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也来此自由!!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10: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爱已成习惯
   
                                 任知
   
    最初我对“摇滚”充满了排斥心理,同时也排斥那些甜腻腻的流行歌曲。觉得它“噪”,上学时和那些风花雪月的同学们一样,喜欢那些旋律动听的音乐,我上大学时校园民谣甚为流行,老狼的《同桌的你》、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弥漫这个校园,当时崔健是青年崇拜的“文化英雄”,他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震撼着每个有“血性”的人、他那硬朗的态度令人徒生一股崇敬之情,“我最希望的死亡方式就是能死在舞台上,而不是家里的床或者沙发上。对于一个音乐家,舞台就是他的战场,能在战场上死去,是最好的结束。”这句话震耳发聩,老崔二十年一直努力着,不断地摸索前行,因为他做为一个坐标,就是让后来的摇滚音乐人看到希望。唐朝在中国摇滚界独树一帜。“菊花古剑和酒/被咖啡泡入喧嚣的亭院/异族在日坛膜拜古人的月亮/开元盛世令人神往……”如此飘逸灵动的歌词,如今听来依然美妙动人。 黑豹在生活里探求理想的价值、书写爱情的失落、让摇滚在中国更加平民化,《无地自容》、《Don'Break My Heart》等歌曲如今听来依然激动人心。郑钧《回到拉萨》、《赤裸裸》、《商业社会》慵懒的腔调令我无聊的校园生活散发出光彩,那无赖味符合我当时的乖僻趣味。其中对社会怪现象的反讽尤令人兴奋。何勇的《垃圾场》、京味十足的《钟鼓楼》让我们回忆起那次红堪体育场人心的场面(何勇父亲何玉声为此曲演奏了出神入化的三弦)、充满孩子气的《非洲梦》、《姑娘漂亮》。让我看到这个性情歌手多个侧面。
    在大学里我有一些酷爱欧美摇滚的同学,他们很自然熏染了我。毕业后由于忙于生计,我很长时间远离了“摇滚”,1999年底我在一家韩资公司辞职,心情郁闷,情绪悲观,生活闲散,朋友看我无聊,让我帮他装修房子,我其实根本不懂装修,不过是帮他监督装修队的人。很偶然我认识了同学的邻居,他是个摇滚迷,在外院上学。初次见面我们就聊得很投机。认识的第二天,就搬到他家住。那时我白天去同学新居监督那帮民工,晚上跟他一起听摇滚、看演出录像带。经过一段了解,我才知道他父母都在日本,每月他都让父母寄来一些国外新出的CD、录像带。我在他家几乎可以享受与国际接轨的资讯。那时我情绪不好,对那些狂噪的重金属音乐情有独钟,当时“Primus”、“Korn”、“Minstry”是我印象特深的乐队。我的新朋友藏品也很多,对感兴趣的乐队一一试听。想起那时我们的生活真是有趣,两个男人“同居”,他在卧室涂抹着抽象画,我在他的客厅看书、写着学院味十足的晦涩诗,无聊时我们一起听音乐、聊天。我们那时还一起淘盘,吃饭实行AA制。“同居”几个月,我们关系因为一个我现在都记不起来的小细节产生了裂痕,我们掰了。
    2000年我去参加北大未名湖诗歌节,第二天和一位诗人去了树村,我在树村认识了盲人歌手老周。采访了病蛹主唱王柯,还看了“痛苦信仰”和“木推瓜”乐队的排练。我亲自看到这些摇滚人生存状态,为他们执着激动。树村作为一个场景,我看到摇滚人被现实挤压而无奈生活着.他们在树村扎根,为了理想执着一念,不怕蚊叮虫咬,不怕别人的冷眼.因为那些对于做音乐的人无足轻重,它比起创作带来的喜悦渺小的多.一个彻底的摇滚人,从来不该找借口,一个人的极乐在于冥想,在自我的思想里遨游,绝对自由,
    2002年我和几个朋友来到瑞王坟,看到全国各地的摇滚迷汇到迷迪学校的操场、连着三天都挺热闹,可好的乐队并不多,其中的“木推瓜”、“子日”和上海的“顶楼马戏团”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而更多乐队的乐队很差,有的调了半天也没唱完一首歌,这些令人对中国原创音乐充满绝望.在这个COPY追风的时代,好的作品乏善可陈.朋克、说金、死亡、这些音乐类型客隆欧美太明显了。很多乐队跟着“潮流”走,乐队没什么固定风格。有个玩HIP-TOP的北京乐队CMCB学艾姆纳姆,喜欢哈狗帮,在舞台上大骂观众,显得特傻!有些“硬核”乐队我也不太喜欢,他们到底反对什么呢?和谁叫劲?他们连反叛的根基都没有.唱的歌满嘴口号,怎一个"闹"字了得.这样的乐队也就是蒙蒙没头脑的愤青.在我印象里王磊、子曰、王凡、痛仰、木马等乐队的音乐起码有自己方向.有自己独特的部分。我认为摇滚乐精神存在于各种音乐形式。比如爵士乐就充满了摇滚气质,还有电子乐甚至有些流行音乐里面都包含着摇滚气质。摇滚最基本的精神就是要批判,批判那些你以前不敢批判的东西,包括你自己的爱情、你自己的虚伪、你自己的懦弱、那些装腔作势,就看你敢不敢了。如果一个乐队丧失了真诚和批判能力,他的存在根本没什么意义。另外作为音乐人首先要尊重听众,但是不必相信听众评判,听众不是因为产生了共鸣来听东西的。人都会厌烦,当一个新的大众选择的东西出来之后,他们又去听那些。好多观众需要的是媒体的炒作,这是音乐人的遗憾也是听众的遗憾,为什么要相信包装、炒作呢?为什么要相信媒体?真正的听众不需要这些东西,无论歌手还是乐迷最该相信的是自己的耳朵。
    从1994年到现在,10年来我一直对摇滚乐保持着热情,我依然穿梭在小巷里寻找那些被大众不了解的摇滚CD,我想我对“摇滚”已经有爱恋转化为常态的“习惯”。听“摇滚”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真的时代变了,打口、打眼CD越来越少了,我们这些乐迷可以收藏大量的原盘了,而且价格不算太贵。如今我也不像原来那么极端,我的心里可以容纳那些流行乐了,我听法国女歌手Sandrine Francois也觉得挺好的。其实在欧美也并没有把摇滚和流行乐区别开来,摇滚本来也是流行乐嘛。就在上周我又发现一个音像店,我在那发现不少爵士、民谣CD,花了将近200块,临走我还给店主留了电话,让他上新货第一时间通知我,我也记下他的电话,过一阵就咨询碟情。因为“尖货”一来很快被抢光,有一拨乐迷他们早有体系了,跟店主关系很好,我来晚了就只剩那些破烂了,这些都是血的教训啊。

生命的烙印
   
                                 任知
   
    大学时有一拨喜欢欧美摇滚同学,每天宿舍里播放着狂噪的音乐,他们像“传教士”般撒播着福音,我逐渐被他们同化。同学Z总没事翻唱柯本的歌,让我帮他记谱,我饱受折磨,忍受着他的一次次“不插电”。同学S满嘴“大门”、“迪伦”,还整天介把《伤花怒放》、《伊甸园之门》等书的内容现趸现卖,到处兜售他的摇滚经。同学C淘碟发了狂,八里台是天津当时“打口”基地,(“打口”是唱片作为废塑料引进时海关打的口,由于它仍可以传播而再次留入市场)。那时天津唱片市场远比北京繁荣,市场反应也比北京迅速。他隔不了一两天就去看看,每次都搜罗一堆“杂牌”乐队回来。上面是我说的一些小花絮,那时间我们这些校友还真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对“摇普”做了实质贡献。由于我们都学外经贸,外语一般都不赖,其中不少同学参与翻译摇滚资料,经过7年的孕育《欧美流行音乐指南》终于出版了,这本厚厚的摇滚工具书就成了我们青春的见证。
    这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欧美流行音乐的百科全书,以大量丰富翔实的资料介绍了从40年代到目前50多年以来在欧美乐坛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家、歌星及音乐团体,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流派。我们从中可窥到欧美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思悟到音乐深层次的精神背景。比如看民谣女歌手John。Baez介绍,短短的像阅读一个小传记,她受Bob Dylan的影响开始创作歌曲,他们之间的感情一时也成为佳话。后来她将自己的音乐思想溶入生活中。从1964年起,她开始从事一项长期的斗争,抗议美国税务部门预扣部分款项用于战备。1965年她在卡迈尔和老家附近成立“非暴力研究协会。1967年参加反征兵运动不久被监禁。70年代她致力于大赦国际运动,1972年亲赴越南河内,这次亲历更加强了她对战争的愤恨。进入80年代,她又把重点放在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人权斗争方面。看到这些我从中勾勒出John。Baez的正义形象,这位富有激情的民谣女歌手清澈嘹亮的歌声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我买了她的专辑《Live At Newport》更加深对她的印象。
    由于出版时间延迟,一些新晋乐队如Coolplay、Travis、Norah Jones等的资料欠缺,我所喜欢的Beck新专辑《海的改变》也没有纳入其中,这些不足并没降低此书的含金量。如果乐迷还想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拿此书与李宏杰编辑的《摇滚圣经》、《爵士圣经》对照阅读。后者侧重于歌手(乐队)专辑的介绍,一些新乐队也收入在册。我们听摇滚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对其后的故事背景感兴趣,我们沉溺其中自然其乐无穷。

《哈日过去时》
   
   
                              任知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剧悄悄地进入我们的视野。那时的“日剧”与现今的日本青春偶像剧本质上有很大不同。如今的日剧已是流行时尚的象征,是日常生活里的现象,更多地变成了青年人心中的“理想和神话”。它已脱胎换骨,在华丽的商业化的包装下,像个运转精密的赚钱机器。最初日剧中质朴、诚意仿佛被商业体制消磨掉了。像《血疑》、《排球女将》、《阿信》这样的鼓舞人心的励志片,在当时收视率极高,几乎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这样的情景很难再发生了。当时观众为牵挂着主人公的命运,为之喜悦,为之哭泣。主要是因为这些日剧很大程度反映了“人性”美好的一面,剧情本身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这些日剧并没因时代演进而黯然,反而随我们年龄增长弥足珍贵。    “RH阴性AB型”这种医学罕见的血型被广大中国观众熟知,人们关心着那个对亲情、爱情执着的幸子姑娘。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这对金童玉女演绎的爱情大量故事缠绵悱恻,令人心系往之。电视剧《血疑》是“红色系列”其中的第二部,是“红色系列”最有人气的一部,也是二人合演的一部最经典剧目。幸子的病情牵动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心,而宇津井健塑造的外冷内心热的父亲形象也备受观众喜爱。山口百惠是七八十年代文化潮流中一个传奇人物。一个清纯如水的少女得了白血病已然不幸,更何况她还有一个悲惨的身世。剧里剧外她都引起观众的极大关注,作为私生女的她自小颠沛流离,进入歌坛暂露头角,“红色系列”令她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电视红星,1979年10月20日她却在大阪演唱会宣布与三浦友和恋爱,次年在东京武道馆举行告别演唱会,在唱完《再见的另一边》之后,从此告别演艺圈。婚后的她成为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深入简出精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
    《血疑》的成功得助于演员们的出色演技,剧中反映了当代日本家庭的家庭伦理观念,从剧中还可洞悉人物面对厄运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红色系列”中的《命运》延续了《血疑》的人物命运模式,一样感人至深。它通过错综复杂人物关系构织了一个爱恨交加的故事,此剧不单关注家庭伦理,还将情节渗入复杂的社会中。,虽然此剧可以看出编剧人为的斧凿的痕迹,然而其故事的起因、发展的根据和契机会引发观众深入思考,这是此剧更大的价值所在。
    《排球女将》根据漫画家石森章太郎的同名漫画改编,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小鹿纯子”这个形象,她不屈不挠、善良淳朴的性格很受观众喜欢,此剧还迎合了当时最流行的运动潮流,以小鹿纯子为代表的一批排球女将不畏强敌苦练技术。其中的“晴空霹雳”、“流星火球”、“幻影扣球”等带有魔幻色彩的打球技巧让我们深深记住。同时她们的精湛球技与充满人性的友情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相映成趣的是《排球女将》的风行的时候与国家女排的“五连冠”之路遥相呼应。另外饰演小鹿纯子的荒木由美子,也和山口百惠一样选择功成隐退,她与歌手汤原昌幸结婚,退出演艺圈。几年前她又宣布复出,可她们夫妇对外宣称,参加节目也要夫妻一起参加,其中夫妻的恩爱之情可见一斑。
    《阿信》是部超长日剧,它是一个平凡女人创造的商业奇迹的故事,剧中的阿信以一生的泪水和汗水,创造了一个神话,她由一个不得温饱的佃农之女,经过83年的奋斗,成为一个拥有17家超市的商业名人。尽管今天她创立的八佰伴已倒闭,但剧中阿信的坚忍自强、宽容谦让的性格依然感染着后人。想来这部日剧成功主要是因为有好剧本,是剧作家桥田寿贺子女士发掘了这个令人反思的题材,另外剧中小林绫子、田中裕子与乙羽信子分别塑造的童年、中年、老年阿信的形象将日本女性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刚强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她们的表演令电视机前的观众涕泪横流。
    《姿三四郎》反映了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柔道兴起、发展、衰弱再发展的电视剧。剧中的人物是根据历史原形改编的,人力车夫出身姿三四郎,历经坎坷,矢志不渝,终于成为一个德技双馨的柔道高手。此剧有着精彩的武打场面、姿三四郎与早乙美和高子两姐妹的感情纠葛也是一大看点。日本人可真是一个善于微言大义的民族,他们通过柔术的变迁演绎出许多人生的哲理。   
    回忆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部日剧,我徒发出不少感慨,时间如白驹过隙,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唯一不能改变的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我们找寻到久违的感动,恍惚又找回那儿时的单纯。


    且听歌吟
   
                                     任知
   
   
    云南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刚踏上这片红土地,就对她充满好感。这次耐舍诗歌节所在地昆明,气候怡人,正值草长莺飞的烟花三月。我作为此次诗歌节的亲历者非常兴奋,仿佛早已预料到了它的价值。
    在这次耐舍诗歌节,我遇到了许多诗人朋友,与他们亲切交流,获得非常有益的启示。北欧诗人的作品让我感受到“自然和谐”,用词干净。中国诗歌同样很有力量,汉字是最有穿透力的语言,每个字都是一粒子弹,它可以直接刺破人的魂魄。
    冰岛诗人琳达、维尔雅儿姆斯多提确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她朗诵《浪漫史》、《不用一字》深深震撼着我。《不用一字》里那么地干净利索,直抵核心。 《浪漫史》写的如此精彩,让人感觉非常优美。旅美的中国诗人严力在诺地卡朗诵的每一首诗,都是完美的。《纽约、纽约》这首诗较长,严力诵读中抑扬顿挫。语调中充满戏谑调侃。当他诵完“纽约、纽约/纽约在自己的心藏里面洗血!把血洗成流向世界各地的可口可乐”这句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的《鱼钩》很短同样很有震撼力。人处于一种微妙的位置,他令世界突然翻转过来。在这次诗歌节上,诗人徐江的朗诵是最令人感动的。他将自己的诗真正还给了“诗歌”,《猪泪》的朗诵很具戏剧性,刚开始观众在笑,听后的表情黯然,这是首“悲悯”感人的诗。《雾》蕴意深刻,绵里藏针。作者用很常见的“雾”作为意象,表达了很复杂的情愫(这让我联想起东欧诗人米沃什)。他朗诵的最后一首《世界》,是首带有普遍“世界”意义的诗,它揭示“人”在世界上“人性”的普遍意义。
    瑞典著名诗人斯地格·拉尔松的感染力也很强。有一句话:深居万倾之巅,俯瞰人间世事,坐观潮起潮落,笑看云卷云舒,视为真潇洒,真面目,真性情。在这几天中,在宾馆、诺地卡、在朗诵会上,我却看到他不停地喝着酒。他在微醉中发掘着诗意,将自身“生命的力量”推到极至。他在现场朗诵,一些无法翻译的作品,让我思考到我们解读一首诗,不同的语言是否构成一种障碍。
    我从来都认为:诗歌朗诵必须用母语,母语最原始、最本真,即使是方言、俚语,在朗诵中都是最本真的呈现,诗歌朗诵必须是作者本人,任何优秀的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内在情感的释放只有诗人自己体悟更深。另外,诗人的内心是相通的,一位优秀诗人的作品不会遭受漠视,一首好诗现场的力量是惊人的。这让我想到了诗人于坚,他用方言“马普”,混浊不清的声音在“读”自己的街,与其说朗涌,还不如说在“咆哮”,我们从中感受到他诗中内在的激情——一个诗人真正的激情。
    在这次诗歌节上,现居瑞典的诗人李笠,成为中国与北欧诗人中间最忙碌的人,作为双方文化的传达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次诗歌节给我体会最深的是——中国与北欧诗人在现场朗诵中激情在强烈碰撞。同时我们会感受到这是一场场对决。
    一个诗人站在台上,朗诵着自己,同时展示着“民族的魂魄”,他完全可以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尤其在如此盛大的国际诗歌节。另外还有——任何人无法替代一个诗人真正的写作,任何人无法限制一个诗人在耐舍诗歌节的充分表现,这场由中国、北欧14位诗人在红土高原上共同烹制的艺术飨宴,让所有在场者体会到了诗歌真正之美,诗歌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将“生命的力量”全部呈现给我们生活过的这个世界。  


从“百变狸猫”谈起

                                 任知
   
    1943年一个日本孩子在影院看了一部中国的动画电影,感触颇深,他决心为日本动画创造出一片天地,这个孩子就是号称“铁臂阿童木之父”的漫画大家手塚治虫,他所看的就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铁扇公主》(万籁鸣兄弟导)。我们不曾想到这部电影竟促使了一个动画帝国的诞生,而我国动画业在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之后却鲜有发展。作为本文主人公的宫崎骏,自小就开始画漫画,并崇拜漫画泰斗手塚治虫,但在后来的创作过程中,他发现他画的只是手塚的仿造品,无论怎么努力,也突破不了这一桎梏。我记得他在悼念手塚治虫的文章中曾这样说:“作为动画电影作家,不能只把手塚治虫奉作圣贤简单了事。而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把手塚治虫当作不断超越、挑战的对手。我不能说自己已经超越了手塚,但自认为寻找到了与他不同的方向。挑战并诀别手塚的作品从而制作出新样式的动画,也许正是手塚所期盼的。” 几十年过去, 宫崎骏继承发扬了手塚治虫的动画精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商业奇迹。
    宫崎骏的成功首先得力于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出奇的想象。他的电影画面细腻,主配角都被他刻画得栩栩如生,情节生动充满魔幻色彩。1984年,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风之谷》一炮打响。从此为开端,宫崎骏与挚友高畑勋在德间书店的出资下联手成立“吉卜力工作室”,致力于动画长片制作。这个工作室培养了大批漫画人才,他的整套管理和团结协作成为日本动画界的“一股清流”。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向来在动漫界和观众中受到极高评价。细致的绘画、写实的手法和充满奇思妙想的情节,无一不被津津乐道。人们在回味宫崎骏独具魅力的动画片时,也常会提及其中令人过耳不忘的音乐。音乐家久石让的电影配乐高雅脱俗、纯真大气,更为影片添加了无穷的附丽。
    我们所见的很多打着宫崎骏名义的片子,实际上只能说“吉卜力出品”。其中如《再见萤火虫》、《岁月的童话》、《百变狸猫》这几部片子的导演是代携宫崎峻出道的高畑勋。《再见萤火虫》是部令人非常沉痛的片子,他控诉了战争给平民带来的灾难。清太带着妹妹四处奔逃,他们的妈妈在空袭中死去,投靠到姨妈家,又饱受冷落,清太带着妹妹毅然离开了姨妈家,搬到一个废弃的防空洞与妹妹相依为命。他还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装糖果小铁盒子里,妹妹节子看到这些飞舞的萤火虫非常高兴,夜里兄妹俩在山路间奔跑,导演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幸福的氛围,可是后来清太因饥饿偷东西遭到毒打,妹妹节子受瘟疫传染悲惨地死去,让观者内心无法接受。节子银铃般笑声消失了,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疾病折磨下,依然跑出来期待哥哥尽快归来。《百变狸猫》和宫崎骏监制的《风之谷》、《幽灵公主》的主题类似,这三部都与自然生态有关,其中充斥着掠夺、战争和暴力。片中人类始终是主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键环节。这三部片子中《风之谷》的结局是最温情的——“腐海”侵蚀着人类的栖息之地,王虫恼怒地攻击人类,娜乌希卡是此片中唯一清醒的人,当她面对人类自相残杀,她不顾一切劝阻,当人与虫激战之时,她甘愿牺牲自己来换取和平。《百变狸猫》中的黑色幽默很警示人,两群狸猫在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很有威望的火球六婆唱着歌,告诉大家无论谁胜谁负,大家都会失去森林,因为人类正要开发此地,建立市镇。这些狸猫利用“易容术”混入人群,力图阻止开发计划的实施,他们采用夜行抗议的作法恐吓居民,他们上演了精彩的民俗节目,引起人类恐慌,可当狸猫们为自己的欢欣鼓舞时,一个游乐园老板说这是自己组织的游乐活动,狸猫没想到最后的抗议完全被利用了。在三部片子中《幽灵公主》的情节最复杂,也最为宏大,悲剧性结局令人震撼。少年阿斯达卡为消除“邪神”的诅咒,由东向西穿越日本。阿斯达卡和幽灵公主一个用爱、一个用恨,都在极力阻止人类对自然的进攻,阿斯达卡在这个故事中扮演的是一个调停人的角色,他虽然无力但仍执拗地阻止杀戮,他为救幽灵公主,身后中枪,血流如柱,单手打开城门,继续背着她一直脱离虎口,此时的他奄奄一息,幽灵公主这个被人类抛弃的狼女,想杀掉这个救自己的人,最后她质问:“为什么你要阻拦我?”“因为我怕你白白牺牲”。幽灵公主要割掉他的喉咙,不让他胡说八道。此时他有气无力地说:“你真是很漂亮”。这一场景令人异常感动。片中的麒麟兽是个颇具佛教意味的角色,它是森林的主宰者,他对待那些掠夺毁灭者没有以暴制暴,而是超度,他救赎那些无辜者,而且还救赎那些持刀的人。最后的结局令人震惊,官府的人和幻姬非要杀死“神鹿”,阿斯达卡虽然奋力阻止,可还是无法阻止“人”屠杀神的悲剧出现,“神鹿”的怨愤令万物凋零、森林被毁。人们在惊诧后又见万物重新滋长起来,这些给人很多启示,那就是自然是无法替代的,必须依赖它才可以存活。
    谈论宫崎骏的影片不能不提他最具知名度的《千与千寻》,其实此片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但故事内涵相当沉重,找回自我必须靠自己,千寻由一个软弱的女孩变得愈来愈坚强,她由失落到找回本我,也帮助他人找回了本我,完成了自身的冒险。
    大量阅读了宫崎骏片子的朋友都会发现他对“飞行”的热爱,从他早期作品《风之谷》中娜乌希卡驾驶的风力滑翔机,到《天空之城》中的“飞行石”,其后的《魔女宅急便》和《红猪》则把他对“飞行”的理念表达的更为充分两部,但两者表现内容差异也最大。《魔女宅急便》和《千与千寻》类似的是都以成长为主题。魔女琪琪为能成为真正的合格的魔女而孤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利用自己会飞行的扫帚为别人送货,当她不能飞行时,她学会了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处理新的人际。经过一系列挫折她逐渐成熟起来。在《红猪》中他又将飞行重任转移到一位长着猪脸的波尔哥身上,这位特例独行的猪是宫崎骏自我指认的结果,他对人类已经厌倦,不愿意做人自施魔法变成了猪,靠自己出色的驾驶技术与空盗周旋,赚取赏金过着悠闲自由的生活。他作为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有着飞行员特有的荣誉感,可是不愿再次被政府利用,也不愿做空盗。他与空中强盗集团的对峙斗法单纯而且实用,在夹缝中驾驶着红色飞艇开辟了一条自己的空中航道,展示着一个背离国家和时代潮流的中年男子的骄傲。体示一个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中年男子的孤独和自负,这是这部影片表现的主题所在。
    目前宫崎骏先生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胃也很衰弱,甚至连Katsudon(一种炸猪肉和米粥,有点油腻)都不能吃。他的手不能轻松地移动,我听说他还在手臂上用了Elekiban (一种带有磁性的小片,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他几次想退休,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在今年,宫崎骏又一次宣布取消退休计划,继续推出魔法新作《移动之城》,预计将在今年暑假上映。他的新片根据英国作家戴安娜·琼斯的同名儿童故事书改编,故事描述18岁少女苏菲被魔法变成了一位90岁的老太婆,遇上不能与之相恋、但懂得魔法的何尔,从而谱出一段传奇恋曲。 去年宫崎骏筹拍此片时,本来只打算参与监制工作,但之后却改变主意。宫崎骏表示,“为了表现原作的神髓,只好自己来做”。宫崎骏先生的片子就是品质的保证,我们期待这部电影给我们新的惊喜。还有,我们在看完他的片子后,也该想想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我国动画业目前的现状是:有作品而无产品,有精品而无商品,有行业而无产业,有事业而无企业。制作水平低,与国际水准差距很大。就连大制作的《宝莲灯》中的人物也是表情单调呆板,场景描绘简单粗陋,如今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仍可堪称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准之作,如此裹足不前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国人的想象力与灵感根本没什么问题,我们完全也可以制作出精良的动漫作品。其实,缺乏想象力只是拖词,背后则是观念意识、技术水准以及制作能力的全面落后。目前我们最缺乏的就是经过市场洗礼的高水准的行业人才。 行文至此,还是希望我们在看到人家优质动画电影感到狂喜的同时,也该反思一下我们何时才能摆脱纯消费者的角色呢?


   
                                  闪亮的一瞬间
      
                                  任知
      
      对于身为贫民艺术家的维吉而言,大半生都处于社会底层,生活困苦不堪,也没受过什么教育并不是幸运的。他曾一度靠出售有尸体的新闻图片维持生计,所拍摄的许多图片需要以新闻价值为出发点的视觉捕捉,这些照片很快会丧失艺术价值,可他却将之化为一张张传世不朽的人性见证卡。作为一个街头摄影师,他的命根子是两台4X5英寸的新闻摄影机,他依靠最尴尬的人工光源拍照,闪光灯在他手中,不只是将“人物”打亮的工具,而像一把划破黑暗的利刃,原本被黑暗淹没的事物在刹那间也被暴露出来。在他少数白天拍摄的照片中,他仍然用闪光灯,照片的人物有种从生活中被挖掘出来的意味。
      他的名作《品头论足》拍摄了大都会歌剧院门口的两位阔太太,而她们旁边竟还有一个衣着寒碜的穷老太太,她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两位浑身珠光宝气的贵妇人。他很喜欢观察生活,他的有些作品显得滑稽可笑,比如《前方是宾夕法尼亚大宾馆》拍摄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走在地道出口,墙上箭头指向豪华的宾馆,他寻找住宿的地方与宾馆大相径庭,这种反差令人啼笑皆非,同时也令人进一步深思。同样,《检查脚板》中,维吉将流浪汉检查脚板与汽车检验的广告联系起来,暗示了美国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这些“黑色幽默”的表达隐藏着人生的错厄和苦涩。维吉总是会发现人们在不经意间忽略的题材,同时作品对底层充满关怀,所以作品才感染人。《风雪夜归人》是维吉一幅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纽约的冬天很寒冷,照片也流露出这样的气息。为了谋生,须发尽白的老人拖动着沉重的步伐,在风雪之夜艰难前行。对于这样的生活,维吉有着切肤之痛,他对这类题材饱含激情。满怀同情和理解,才会此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要创作令人感动的作品,拍摄者首先要为此情此景感动。任何艺术都如此吧。他还有张照片显示了一群孩子在街头洗澡的欢乐情景,实际情况却是在夏天的纽约贫民区解决不了洗澡问题,有人偷开了救火用的消防栓。在他的作品中不光出现那些酒吧里的众人、脱衣舞娘,还有一些拍摄名人的照片,他拍的梦露有着独特的韵味,这是个从贫穷的乡村女孩到世界皆知的性感女星,其中转变又有谁去真正体味?她的表情流露出丰富的内容,经常招摇过市来显示自己的万种风情,可谁能理解她假面背后的心境呢?维吉准确地抓住她最为招牌的动作,一个充满“矫情”的吻。他拍摄的画家达利也很有意思,让我从中看出这个思想奇谲的画家神经质的一面,他从衣着和外形都很古怪,行为也与众不同。
      维吉一生做着类似新闻纪录员的工作,同时他是个富有创造力的摄影家,作为“抽象漫画“开创者,他尝试着把自己缩小,将模特夸张变形,隐含着人的心里状态---女模特的出场要给高额报酬,自己作为摄影师则无足轻重。他还将尼克松、赫鲁晓夫的脸进行处理,讽刺了尼克松竞选总统时承诺都成了口头支票,赫鲁晓夫的大嘴也是讽刺他很擅长夸夸其谈。
      还有,他曾在好莱坞的影片中经常露面,经常扮演一些社会上无足轻重的角色,其中有无业游民、拳赛经纪人和他自己——街头摄影师。他在电影中邋邋遢遢,一副流浪汉的样子。在库贝利克的电影《奇爱博士》中,演员彼得·谢勒饰演的角色,就是以维吉为蓝本的。
      如今维吉被誉为“揭开都市豪华外衣的抓拍大师”,他的成就与他自身的生存状态有关,他生活在底层,熟悉纽约下层各色人等的生活,没受过正统教育和摄影训练的他,几乎没有背负任何负担,他拍摄时并没想到“情景”所蕴涵什么象征意义,只不过是抢拍到了。因此作品很自然的流露出自在情绪。他照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表露出现实生活的“严酷”和“生动”,是人性最赤裸的展现。这些都是“有心拍摄,无意发现”的结果。他用肉眼亲自看到世态的炎凉,每幅作品都透露出他深厚的抓拍功力,他打开城市的外衣,让每个人赤裸裸的由生活中走出来。他的照片犹如棒球棍猛击膝盖一般直接,甚至不需要标题。

                            《为了更多的N块钱》
   
                                                               任知
   
    我与徐江接触频繁,了解也多。说他“博学”也好,“率真”也好,总之绕不过“好玩”这个词。最近他彻底“发烧”了,我跟着他去了天津聚福园电器市场,听了一次音箱。次日他又专门去了音响展会。回到家四处浏览关于HI-FI的网站。这次又见面,他俨然是个内行,对美声、丹拿、钟神、B&W等这些音响的性能如数家珍,他戏言要把津、京两地的箱子全听过来,最后的决定是不买了。我听后直乐,他就是这么一个幽默的人,我们知道他说的是玩笑话,可还是帮他分析,他继续神采奕奕与我们神聊“音响”乐不知疲。临走才把他新出的随笔集《爱钱的请举手》送我。
    回到家,我把书浏览了一遍,他的文章很容易让人“进入”,文笔风趣耐人寻味。比如首篇《才女·小资·平胸》他讽刺“内地的才女明明是“小资”却老往“索女”上打扮,棉棉《糖》之后只剩下“社交舞”了,还笑卫慧不懂牌子,安妮宝贝也一样,女人总搞情调加恐怖,已经是没有胸的问题了。你想,谁敢对巫婆起坏心?”,这些话很辛辣,会令某些人不舒服,怪不得有位女作家气愤地表态,她不喜欢徐江写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徐江也明白自己的真实读者在哪里,我想该是那些真实而有喜欢思考的读者吧,那些满嘴“假道学”的人是不适合阅读他的书的。
    徐江的随笔内容驳杂,路数很多。他写“时尚”、“娱乐”、“音乐”、“电影”,其中还有一些关于生活的随笔让人读来兴味盎然。他写菜市场玩耍的孩子,写狗喜欢追人的自行车,主人则在后面咒骂着小狗。如果狗喜欢追人家孩子,肯定会起纠纷。这些趣事让我们不由得热爱我们的生活。还有他写的酷评充满机锋,一针见血。随笔《张广天有病》中提及张广天发癫胡说:罗大佑没内容。实际呢,广天的音乐真是不匝地,极度概念化,还有那些活报剧,一副食洋不化、消化不良、外带“红小兵”宣誓的劲头,让人感觉出一种青涩的傻。徐江看人很“毒”,几笔就把问题说清楚,他认为孟京辉的“先锋”话剧太浮表了,根本没什么独到的理念。这些我看来深感共鸣。
    有人习惯地以为“骂人”都出于功利因素,徐江则不然,他的随笔可看出对生活的热爱,看的出反思。他的文章刻薄、常常把人批驳的体无完肤,我觉得他的文章起到了保护“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其文有很多真知灼见,揭露人性的劣根,把人骨子里的“恶”暴露无余。作为他的读者兼朋友我最欣赏他的是电影随笔,由于都有读碟的癖好,更能了解他文中的深意,他写的伍迪·爱伦,肯·洛奇、阿仑·雷乃、勒鲁什、布努埃尔也是我喜欢的导演,他把这些导演的创作谈的很透彻。在此书中的“声光伴我飞”小辑中只占他电影随笔的极少部分,我特别希望看到他专论经典电影的书,我在"北青"专栏看过一些,收益良多。
    最后回到此书的名字,初看觉得有点“俗”,会带给读者一些误解,后来想书名就是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只要内容好也可以了。再就是考虑到他的生存状态,我就理解了。徐江作为专栏作家---小名儿“自由撰稿人”,写着不赚钱的诗、靠写大量的专栏文章养家糊口、奉养双亲,他日常喜欢淘碟、看DVD、买书,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他每月写稿得来N块钱,是他必须赚的N块钱。这N块钱可保证文章的高水准,这样才可以回报喜欢他的读者。
    入夜我阅读着他的纸本“脱口秀”甚是过瘾,后来上网又看到他的关于“欧洲杯”两篇文章,眼前突然闪出在电脑前疯狂打字的徐江,不由得有种莫名的感动.


                         永不凋谢罂粟之花
   
   
                                                                    任知
   
   
    Mazzy Star的阴冷、暗淡的音乐会给人深刻的印象,但这个乐队很容易被歌迷忽略。她们与“主流乐坛”格格不入,在“潮流涌动"的歌坛特立独行。她们熟视金钱、无睹歌迷、厌恶市场,当日渐被歌迷认同时,她们却毅然离开音乐、悄然引退 。
    听mazzy star的音乐总能感觉到一股阴柔而令人惊惧的力量,那种慵懒的气息并非让人感到无力,那里面蕴涵着不满、狂暴、愤怒、沮丧、埋怨、疯狂,她让我们突然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分崩离析。他们的音乐给歌迷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可那里面的寂静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兀自忧伤时面无表情,内心波涛涌动。他们的歌有着罂粟花般的迷香,不断复制的音乐,我们只是身处其中,被其麻醉兴奋不已。
    Hope Sandoval 1966年出生在L.A.,来自一个墨西哥血统的家庭。她最早与朋友Sylvia Gomez组成的乐队叫“Going Home”。事业伊始,她录制了小样,吉他手David Roback帮助她们完成了部分录制工作。Mazzy Star成立于1988年,其实核心人物就是她和吉他手David Roback。Mazzy Star专辑中所有的歌词都是Hope Sandoval写的。这个羞涩、内向的姑娘,个性很强,她反感出名,对待传媒低调而冷漠,甚至不接受采访。她还不喜欢”现场“,她喜欢在录音棚里的感觉。她在现场表演中完全是歌者,她从不摆什么POSE、不舞蹈,也不怎么和观众交流。但这个姑娘私生活很丰富,我发现她跟谁合作,就和谁勾搭。Hope Sandoval 最早出道时在洛杉矶和男朋友Sylvia Gomez组建乐队。不久,她便开始与另一支乐队的吉他手David Roback合作,最后把David Roback从“奥珀尔”乐队勾搭过来,成了自己男友,组建了“Mazzy Star”。“Mazzy Star”一共出过三张专辑,《这便是我今夜能看到的》(So Tonight That I Might See)最好,随后《在我的天鹅之中》?Among My Swan?几乎是在重复上一张的风格,后来,“Mazzy Star”解散了。解散的原因大概是又把苏格兰的“耶稣与玛丽锁链”乐队的威廉·里德勾搭上了。
      当Hope Sandoval 沉寂了几年后再度归来时,她又“勾搭”上了原“我的血淋淋的情人节”乐队鼓手科尔姆·奥乔西格,两个人组成了霍普·桑多瓦尔与“暖气发明”这样一个组合,很快,他们出版了新专辑《巴伐利亚果料面包》(Bavarian Fruit Bread)。
    现在那低沉婉转的声音又响起了,是《fadeinto》这首歌的阴郁而压抑最早触动了我。那时我刚于恋人分手,情绪不安而忧伤。我无意中买到《So Tonight That I Might See 》,我把它存在REAL ONE中翻来覆去播放着,我完全沉浸在她美妙的声音里,似乎忘记了旧日的“苦痛”。后来我的新女友在网上下载了”乱星“的所有歌曲(《Among My Swan》、《She Hangs Brightly 》、Hope的最新专辑是与the Warm Inventions合作的《Bavarian Fruit Bread》。这张EP比原来的作品多了一些亮色,黑暗中的花朵悄悄绽放,我们可以想像她的美丽,可是无法看清楚她,只能在光影变换瞬间去感觉, 她也非常喜欢Hope Sandoval的嗓音,她根本不知道这姑娘私生活如此不检点,嗨,听她的音乐就够了,她的绯闻不过是花絮,吃饱后的谈资。
    在午夜左右一个朋友来电话告诉我Hope Sandoval吸毒过量猝死。我对她的死并不觉得突然,她很早就服用药物麻醉自己。只是她的逝去让我突然失去了寄托,我写这篇文章时,听她那“低沉”的音乐,在忧伤中又找到了托词,那就是毕竟我们还活着。


                     一本杂志眼里的电影世界
   
                                                                        任知
     
    法国电影业发达,每年生产约两百部电影。南部城市戛纳是世界著名“影都“,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权威电影节之一,颁发的“金棕榈奖”与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齐名。历来法国电影独成一脉,名扬世界的“新浪潮”、“左岸派”。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侯麦、里维特和让-吕克•戈达尔等导演留下令人深思的佳作。
    法国《电影手册》是世界比较权威的电影杂志,1950年由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创办,创刊宗旨为:倡导战后法国的年轻电影从业者,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原则,创作真正朴实无华、能客观反映真实世界的电影作品。高度强调导演对电影的灵魂性作用。同时以《电影手册》编辑部为中心,团结了一批有为青年,大力推行“作家电影”,由此展开了“新浪潮”的先声,此后《电影手册》也推出了一批自己的导演,如戈达尔、罗麦尔、夏布洛尔、里维特等人,这些优秀的导演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此后它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作家电影”的观念摆在首位,一以贯之地推动着法国电影的发展。现今的《电影手册》已是众多影迷最珍爱的读物,它继续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年度十佳电影”是《电影手册》的每年的重头戏,上榜的影片丰富、类型多样。笔者介绍的十年百部佳片就是汇集了《电影手册》(1993年—2002年)10年来评出来的作品。此书中每部电影资料详细,导演生平和剧情、影评、主演、获得奖项、剧照,这些令读者对影片有了相当的印象。这本册子对专业人士而言可作为参考“资料”收藏,对于影迷而言是不错电影指南。至少可以了解法国电影人是以何种视角观察世界电影。我们仔细阅读后会玩味良久,作为“影迷”,如何选择电影和选择那类电影作为珍藏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我在此书中发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影片,包括日本导演今村昌平的《鳗鱼》、吉姆•贾木许《你看见死亡的颜色吗》《鬼狗杀手》、大卫•林奇《穆荷兰道》等。从这本书的阅读中,我发觉法国《电影手册》自有其局限性,其中推荐影片太偏重法国片和法和合拍片,为均衡,她选一些美国市场票房成功的大片(比如美国的《泰坦尼克号》《碟中碟》),给人感觉是判标准屈服票房压力,另外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影片(包括越南、伊朗、中国台湾、香港)其中国内导演贾樟柯《站台》似乎令国人兴奋些。而此杂志以此体现宽容度似乎显得刻意。在此我想说:我一贯不太喜欢伊朗阿巴斯那类“苦大仇身”、“寡淡”的作品。比如《十》是部DV作品,是一部完全发生在一辆汽车内的剧情电影。影片跟随着一位女司机驾驶的汽车,记录了她和十个不同乘客的谈话片段,整体看来乏味至极,其中的“讨论伊朗女性在性别政治中的问题”,很多人将其视为亮点,而我以为以此为由头比较做作。台湾的电影以窒闷著称,不“透明”的拍摄风格令我反感、香港王家卫演绎给观众的只是“另类”的表象世界,法国《电影手册》评选中陷入“电影大奖”为风向标的窠臼。影片类型也以剧情片为主,其中惊栗、悬念片动画、记录片似乎成为陪衬,这也许与法国电影传统有关,然而对于“影迷”肯定知道:时间是最公正的评论家,回首过去名噪一时的影片现今看来索然无味,比如平庸的《廊桥遗梦》老调重谈“婚外恋”问题”,乏味的故事,除了两个明星细腻表演之外可看度为零。
    所以说人们往往在评判时无法摆脱“公共话语”的迷惑(当时的“风潮”、媒体烂俗炒作观、误导观众)。那种众望所归的影片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而评论一部影片在“艺术”与“市场”两条泾渭分明的两条线上如何取舍,始终是个问题。一部优秀的影片我认为它首先在艺术上是成功的,它感染了无数观众,它可能“叫好不叫座”,也有可能双赢,可“叫座不叫好”的影片绝对不可能是部好片子。其实电影在“感官”的判断上充满歧异,许多“影迷”会赞同法国人的“唾弃好莱坞”肤浅的电影,而本人以为:强调了感官,就弱化思考。随着影像文化的渗透,影片“好看”比“耐看”愈来愈重要,而耐看是作品生命力的终极指标。“肉眼”刺激比“心眼”的开启更受欢是“即时”观影者,拍一部没人看或特“闷”的电影不如拍出“感官”同时具思考性的作品。至于“思考性”,仁者见仁,全凭观影者的经验和智商。
    说到这,我还想提一下中国电影杂志。国内仅有的几本电影杂志看起来复制的厉害,也没什么立场,影响力差,品位、眼光不足,大多沉迷与幻化的商业利润,愈趋无聊。我们的电影杂志在法国《电影手册》面前显得越发寒碜,尽管在上文中我对《电影手册》颇有微词,但它仍不乏一本同行业优秀读物。我们在评判一本好杂志和好影片时,其实判别方法一样,本质一样。要尊重自己感觉,在阅读中领悟提升判别力,到一定程度时孰优孰劣,自有分晓。


   
[em12]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

主题

0

好友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10:14 |只看该作者
存在此,哈哈,请批评

少年作家的悲哀
   
                                                            任知
   
    如今“作家”、“诗人”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听起人说就感觉怪怪的,它好象是个侮辱人的词。书商们将“作家”包装成“美女”、“妓女”、“美男”等,这些标签打上去,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那些没意识的读者趋之若鹜,一本本“无耻”的书在畅销。
    最近几年又出来不少“少年”作家,这些“毛嫩”的孩子,写东西还没上轨道,却养成了“明星”的做派。他们面对媒体游刃有余,一副精于世故的样子,我惊叹于他们的成熟,同时不免担心。他们似乎习惯与媒体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比如:当有人说她是美女作家,她则否认,如果她上网,又被说成网络美女作家,她则否认网络与自己的关系,即使网络对她的成名起了作用,她也会露出对网络不屑的表情,反而摆出自己要做实力作者的姿态,这些年轻人,过早地学会了做秀,同时学会掩盖自己的无知。
    韩寒是少年作家中最早成名的,看《三重门》还觉得他是块写东西的“料”,最近看他的《毒》一点感觉没有,这本完全是对以前作品的复制和整合。前两年有个北京小朋克出了一本“青春残酷”小说,其中写的是自己与诗人和摇滚人的鸡零狗碎,那个小女孩对身体的放纵和盲目的“无力”成为许多年轻人模仿的“偶像”,很多她的FANS羡慕她不择手段出名,她今年还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把她搞成中国青年反叛的代表,真不知这世道怎么了?最近比较“火”的郭敬明,他的《幻城》被指称抄袭了日本漫画的构思,《梦里花落知多少》则被一个北京作者指称抄袭她的《圈里圈外》,报纸和网络对郭非常争议,一些少女对郭则依然崇拜,她们认为那北京作者是嫉妒郭的名气,想借机炒作,郭即使抄袭也是“天才”,何况抄的那么好,还有的说无论郭是否抄袭,她们始终支持他。这些郭的FANS让我感觉出追星的味道,盲目而执着,没什么判断力。最近又出来一个孙睿,他臧否韩寒等一些少年作家参加的“新概念作文大奖赛”,真不知这个赛对于文学算什么标准,他真值得用来说事?孙睿还要和韩寒挑战,韩寒则不予回应。看这些孩子真会作秀。
    我不想过重挖苦这些少年,别人会认为我这样做不厚道。今年初发生的一件事,改变我的想法。我有个媒体朋友,想做一套书,里面都是少年作家,他让我为一个写乡村随笔的孩子写书评,我看了他的几篇文章,感觉没什么惊喜,农村的淳朴和“狗叫”在文章里成为他“矫情”的工具。那报纸访谈他,说他的作品风格很像沈从文,那小孩则辩驳,说自己和沈没关系,自己是自己。这样硬炒一个孩子,他还有心思写东西嘛。他们的前辈“方仲永”、“江淹”早已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了。
    市场化的时代,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继续在害人,为了畅销而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更多的作为商品,媒体则蛊惑那些更幼稚的读者购买它们。我把这些少年冠之为“作家”,对他们似乎苛刻了。其实本不该评述他们的,别人还以为我要靠骂他们出名呢,抑或我骂他们,他们更出名。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商品的时代,文学和作家的人格都丧失了底线。我说出一个事实,还是想改变点什么,即使改变一点点。
    在我到昆明之前,在天津我与一个立志做“民谣”的朋友喝酒聊天,谈及这些的少年作家,他说:“这个时代不投机根本没出路,我想先投机成名,再踏踏实实做自己的音乐。”我则毫不留情地反驳他,“等你有个漂亮的跑车停在楼下,它已经发动,你只需半个小时就可以到市中心,你会视而不见跑车,而花三个小时一步步走到劝业场吗?反过来,你如果真能靠自己的力量,又何必去“投机”。

没有未来的未来

任知
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罗曼•罗兰也称颂过以思想和强力称雄的人,但认为真正伟大的是因心灵而伟大的人。
甘地其貌不扬,个子矮小,体重只有52公斤,身上总是只缠着一块自己纺纱织成的土布"拖地",他曾在1931年就这样去见英王兼印度皇帝;在1947年也是这样去和印度副王进行有关印度独立的谈判。当时的副王蒙巴顿勋爵打量着他,觉得"他简直像一只小鸟,一只蜷缩在沙发里的可怜小麻雀"。甘地看上去决不像一只雄鹰。地没有头衔、没有官职、 也没有建立什么精美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的(这绝非是说不深刻),这就是爱和非暴力。他超越于各宗教教派的外在差别,而且看到其间某种共同的东西,他经常在祈祷会上念一段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又念一段《古兰经》,又引述耶稣的话。他重视给普通人写信超过对写他的著作的重视,甚至他读书也不是很多,世俗读物他大概只仔细和反复地读过三部∶英国罗斯金的《给那后来者》美国梭罗的《公民的不服从》和俄国托尔斯泰的《天国在你心中》,但每本书都实实在在地在他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并不是一个有惊人智力或耀眼才华的人,他曾在印度读大学时因感到困难而辍学回家,他自英国留学刚回到印度后的一段律师业务也可以说是一场失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这样一个谦虚和朴实的人,却创造了一个奇迹,正是由于他的精神和不懈工作,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通过几十年不屈不挠的非暴力斗争和不合作运动,终于从英国人手中赢得了自己国家的独立。也正是他的精神,给迷茫和狂乱世界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光明。他是值得印度人民骄傲的--他们在二十世纪向世界贡献了一个甘地。
     甘地靠坚持隐忍创造了奇迹,他的死反而令其更加完美.一个人心灵的伟大,在我心里觉得并非是宗教的熏染,更多的是内心的自然纯净,抛却一切附属你所为表层的东西,直接进入生命的本质.当一个人已经确定做一件事有价值,他只要做,而不需过多表白.任何人都是没有未来的人,那么还是将未来掌控自己手里,凭着一颗纯净的心你当无欲无望,你当坚不可摧.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任知

    朱健国在某文章骂了巴金和《收获》,巴金何许人?文学界的庞然大物啊,《收获》何种刊物?纯文学刊物中的代表刊物呵!朱健国胆子好大,脾气好大!
    在此我先揭露一下朱的老底,俺从草原部落黑马文丛发现此名字,书中介绍他生于伯牙子期相会的汉阳琴台之郊,他的《不与水合作》书中访谈深圳经济学者何清涟,揭露张志新冤案内幕;质疑余秋雨;在此书中就已经向巴金进言了,他建议巴老退出文坛,理由为:巴老的思想已不在今日文化界最先进之立场,身体已无法领导中国文坛,您应当主动坚辞“作协主席”一职,让贤与实际办事者,将精力用在检讨文章及呼吁建文革纪念馆。                                                                                                                                                                                巴老是真老了,比不了欢蹦乱跳的王朔,王能浑不吝地四处出击,巴老只能是生闷气了。在我眼里朱先生成为一个趁火打劫者,思想者的思想很不健康。在他眼里仿佛只有一条思想者主线:李贽、鲁迅、顾准、王元化、遇罗克、张志新估计还有李锐。.他批驳总扯入的话题是文革。腐败,下岗。知识分子自由等,这不能说不对,诚然他是个知识丰富的杂文家,可他有个缺点就是把真把自己当成思想家,他不知道肯定否定什么,利用了许多知识资料来钻牛角尖,最后也没阐述出什么。他在反击巴老的文章中提出:为什么‘真诚的’郭老(沫若)在文革中不向巴老做一些提醒暗示?简直太滑稽了!那个时代谁说的清,谁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其实文革在1942延安整风就开始了,悲剧的理论家王实味在《谷雨》发表杂文《政治家。艺术家》他的文章叙述了当时歌舞升平“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真实现象,他还主张艺术家责任是“揭露一切肮脏和黑暗”,这与欣欣向荣的主潮发生强烈冲突。1947年2月陕西兴县,王被削掉头颅,鲜血迸溅。解放后胡风等写了一批鲁迅式杂文,被钦定为反党集团。。。新的时期需要新的御用工具,哪里容你半点真言?老舍先生写的《茶馆》、《春华秋实》、《龙须沟》等作品被一次次删改,一次次被停演,需要路线原则啊,有些人认为《茶馆》中流露了“今不如昔”、“怀旧”、“影射公私合营”、“反社会主义”后来在剧本中加了大量口号,招牌,就是为了突出什么。1966年夏,那些红卫兵用皮带、皮靴、唾沫、木刀来残害一位有人情味的老人,他的头被打破,眼镜被打飞。。。后来在派出所又将人民的艺术家轮番毒打。。。8月24日晨,老人和自己的孙女告别后,绝望地投入太平湖。。。
     我曾看过一本书《人有病,天知否》内文的事件令我糊涂,书里全是整人的篇什,尤其文人整文人,里面充斥着这些名字:周扬、冯雪峰、刘白羽、秦兆阳、浩然、艾青、胡乔木、郭小川、邵荃麟。。。。没有深处那个时代甚至是亲历者是不会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说不清谁整谁?
     其中印象很深的有一段:“(浩然语)作家整作家非常厉害,上线上纲,一些作家还到处鼓动,草明、阮章竞、雷加、黄纲等到《人民日报》请愿,一定要公开批判我,我跟他们有一些恩怨,跟草明原来关系不错,但文革造反造错了,我不理她,她记了我的事。”
      在那个时代果戈理到中国也会苦闷,在我记忆里显现了这些作家,在解放后除了老舍、郭小川等这些作家创作外,还有那些地下文学------“红色纵队”、“食指”、“白洋淀诗派”、“知青地下文学”,其中有被斥为黄书的《曼娜回忆录》、传奇《梅花党》、毕汝协的《九级浪》、北岛的《波动》,其他的那些作家呢?50年初卞之琳烧掉自己长篇手稿,以后很少拿起笔;由于郭沫若在香港发了《斥反动文艺》批了沈从文,使沈压力很大,1949年沈从文学创作转向了文物研究;钱钟书解放后仿佛变了,不说话,不写小说,不见客人,就是调去翻译毛泽东选集英文版也听之任之,无一丝怨言。30年代被鲁迅讽刺为“洋场恶少”的施蛰存,1956年发杂文《德与才》讽刺了上海文艺领导大都是不识字的人。于是被发配劳改,接着“三年自然灾害”、“四清”、“文革”成为牛鬼蛇神的活标本,但他还是翻译一些不能署名的书,如《蓬皮杜传》《尼日利亚史》等。前一段在报纸上看到施先生的文章,他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在20、30年代,他看到目前语文水平忧心忡忡,汉语被糟蹋如此地步,有个安徽教授为了职称抄袭施老的《唐诗白话》。。。看起来施老才是活到老,批到老啊!而茅盾先生却是个聪明识时务的人,解放后不写小说,也不写鲁迅式杂文,写的《夜读偶记》与时政远远的,一系列运动中他没受大苦难,落个平安。可1980年他却在庆羊城晚报副刊题词竟写下:双百方针须贯彻,未来鲁迅属何人?
    回到本文中巴金在文革也同样受到冲击,他的杂文《随想录》写的不乏深刻,却有点像牢骚,《家》、《春》、《秋》成就了他,散文《阿尔克的灯光》发人深省。解放后他在文学成就几乎为零,只剩下一个令人激动的倡议了----建立文革纪念馆。可他的这个想法太幼稚,他是个经过多少风雨的老人,(其实他根本不需要郭老的暗示啊),一个连《在桥梁工地上》、《组织部里来的年轻人》、高尔泰肤浅美学都封杀的国家还指望揭自己伤疤吗?再就是朱健国,他太把自己当成“知识分子”,妄想自己能改变什么?他指出众多问题,引用了大量材料,到底说出了什么,找到灵魂的出口吗?中国历史上是个“人治”社会,朱健国把《收获》斥为封建体制,巴金是主编,李小林为副主编。这的确有问题。昨晚我翻旧报纸看到朝鲜领袖金正日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28岁儿子金正男接班,这怎么解释,你反复考虑问题在哪?诚实地说《收获》发过好的作品(余华、苏童等人的小说),但作为国刊传统的弊病是“人际关系”,诸多刊物选本充满了人际关系,天津《小说月报》是张自忠路出版大楼那几位先生订的;《中篇小说选刊》是福州东水路76号那几个人订的;中国诗歌最高标准以及被承认标志就是《诗刊》所在地展览馆文联那些老头他们订的。你对国家刊物还期望什么呢?目前掌握权势话语的作家们互相吹捧,访谈搞行为艺术,真是喧哗与躁动啊!中国最紧要的不是没有好作家,只是这个时代太缺少有眼力深刻的批评家啊!那些权威、名家、他们被政治、文化、经济变着花样的利用,被侮辱、被损害。(如鲁迅,海子,胡宽,食指,王晓波等)。。
    作为本文另一主人公朱健国,他是有一定思想的,行文有一定见解,可你面对的是一位行将就暮的耄耋老人,你如此率性而为似乎太不公道了。。。我再重复一句中国太需要深刻有远见的批评家了,需要真知灼见呀,那些虚伪做作的麻木的腐朽的功利的拥有大量知识而不会合理运用的批评家们,你们存在是文化的悲剧,你们所做的一切都等于没做,你们的一生就等于堆砌大量没有意义的文字而已。。。。
   
我个人喜欢鲁迅,鲁迅风杂文的存在也没害处,虽然鲁迅的杂文在当时环境下有一定缺陷,但我们不喜欢被利用的鲁迅,比如文革也用鲁迅似的骂法,没用到正处啊!
   
   
      注脚:北岛的《波动》系《绝对之辨别力》的翻版;王蒙的《蝴蝶》模仿西方意识流;鲁迅的《狂人日记》模仿果戈理;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模仿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词典》就连我喜欢的余华苏童也不同程度地模仿过西方作家(或者说影响)所以说原创是最重要的,评论也如此,有独到的见解,才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太需要真诚不同的声音了。

                         穆旦的天津已经没有了

                                                              任知

     前几天诗友来电话,说有个浙江朋友要来津搜集资料,着手写《穆旦传》。穆旦是我钦佩的诗人,对我早期诗歌写作有深刻影响,我上学时在图书馆发现他的作品,没想到南开还窝着这样一个优秀诗人。目前国内研究穆旦的人并不多,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更不了解他的作品。那朋友所做的很有价值,协助他对一名诗人而言也属分内之事。
第二天我们约定在南大学府餐厅碰面,之后去拜访田老师,田老师对此事很热心,根据自己的关系寻找关于穆旦的线索。由于穆旦妻子周与良的辞世、四个子女又都在国外,我们很难找到关于穆旦的第一手资料,想了解他在南大生活的细节更是难上加难。田老师带我们去老图书馆,这个苏式建筑讲究对称,显得严谨而古板,就是这座图书馆与穆旦晚年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1958年底一些“知识分子”由于“历史问题”受到“内控”,穆旦则正式由法院宣布为“历史反革命”和“接受机关管制”的第一人,因参加“远征军”的历史问题受到审查,他的教书权利被剥夺,发交南大图书馆监督劳动。1962年解除管制,他继续在图书馆“监督使用”,抄索引、整理图书、做杂务、写交代材料。穆旦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变得沉默寡言,可他仍暗地里投入到翻译工作。在图书馆“监督使用”的日子里,他仍笔耕不辍,继续进行现代诗的探索,至死一直翻译着《唐璜》。
后来我们到了东村,想寻找穆旦夫妻生活过的旧居,我们从街道老太太那里得知“东村70号”已被铲平,那地方临建的房子成了一座银行。从某些知情人那里,我们打听到历史教授辜燮高先生的地址,辜燮高先生与穆旦有过接触,他的夫人曾是穆旦的同事,同在图书馆工作,得知这个宝贵信息,我们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径直找到了辜先生的家,给我们开门的是辜夫人,她让我们稍等,说老先生出去散步了,她把我们带到客厅,和我们闲聊,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很热心地提供当时查先生的情况。此时辜教授回来了,他的身体硬朗,气色也不错。但他那着装让人觉得寒碜,粗布棉袄,白发蓬乱,从外在特征我们实在不敢想象这老人曾是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是从事几十年翻译的老教授。辜教授跟我们讲了穆旦挨整的起因-----穆旦是于1953年到南大外文系任副教授的,第二年底,在一次有关《红楼梦》的讨论会上,有人的过激言行冒犯了当时的外语系领导,穆旦虽在其间并未发言,但因他和其中几个发言人交往较密切,加之那领导心胸狭隘,不容“异类”,竟以“准备发言”的罪名,被网罗进“反党小集团”,这就是南大著名的“外文系事件”。老先生讲起翻译《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一书中的一些细节,那时他们接触频繁,经常交流译文,力求准确。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曾遇到一个二百个单词的长句子,穆旦抠了半天,翻译得很好,令辜教授很钦佩。辜教授取出那本书,可我们没有从那里面找到穆旦的名字,穆旦半年的劳动没获得一点点承认。辜教授又拿出自己翻译的几本书,他说:“类似这种现象很正常,我的某些著作每个版本署名都不一样,最终修订版才施舍似的印下我的名字。有的书署名很笼统,用系名完全代替了,自己的名字是那么容易被抹去。”老人取出天津地方专家名人录,我们从这本书看到介绍辜教授的只言片语。我们如果不来南大搜索资料,就不会认识这位著述颇丰的老翻译家。这位老翻译家对过去没有丝毫抱怨,当他提起当年那些同事就立即兴奋起来,当时那些教授外文水平都很高,有个教授德语最好、其次法语、英语好,西班牙语也不错。穆旦英语很好,为了回国报效,在美国开始学俄语,俄语水平也不错。可文革以来他们无法正常翻译,一生最宝贵的时光都被白白地消耗掉了。
从辜教授家出来,在南大转了转,田老师告诉我们,南开很多标志性建筑都已被拆掉,建成了现代建筑。这时我想到许多老建筑就像那些严谨勤奋的教授,他们的逝世对于学校和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他们逝世会把他们想了解的珍贵资料也带走了。
从南大出来,我们坐公交回到家,晚上我浏览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本纪念穆旦的书让我更加了解这位上世纪被迫害的诗人,他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然而如今“真正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境况又是怎样呢?!
次日,我与那朋友继续搜集资料,在车上我们看到古文化街已被拆毁,老城厢一片狼籍,估计穆旦的故居不会存在了。去南开中学,学校领导很冷淡地接待了我们,去学校图书馆(范孙楼)也没有找到对我们有帮助的资料,管理员说他们在整理校志,图书馆曾受到两次洗劫:一次是解放前日本侵华,第二次是文革红卫兵运动。我们在图书馆二楼墙上看到穆旦的画像(紧挨着另一位诗人辛笛),他的笑容那么亲切,那画像下的简介,短短十几个字(穆旦,1918出生,著名诗人、翻译家),却蕴藏着诗人一生的幸运和不幸。我们离开了穆旦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没留下丝毫关于诗人的讯息。这让我联想到导演维姆•文德斯在拍摄《寻找小津》时,拿着16毫米的摄影机来到日本,他想拍和小津电影中一样的东京,到了东京,东京到处都是嘈杂不堪。他说,小津的东京已经没有了。其实,小津在世的时候,东京已是个很嘈杂的城市了。不过经过他的拍摄,展现了平静的一面。我们为写穆旦传记,去了南大、南开中学才发现穆旦的天津已经没有了。笔者此文所写内容与小津无关,但我们寻访故人产生的感慨惊人一致。然而其内在本质是不同的,维姆•文德斯没有找到想象中的东京,是因为他曾有的错觉造成,我们没找到穆旦在天津生活的痕迹,则是人为原因,人们毁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忽略有价值的艺术家,这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正如在故宫附近开星巴克咖啡厅,表示惊讶的却是那些外国人,他们惊讶于一个国家对“传统瑰宝”的亵渎,孰不知那些无价之宝一经破坏,则再没有修复的可能。



《戏剧家井上厦的小说世界》
   
                                                        任知
   
   
    井上厦在国内鲜为人知,我也是在《日本文学》1985年第四期才读到他的作品,真有相识恨晚的感觉。
    井上1934年生于山形县小松町,幼丧父随母亲流落岩手县、仙台各地。念中学时被天主教会收容,他后来写的《污迹》就是根据在教养院的经历写的,其中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污迹》的主人公生活在教养院常被高年级学生欺负,他的妈妈在岩手县的港口摆滩卖吃食,把弟弟托付一家面馆,因没按时间给老板寄伙食费,弟弟在那受到了虐待。他从弟弟寄来明信片上黏附的污迹,知道了弟弟在吃苦受累。为了让弟弟摆脱苦海,他放弃进入全日制高中的机会,从院长那里拿来一万日圆,坐上北行的慢车去见弟弟,在通向面馆的路上他看见弟弟红肿的小手伸进桶里,洗掉葱上的泥土。为了避免双方见面的尴尬,他去了学校等弟弟,后来知道弟弟两周已经没来了。他到了面馆将钱给了老板和弟弟离开了小城。最有意思的是在车上一老太太看到主人公被高年级学生打肿的脸时,笑着说:“你们兄弟俩还是弟弟能打喽?”。看到这不仅让人心里一紧。书信体小说集《十二人的书信》中的两篇的《恶魔》和《人质》瑞虽放在首尾,内容却紧密相连。《恶魔》全文由柏木幸子的书信构成。大意是:幸子在东京打工爱上了社长,后来她去社长家看到他殷勤的样子,那男人还说:“男人即使不喜欢女人,至少哪怕几十个女人也能玩。那个小娘们,只不过是‘几十人’中的一个”。听到这些她知道自己被愚弄了,正在她愤懑时,社长女人缠着要和她玩,她狠狠瞪着小孩,恼怒之下把那孩子给掐死了。小说《人质》接着上文:写幸子的弟弟为了让姐姐再见一次社长,有计划地绑架了一帮人质,他对人质很礼貌,后来他却诱使社长跳楼自杀了。这两篇小说放映了日本社会中虚伪狡诈,也客观描述青年一代反抗和抱负心理。小说《牢友》是我很喜欢的一篇,作品取材于日本日臻开化的社会,民众无法摆脱等级的束缚。主人公被莫名其妙地被抓进监狱,只因为案发发现他留在现场的《侦探尤贝尔》一本书。后来他才明白是被安排卧底,并许诺任务完成后给他加薪升职。由于双方都是“管家的儿子”自然亲近了许多,后来原田(侦察对象)将自己如何杀死高利贷寡妇的事全盘告诉他,起初他不愿意说,经威逼他出卖了原田。小说中写出人性中倾轧和国家权力的重压。
    在他的短篇中我最有印象的是《吹笛岭上卖故事的人》。在养老院中的“我”经常听一位老人讲故事,老人说自己接过三次婚,他取出一件棉衣说它是第三个老婆缝的。他的第三个老婆是妓女。是他将她从妓院赎出来的,并为此负债累累。为了生计他放弃经营和服店转行“拉脚”(用骡马驮运货物)。当他经过吹笛岭时遇见一位老者,那老者只说了一句“有一天,不知为了什么缘故,大树一下子倒了,小树依旧挺立着,咋也没咋的,完了。”就这么短就付了五角钱,他觉得受了愚弄还是给了老者钱。过不了多久,他在行脚的路上遇到阴雨天,冰雹砸了下来,他看到一大一小两棵树,他躲在大树下,突然想到老者的话,不禁大吃一惊,急忙离开大树,钻到小树下,瞬间眼前出现一根粗大火柱,他刚哎呀大叫一声就被狠狠掀到地上,过会起身一看,那棵大树被烧焦。他用五角钱换了一条命。后来他还想找那老者可很难遇到他了。某天他在吹笛岭边喝酒边歇脚,那老者再次出现,并一下说出他心里的病根,就是他怕自己的漂亮的妻子和他人私通。那老者又卖给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对和睦相处的夫妻,两个人整天像念佛那样念叨、不听、莫怀疑。完了”。回到家他发现家中的玻璃上映出一个男人的影子,当他打开门,那男人却不见了。第二天在行脚中他一路嘀咕,突然他想立即回家看个究竟,那人影有真切地闪在眼前,他不得不相信残酷的现实,这时他将老者的话全抛掷脑后,一脚踢开门,朝着那女人猛踢,她朝着火盆慢慢倒去,等他冷静下来也明白了,那个所谓的男人竟是自己女人扎的稻草人,她用它防备那些有贼心的男人,让他们以为自己的男人在家。他知后非常后悔,可那女人已碰到火盆上死去了。
    井上厦的小说想法奇诡,滑稽调侃。有的则写的朴实,感人至深。我读来感觉他就是日本的“王朔”。他的作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反抗着不平。由于他始终不妥协的揭露讽刺不合理制度和官僚资本家的丑恶,他曾遭受右派暴力组织的威胁,然而并没因此而退缩。说了半天我们仿佛忘了井上的另一个身份---剧作家。他真正成名是因为喜剧《日本人的肚脐》的上演,更有意思的是他当时对它演出效果没信心,在上演前他已经整理好家什准备出逃,没想到在现场是如此火爆,诸多名家很欣赏此剧,还有许多的观众从座椅上掉下来摔伤。
   

                                  《淘碟后散记》
任知
   
    ( 1)
   
    那天我去天影书店附近的小胡同淘带子,买了“大举进攻”乐队《MEZZANTNE》、化学兄弟(电子)、BIOHAZARD(说唱金属)和《best of metel》,跟老板讨价还价后,他送我一张ABYSS的MD,早日本有许多歌手出单曲,大多是没什么名气的,我手里陆续搭配赠送的大黑摩季、知念里奈、冈本真夜、ZARD等还算有些知名度呢。回家后我无意翻出長渕剛的碟,这4张都是朋友送的,再次欣赏依然如新,第一次听他的歌就喜欢,有一段时间翻来覆去地听《しゃぼん玉 》、《とんぼ 》、《ひまわり 》、《友達》、《涙のセレナーデ》、《 素顔》、《傷まみれの青春》、《ろくなもんじゃねえ》、《NEVER CHANGE》、《RUN》……他的音乐中有种坚定和克制的东西,很直接地打动我,他的歌或高昂或激越或嘶裂或悲愤,几乎每首我都能觉出音乐上变化,歌曲内在底蕴十足。我对他了解很少,知道他是朝鲜人,43岁,他被誉为日本“长青”歌手,99年在电影《英二》饰演主角,目前他仍保持旺盛的创作,但他自从70年代末出道到现在出的专辑并不多,我的朋友曾说他只是想把音乐留下来,他在日本言行很低调,宣传也少,目前是日本大牌三线歌手(宇多田光、仓木麻一、SMAP等为一线,恰克与飞鸟等为二线)。我上网查询还没发现国内有他的歌迷会和相关介绍,一些哈日网站大多介绍那些一线歌手和日剧明星,我只查到他是影星鸟羽润特别崇拜的前辈,还有 “1995年,长青歌手长渊刚被发现藏有大麻被捕,不过由于未吸毒而没有被起诉。”的消息。我很失望但不是因为他吸大麻,对这些我感觉无所谓,我只是喜欢他的音乐,很想了解他的生平。听他的音乐使我镇定自若,面对困境也会信心百倍,不像那些金属、工噪始终让我烦躁不安。
   
   
    (2)
   
    说到镇定我突然想起了托莱多,他是历史上登上秘鲁总统宝座的第一个印地安人,有人曾说他8岁时做报童、擦鞋匠时就已经梦想将来统领这个国家,而托莱多说:“那时我只是想改变命运,还没想过当总统,如果那时有想法,我可是卧薪尝胆准备了40年。”托莱多16岁拿到赴洛杉矶的奖学金,后入斯坦福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诸如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担任商务官员,1995年参加竞选、2000、2001继续竞选,我们不知道一个擦鞋匠出身的印地安人和一个背后有军火交易、毒品买卖集团撑腰的独裁者的较量是需要克服多大的阻碍----对方不断散布谣言、写恐怖信(以其女儿生命要挟)……托莱多面对那些泰然自若,仿佛雨击大海,于他丝毫无损。正如他最喜欢的名言“所有无法击垮的东西会令你更坚强”。
   
   
    (3)
   
    前几天找朋友闲聊,聊到作家怎么能永葆激情、心态年轻。之后聊奈保尔-------英国《文学评论》采访他说:“你最初几本书已功成名就,所以以后的事情肯定容易了?”奈保尔则说:“那时候我依然贫穷,然使我感到最糟的是我没有看到自己正在变成一个作家。我那时看不到该怎么办。人们看着那些两年出版的文字,已经再说:“那位作家总是在那儿”。我认为变成一个作家意味着确切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你有趣吗?你残忍吗?你是重轻?……”。从他的话我体会到严格自律、不断的反思的重要,作为作家必须独创,他不能满足于写出或写出前人写出的版本,无论你受多少教育,无论你受过某些作家怎样的刺激,那些只适合那些作家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自己。还有我们面对某些时尚写作不光关注还要清醒面对,他们有自己的读者群,就像某些快餐、游戏、漫画、电影、我们生活离不开他们。我始终认为作者和读者关系是:没有成功的作家,没有失败的读者,一个作家如果没有读者只能证明自己失败。我相信无论几百年、几千年马尔克斯、哈代、希内等永远有读者,甲克虫、ROLLING STONE、地下丝绒、深紫等乐队依然有听众,因为他们留下了优秀的作品不会没人捧场的。自信、坚韧、反省是成为一个好作家的必要条件,还有对新生事物的接纳、理解和吸收也是必要的。在这里我想到于坚、昌耀、食指、多多、严力等诗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沉隐的写作,他们不畏各种压力和胁迫,坚定不移地前行,所以这世上没有人能拦住你成为优秀的作家,只有你自己。我在写这篇文章正听着化学兄弟的电子乐,目前做电子乐最好水平也就这样了,我想自己也可以做好,即使做好了也不会感觉有什么。
                    《 生日感言》
任知
   
    1给母亲
   
   
    面对日见消瘦、苍老的母亲,我满怀愧疚,她虽然不理解我,也不理解我的东西,可她一再鼓励我,在她心里儿子最想做的就必须支持。对于她我没什么回报,至少我想写的文字对得起自己,它们是真正的作品,我不会对自己失望,因为我的文字都发自内心。
   
    2给楠
   
   
    一周前你找我,争吵了半天,那天我感冒、咳嗽,没心情和你辩白。你说了“我不关心你”诸如此类的话,的确我这个人自私,总想着自己的事,忽略了你的感受。你满腹怨言也是有理由的,说完后,突然甩门而去,我没追你,我在地纬路等你,我料到你会回来……我们回到房间,你说:“你以后多注意身体,少熬夜”。你把一盒草珊瑚含片递到我手里,随后就走了。我吃着这药片,口里凉凉的,有点甜也有点苦,它的主要成分是:草珊瑚浸膏、薄荷脑、薄荷油。我含着药片就会想起你,嗓子也好了许多。我记下你送我药的时间:2001年11月24日15:45,记在心里。
    前天你从学校找我,说一起去图书批发市场,我们在双峰道转了半天,我买了一本叫《新潮》的杂志,你却什么也没买,在回来的车上,你将一份礼物给我,说必须在我生日那天拆开,今天我打开它,这是本最酷的书,里面全是空白,它符合书的特征,有书号、条形码、定价,还署名为华文出版社。捧起这么书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我会在署上名字,这样我成了作者,我会在空白处写下我最得意的作品,写完后就等于出版了,我将会拥有自己的一本书了,这种激动比痛苦来的更强烈……
   
   
    3给朋友们
   
    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在自传中曾写到:“地下作家一个最强有力的优越性在于他的笔是自由的,地下作家既不能想象书刊检察官,也不能想象编辑大人,他的面前除了材料他物、除了真理,在头上回荡。”我个人讨厌“地下”这个词,她隐藏着苦痛、悲哀。哪个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呢?我认为一个作者不被读者喜欢是失败的,同理作品不予发表、出版比前者更失败。再有我觉得地下、民间是两个概念。地下相对于体制,它与意识形态对立的,所以必然被抵制、封杀,地下是种被迫的状态,它也早晚会转化为主流的东西。民间没有一个对立面,如果有只能是对主流的漠视、排斥,民间的特性就是注重个人内心体现、真实、独立,它对于写作者是恒久常态的东西,也是真正作者所具备起码的要求。我个人不关心政治,只想保持在世界最正常的状态,我所做的不会是徒劳的,因为在我写的每一个字都充满自信,我相信了它,就相信了成功。

   
  
爱上托纳多雷
任知
意大利导演朱赛佩·托纳多雷,他的影片一般都家乡西西里岛为背景,如果影迷留心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片子充满神奇的梦幻和冷酷到底的唯美气息,令人疼痛的细节表现出人丰富的内心。这些作品阐述着人生旅程的遭遇与不幸,成功与失败;这些作品可以作为小史诗来阅读。他的成名作《天堂电影院》溶入自己成长的经历,讲了一个小镇上的电影院的兴衰,老放映员艾费多对小托托的成长起到很深刻的影响,他最早拒绝小艾费多从事这个寂寞的工作,后来他们成了忘年交,当小托托爱上一少女,老人又讲了玄妙的悲剧故事,小托托并没有因为这故事而退缩,反而每天下班后无论刮风下雨守在女孩房前,后来她和女孩相爱,然而造化弄人,那女孩离开了小镇。再后托托想离开家乡到外面闯闯,艾费多送他却说了一句绝情的话:你走了就不要回头,再也别回来,也不要思念我们。”这句朴素的惜别之词蕴涵着多么复杂的情愫呀,一个年轻人要想成功必须全力以赴,抛弃所有私心杂念,这是一个过来人一种极端的激励方式,在影片中还有许多细节令人激动,尤其作为一个影迷,我们会和那些镇子上观众一样会在银幕下泪流满面,会为片中的主人公担心。其中还有一个情节处理的很巧妙,在这个小镇上,电影院是艾费多的领地,但牧师掌握着凡间的欢乐,每当影片中出现亲热镜头,他都会让艾费多删掉。在影片末尾托托将看着这些亲吻的镜头白感交集。托纳多雷另一部片子《星探》是《天堂电影院》的续集,他的结尾与《天堂电影院》用的方式类似,只不过把看“胶片”换成听录音。那个骗子听着那些渴望上电影的人们的肺腑之言,浮想联翩,这些让观众将前面的情节全部串了起来,回味良久。这个四处游走的骗子,利用人们的信任,装模作样地拍摄镜头,他用这些昧心钱维持生计,然而当一位天真少女拍摄完镜头,将裸体要来得钱递到他手里时,他良心发现了,将钱还给她。那女孩单纯而执拗地想追随他,后来当骗子让警长说出所有劣迹时,女孩歇斯底里地哭着,当车将带走骗子,她依然扒上车亦步亦循。托纳多雷的电影人物往往出现这样一个执拗的人物。像《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这个一辈子生活在海上的钢琴天才拒绝着陆地的生活,拒绝出唱片,当自己心仪的女孩出现时,他想把唱片送给她,可她们被人群冲散,为了再次见到女孩他犹豫半天终于又返回邮船。最后船废要炸掉,他依然执意留在这里。影片中还有一段引人回味,爵士掌门人听到传闻上船与1900挑战,第一次1900很低调地忍让,再次他将爵士掌门人谈的曲子即时演奏了一变,最后他恼了,弹的曲子令对手瞠目结舌,这个情节很有武侠小说中高手过照的味道。从托纳多雷的片子中我们可以学到情节的构置,如何控制观者的情绪,情节总在细微处见真情。

《盘点》

                            任知

    "入世、打进世界杯、空难、矿难、蓝极速网吧大火、巴里岛爆炸、俄罗斯人质事件、刘晓庆因逃税被捕、外逃的赖畅星走向末路、又有300顿砒霜倾倒进珠江上游、一个被律师解救的人还是被判了死刑、一个普通艾滋女与恋人结婚",以上是我对2002年盘点.这些"灾难"当时备受瞩目.目前看来却恍如隔世.在我眼里人们往往对"灾难"印象深刻,而对"灾难"蕴涵的丰富内容从不深究,"灾难"我把它认定为--包括人无法抗拒的死亡,还包括非正常的意外事件(生命无常),当然还包括一个人生命的起伏和急剧的变化.是这些变化构成了世界的丰富,也是这些让人类反省自身.如今又到岁末,我不想再俗一把,但我还想将自身梳理一下,之后将其弃绝.以至于忘却.
    去年的春节前后,我爱戴的马三立死了,从此天堂里也失去笑声.接着闹"非典",满大街戴口罩的人们处于极度惶恐中.在那时我与心爱女朋友楠分手,这对我打击很大,我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待感情优柔寡断.我想负起责任,然而事与愿违,我想用无私的爱想将她拉倒身边,然而John Lennon那套东西丝毫不起作用,事情的发展走到愿望的背面.接着是天津大面积拆迁,我住在志成道自健胡同,像个惶惶不安的耗子,那时是我压力最大而又最无助的时候,我每天像上紧发条的钟,整天奔波于城市各个角落---小海地、万新村、宜白路、西姜井、东北斜、西南角、王顶堤、张贵庄、建昌道、康桥里、峰汽车制造厂对面的旧楼.....我用自行车去看房,在我眼里这些二手房,运离市中心,价格偏抵,是我可以选择的.最后我选择了濒临东丽区的一套独单.当我办完手续后,并不能真正搬进去,原来那个租房的女人依然占着房子,我只有每天去澡堂子过夜,和房住催她搬家.经过两周的折腾,才我住进去,开始布置房子-安塑钢门窗,将组合家具改成书架,安上电话终于算有了家,终于告别了四年来的网吧写作生活.
    这1年来我没写多少东西,这些不能归咎于自身的生活的混乱,还有对自身写作复制的排斥.我们为什么写诗?写诗没有突破是否继续复制自己呢?我觉得:生命的力量在于承受,在于维新.作为艺术家跟面对爱情一样:消除外在的不实,花哨的技巧不难,难得是消除内心的花哨不实,而趋于朴实无华,简单真挚.如今对我可言,只要"做"就够了,决绝地抛弃不属于我的一切东西,我也不放弃只属于我的东西,就像我对文学期求一样,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我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这是我所想的,我觉得凡是把写作当回事的人也应如此.
    上周和一个朋友通电话,他在云南那边我甚为挂念.他每天要签12个版,还要处理许多琐事和写稿,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我从和他的聊天和得到诸多启示:一个人内在自足可以令作品充满力量,对细节的关注把握笼罩于整体内,其内的变数随自然流变.这样的写作才有意义.人有很多表达方式,为什么要用文字表达.写作是个"托词",那真正进入写:必须是值得写,什么都可写,什么不可写呢?只有表达出个人思想的文字是有效的,其余都是垃圾,是个人优秀作品的衍生物.时间是证明著作等身的标尺,作者只依赖时间的承认,而不是其他,坚韧的精神根植于所谓琐事中,事无巨细,当等同视之.一天天在消失,似乎没什么变化,动锯就有沫,我们还是相信笨伯吧.

                《我的"白痴"朋友》
                                                    任知

     我曾看到一篇文章,那作者历数了不少福克纳的"白痴"行为,一方面福克纳是爱写白痴的作家,他的名篇《喧哗与骚动》里,就是用一个先天性白痴班吉的视角展开。下面我摘取几个观点分析一二:.
1)1929年他在一个发电站烧锅炉,业余时间写《在我弥留之迹》(主人公瓦达曼,他的智商比班吉稍高,但还是分不清母亲与大鱼的关系。有一次,他甚至这样说:“我妈是一条鱼。”)那作者调侃地说他"真是个乡巴佬,自己找累.既然认识舍伍德·安德森那样有名的大师,求他题题词写写序,推荐推荐,不就名利双收了吗?"--评:依照他人力量的并非不可取,可是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它的捷径是不断去写.
2)福克纳身为白人,一辈子把一位黑人奶妈当母亲一样尊敬.---众人平等,人何必分得那么详细,人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分化自己,这类似杀人者的下场也是被杀,你看到被杀者的鲜血就是自己的鲜血.
3)1950年11月10日,一位瑞典记者把电话打到福克纳在密西西比州奥克斯福镇的家里,告诉他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他却不想去领。“我是这儿的一个农民,走不开。”后来终于去了,第二天早晨打点行李时又发现奖章弄丢了,幸亏管事从花园里棕榈树下的木桶里找到。这奖金他也不自己用,却拿出来奖励美国黑人和拉美的青年作家。---一个人的荣誉对于作者本身并不重要,著作等身心安理得.那些奖金也是身外之物,奖掖后进是升华了内心中"文学"的实际价值,是福克纳想得开,他早已看到生命终极的部分.
  4)1957年福克纳访问雅典,有人问他对希腊人民有什么话要讲,“你们的国家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你们的祖先是文明与人类自由的老前辈,你还要我这个美国农民说什么呢?”---尊重文明国家,尊重历史,面对文明充满敬畏虔诚之心,是作家之所以写作的一条底线,同时我们面对他人言行及其作者,我们只吸收他人优秀的部分纳为己有便可,而其他人的低劣或退化是他人该解决的问题,我们自然看得到,自然将之摒弃.
5)"在现实生活中,福克纳的表现也像个十足的白痴。既然开美国文学写白痴之先河,他就应该赶快去专利局注册,搞一个“白痴主义”,占山为王,坐定“白痴主义”开山鼻祖的金交椅,再打出“我是白痴我怕谁”的金字招牌,连这都不会,这不明摆着是白痴吗?"这句话十足地体现了许多作者的心态,很多依靠文字存在的人,喜欢贴标签,玩概念写作,这对于得到世俗承认很有效.然后它对于实际写作毫无用处,一个作家如果满脑子投机,满脑子"界限",他写东西有什么用呢?如此为之远离自己写作的初衷.
      福克纳若按世俗眼光看,的确显得“白痴”.可写作这么寂寞的事业,满脑子蝇营狗苟的人怎么能担负的起呢?一个人单纯地选择为内心纯净而表达自己,就应该真实地活出自己.我个人喜欢福克纳的作品,并把这个“白痴”作为偶像,我也甘愿做这样的"白痴",那些"白痴"写作者面对福克纳会懊悔终生.人一辈子自欺欺人并不好受,即使偶尔得到一些不该得到的东西也好受不到哪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10:37 |只看该作者
坛子如此之冷,令人乍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8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