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黑蓝 登录
黑蓝论坛 返回首页

南疆赵敏的个人空间 http://www.heilan.com/forum/?218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关于《诗经》

已有 278 次阅读2010-9-13 11:41 |个人分类:读书|

    《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可谓兼之矣!”(《史记·屈原列传》)《离骚》及《九章》中有份深广的作品,兼具了国风,“二雅”的传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他的诗歌革新主张,就是要以“风雅”广泛深刻的现实性和严肃崇高的思想性,以及质朴自然,刚健明朗的创作风格,来矫正诗坛长期流行的颓靡风气。不仅陈子昂,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的优良传统。李白概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其一);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其六),杜诗以其题材的广泛和反应社会现实的深刻而被称为“诗史”;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实际上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所表现的注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旨趣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而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诗歌创作中,从宋陆游到清末黄遵宪,也代不乏人。


    如果说,“风雅”在思想内容上呗后世诗人立为准的,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中仅作为诗歌起头协调音韵,唤起情绪的兴,在后代是各种仍有表现。而大量存在的兼有比义的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后世诗歌中的兴象、意境等,都可以再《诗经》里看到萌芽。后代的民歌和模仿民歌的文人作品中,以兴句起头的很多。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以及魏晋时期许多文人的创作中,都不乏其例,这明显是对《诗经》起兴手法的继承。而兴句和所咏之辞融为一体,构成诗的已经,则是《诗经》比兴发展的更高阶段。


    《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诗经》中不一定有寄托的比兴,在《诗经》被经学化后,往往被穿凿附会,作为政治说教的工具。因此,有时“比兴”和“风雅”一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而许多诗人,也紧承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了许多寓有兴寄的作品。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籍、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歌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诗经》其他各种句式当时只是单据,后世演之,遂以成篇。同时,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诗经》。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摘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9 13:1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