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其一,一个浓得化不开的晚清社会画面。整体剧作风气朴拙,看得出来对清代中后期的服饰、民俗、社会风貌做过功课。那个年代的华人,上至慈禧、官僚,下至士卒、摊贩,穿着都是窝窝囊囊的(至多窝囊的部分不一样)。两手抄袖口,几乎当时清人的统一做派;</p><p>其二,一个别致而实在的细节。苏州城陷,山字营的娃娃兵把手伸向避难的小MM,“出来呀,别怕。”结果小MM一出来就遇上兽兵了。人性在这个细节里被曝光了。人,不是简单的生物,人很复杂。在复杂的环境里,人的行为会变异,即便原本老实本分的孩子都能学会找出气筒。日本学者在论及南京大屠杀时的日军性质时指出,“在军内森严的等级秩序中,上级对下级的人格进行否定、人性进行压抑,而士兵积攒在心中的抑郁在战争中转化为对弱者的欺凌,也就是对中国没有战斗力的普通民众的杀戮”,“战争之初,指挥者向士兵保证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但战争爆发后日军却遭到了中国军民的激烈抵抗,士兵在绝望中产生报复心理,加上先头部队很快就失去了补给保障,战争犯罪由此产生。”(吉田裕、能川元一)诚然,这些加害者,最终本身也是受害人。而罪的祸首是统治层,而不是骨灰级衰人庞青云;</p><p>其三,一个有觉悟的人。苏州守将黄文金,他是个以前做生意的文人,他有了信仰,他为之付出,为之战斗。但他最终发现一切很荒谬,许诺的天王其实和清妖很像,起码骨子里很像。他放弃了。如果说他还有一点愚蠢,那就是冀望于赵二虎可以放他的士卒们一条生路。也许他并不是不知道那也没用(赵二虎再讲信义,他也不是能拍板的人),他只是像历代以来的汉族知识分子做“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事自我安慰,安心上路罢了。有几个黄文金的镜头:滴水的屋檐,积满的水池,疾步如飞的赤脚,单薄的纱衫,汉文人式披洒的长发。</p><p>其四,一个用红纱、绿纱打发生命的女人。徐静蕾像个生手演员一样,台词流利中带着磕巴,文人气的腔调也不似她匪妻的身份。但不要忘了扬州瘦马,赵夫人幼年是受过培训的。她生错了年月,这个年月需要她成为懦弱中带着嚣张,污浊中带着清秀,流利中带着磕巴,怕死却要找死的女人。</p><p>其五,一个充满置疑但却跪下的男人。就是原来那个带着一拨人跑掉,打死不信庞青云的猪头三。有趣的是,他躲得起,却躲不过庞青云这个究极衰人,最终在苏州城他听从黄文金的指示给赵二虎跪下,但眼泪里仍然带着充满置疑的眼神,在城瓮里终于成了他一生都像的刺猬。他没有路了。就好比一个寻求法律救济的人,所有路都走到头了,死虾子一个。问题在于,他还相信世上有救济,如果说他置疑得更彻底,也许还是当土匪更成全他那种焰火灼灼的猪头三的眼神。</p><p></p><p>有一点不是太喜欢,就是金城武的胡子长得太快。南京城落,他刮干净胡子,打扮得像个西门庆一样,跟踪偷情的潘金莲;杀潘金莲,在江浦镇找到武大的尸首,他的下巴也是光的;但是在全剧高潮部分,刺马,不对是刺庞的时刻,他的胡子一下子像他的愤怒一样全冒出来了,这太魔幻主义了。。。。</p><p></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97791611[/lastedittime]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