配楼、西配楼组成,几乎围成了一个方圈,只在西配楼北端留有一个缺口,作为进出院的通道。前楼共有五层,一至四楼从正中间分开,东侧是人民出版社,西侧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层全归“人民”,“社员”们以“人民”和“文学”来称呼彼此。

在很多年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时常有“要搬了”的消息传出,3年前的2013年3月,则传出了妥妥的“要搬了”的消息。在一种“即将告别”的怅惘情绪下,一群与这座大楼有关的人——屠岸、王蒙、冯骥才、蒋子龙、张洁、谢冕、李国文,为某一天必将消失的它写下一篇篇文章,回忆当年的年轻岁月,希望留下一份见证和念想,于是便有了这本《朝内166号记忆》(插图本)。

虽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搬迁现在仍然遥遥无期,但《朝内166号记忆》却已作为出版社65周年诞辰的献礼,率先与读者见面。书中共收录66篇回忆录,300多幅珍贵的老照片、老书影,定格时代与文学的记忆。

中国文学类图书的出版重镇

从1958年到现在,朝内166号见证了新中国的文学发展史和出版史,楼里有一群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第一次走进这栋楼的时候,还都默默无闻;而在走出这栋楼时,不少人已经成为文学大家。正如著名作家蒋子龙所说的那样,这里有着对文学爱好者们点石成金的神奇,“人文大楼就是凤凰窝”。

从1951年成立伊始,第一任掌门人冯雪峰就为人文社定下了调子——古今中外,提高为主。他亲自主抓把解放区的作品编为“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把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编为“文艺建设丛书”。他还提出了编辑出版《鲁迅全集》和《瞿秋白文集》的建议,并让楼适夷主抓编辑现代作家选集。此外,冯雪峰还和聂绀弩策划出版了“四大名著”及其他古典名著的校注本。外国文学出版则以东欧和前苏联的文学名著为主,比如《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在笔者的书架上,就收藏有该社1954年出版的《西游记》、《青年近卫军》等书。

1954年,王任叔协助冯雪峰工作,力主扶持新人,抓原创作品生产,并创立了副版作家出版社,《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作品,都是在那个时期出版的。1958年,作家出版社划归中国作协管理,人文社又开始重新抓经典和抓人才。郭绍虞、张友鹤、傅雷、梁宗岱、范希衡、李丹、周作人、丰子恺、纳训等著名作家和学者,都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过。

人民文学出版社图书出版的三驾马车

■现当代文学出版: 几乎囊括当代文学经典之作

自成立之日起,人文社就非常重视现当代文学丛书的出版,早期的有牛汉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新文学史料丛书”等丛书,收录了茅盾、冰心、朱自清、巴金、老舍、沈从、张恨水、姚雪垠等大家的作品;后期则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等丛书,《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尘埃落定》、《马桥词典》、《芙蓉镇》、《蹉跎岁月》等当代文学史上经典之作,几乎悉数囊括其中。

很多当代作家都对人文社一往情深。阿来喜欢人文社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值得一读的好书。陈忠实称社里的编辑是“文学的圣徒”。王蒙说,人文社是真正团结全体作家的。诗人谢冕说,“朝内大街166号——我心中的文学殿堂”。

王蒙的几乎所有长篇小说都在“朝内166”出版,王蒙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人民文学出版社不仅是一家校对极其仔细的出版社,更是一个奇迹般的“团结全体作家”之地:“他们是真正团结全体作家的,有些派别观念山头观念很突出的作家文艺家,他们是很难在一个时空出现并碰头的,但是你会发现彼此关系很不怎么样的两拨或几拨人,同时快乐地出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活动里。”

陈忠实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故事更是被传为佳话,他的《白鹿原》就是经过人文社的反复修改与加工,才得以出版的,并获得茅盾文学奖。“对于一个业余作者来说,这个高门楼无异于文学天宇的圣殿,几乎连在那里出书的梦都不敢做。就在这种没有奢望反而平静切实的心境下,某一日,何启治走到我的面前来了,标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牌子。”

■古典文学出版:大字本成为国礼

人文社也出版了一大批优秀古典文学名著,除了众所周知的“四大名著”校注本之外,还有《陶渊明集》、《李清照集校注》、《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以及《汉魏六朝诗选》、《宋诗选注》、《李白诗选》、《杜甫诗选》、《陆游诗选》等“中国古典文学选本丛书”。其中,钱锺书的《宋诗选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书出版于1958年,据说书传到台湾后,胡适看了也给予很高的评价。此后该书每次重印时,钱先生都有订正,足见他对这部作品的钟爱。

《李清照集校注》的校注者为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次子王仲闻,名高明,以字行。笔名王学初、王幼安,据说都是因为不能使用真名而取的笔名。王仲闻幼承家学,中学毕业后入邮局工作,解放初期供职于北京地安门邮局。1957年因参与创办同人刊物《艺文志》而成为右派,遭开除。后经由徐调孚推荐,成为中华书局一位不在编的临时编辑。王仲闻精熟唐宋文献,以“宋人”自诩。《李清照集校注》早在1964年就已经排好纸型,但直到1979年才付印,而此时作者已去世10年了。书印出来以后,编辑专门送给钱锺书一本精装本,钱先生阅后称其为“30年来古籍整理的典范”。

从建社之初开始,人文社还陆续出版了《楚辞集注》、《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鲁迅全集》、《毛主席诗词》等线装书。从1972年初到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前,该社还出版了不少特殊版本的图书——大字本,是专门用来给毛主席及中央领导看的书,当时只有13级以上的干部才能购买使用。后来大字本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礼物,甚至成为国礼。其中以《楚辞集注》最为著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主席曾把《楚辞集注》以国礼相赠。如今在拍卖市场上,人文社出版的线装大字本成为抢手货,拍卖价格动辙以万元计。

■外国文学出版: 网格本影响巨大

外国经典文学出版是人文社的另一块金字招牌。从20世纪70年代末,人文社就开始出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俗称“网格本”),一直持续到2000年,共出书149种,影响巨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基础上,人文社又出版了“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丛书”(俗称文库本),从原来的149种增加到200种。这两套丛书的出版,反映了当时我国外文翻译的最高水准,如今多数已经绝版。

从2003年开始,人文社又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和“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丛书”为模版,重新遴选了一套“名著名译插图本”,共140种,受到了读者的认可。去年4月,人文社推出“名著名译丛书”40种,每种均配有原版精美插图,上市不足一年就数次加印,总体销量超过百万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4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