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黑蓝 登录
黑蓝论坛 返回首页

南疆赵敏的个人空间 http://www.heilan.com/forum/?218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战国时代的文学

已有 308 次阅读2010-9-9 11:36 |个人分类:读书|

    战国时我国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随着周天子的衰微,西周、春秋时代的礼乐制度颓然崩溃,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生的关怀著书立说,批评时弊阐述政见,相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阴阳、儒、名、法、道德六家;西汉末年,刘歆于六家之外,又增加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这些学派各自从不同的出发点,分别探讨了自然、社会、人生、政治、学理等问题。就其各方面的影响而言,以道家的庄周、儒家的孟轲和荀卿、法家的韩非以及纵横家最重要,他们虽主张各异,担忧秉有战国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


    首先,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等思想。庄子的思想虽然较为玄虚,却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的,更不要说充满了功利色彩的法家和纵横家了,他们看中的是政治形势和政治手段。儒家思想在战国时代也有所发展,孔子“敬鬼神”、“畏天命”的思想在孟子那里就很淡薄了,《孟子》谈论的更多的是现实问题,是“保民”,为社会设计一幅理想地方蓝图。正因为诸子具有更加清醒的现实意识,诸子散文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现实深刻的认识与尖锐的批判,都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由于士人成为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所以他们不再盲目认同某种既定的秩序,他们的自觉创作精神大为增强。虽然他们所努力的方向不同,但他们都突破了春秋时温文尔雅的风尚,时常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激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和庄子。孟子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以仁义蔑视君王的富贵,并以帝王师自居,因此行文极有气势,对待不称心的君王,责骂为“望之不似人君”,文章锋芒毕露,富有激情。《庄子》文章如行云流水,嬉笑怒骂,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无论是讽刺还是批判无不入木三分。纵横家也都各具个性,有争强好胜的苏秦,也有狡诈善辩的张仪,还有洁身自好,却强济弱的鲁仲连,等等。


    就文学风格而言,此时是百花齐放。诸子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教养不同,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政治观点不同,文学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文章便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如庄子为了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嘲讽,表达玄妙精微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了“寓言”、“重言”、“卮言”等文学手法,使其文章充满了奇思逸想。他正是以“不言之言”、“不言之辩”,让人们“得意忘言”,自觉运用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心神交汇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与意之域”(《庄子·秋水》郭象注)的境界。孟子深切地关怀社会现实,救世心切,道义感和使命感使他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因此为人为文都极具气势。《孟子》之文纵横捭阖,凌厉逼人,再加上生动的比喻,使得文风至大至刚,而又饶有韵味。《荀子》文风与《孟子》相近,有辩才,而述理更密,善于譬喻,长于铺排,其总体风格,郭沫若以“浑厚”二字概括之。纵横家是战国时代最活跃的政治力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积极参加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因此语言的力量对他们显得无比重要。他们充分运用了夸张、排比、寓言、用韵等各种文学的手法、务使其语言具有煽动性。《战国策》一书由此显得奇谲恣肆、雄隽华赡、姿态万千。韩非子蔑视传统的礼乐德治思想,并对现实政治有深刻的认识,所论“势”、“法”、“术”,显示了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倾向。他的文章无所顾忌,峻峭犀利,入木三分,淋漓酣畅。战国时期除诸子之外,楚国屈原别开一朵奇芭,照灼古今,大放异彩。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处在宗国倾覆的前夕,又身遭贬谪,报国无门,满腔愤懑,无可告诉,发为诗赋。屈赋以参差错落的句式、奇伟瑰丽的词藻、丰富奔放的想象,表现了屈原美好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是《诗经》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峰。


    总而言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十分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产生了不同于前代而又风格各异的散文和诗赋。情人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文史通义》内篇《诗教上》)


    ——摘自《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9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