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黑蓝 登录
黑蓝论坛 返回首页

南疆赵敏的个人空间 http://www.heilan.com/forum/?218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艺术指导的工作

已有 290 次阅读2010-3-11 09:33 |个人分类:读书|

      ……艺术指导的工作并非创造自己的作品,而是解决对方的问题。只有设法将解决方法化成有形之物的时候,才第一次使用到设计的创造力。
 
      一如前述,我认为艺术指导的原动力并不是自我表现,常常有人问我:“像你做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案子,是否会觉得肠枯思竭?”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答案不在我的脑子里,而是一直在对方心中。因此,为了引导出该解答,如何整理对方的思绪就变得极其重要。
 
      ……
 
      整理对方的思绪是相当困难的事情。站在客户的立场,想要传达的信息堆积如山,样样都想推销;然而,消费者不可能如客户所愿,理解所有内容。更何况在信息泛滥的今日,若非极端强烈的信息,就无法深入消费者的内心。是故,必须一一推敲出客户堆积如山的思绪,加以整理。
 
      整理时不可失去客观的角度。如果不与标的保持距离,冷静详察,就无法针对大量要素设定优先排序,毅然舍弃多余内容,逐步将焦点凝聚于重要的关键,细细琢磨,成就简练利落的有形之物。
 
      ……
 
      然而,我并非打一开始就有这种意识,起初也是觉得艺术指导的地位接近艺术家,认为两者的工作都是创造自己的“作品”——艺术家的作品本身就是商品,而艺术指导则是将自己的“作品”置入媒体和企业的广告内——就读美术大学时期的我如此认为。
 
      直到大学毕业、进入广告公司之后,我才发现事实不是如此。每天身处制作现场,痛切感受到广告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受人关注。工作人员熬夜多日,就连小细节都反复议论,成品却几乎没有引起话题。虽然实际生活里我们每天都看见大量广告,存于脑海的确是微乎其微。
 
      无论制作多么有型的“作品”,如果没有引起世人的兴趣,就毫无意义。特立独行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勾起一瞬间的注意力,但也会立刻从记忆中消失。唯有确实掌握商品本质,有效表现,才能制作长留人心的作品。重点不在于自我表现,而是如何将信息传达给他人——这时我终于发现,只有运用设计和视觉的力量,让对方了解我想传递的广告内容,广告才能发挥功效。
 
      ——摘自《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4 23:1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