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603
- 帖子
- 519
- 精华
- 0
- 积分
- 1200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7-8-4
- 最后登录
- 2018-4-18
- 在线时间
- 60 小时
- 威望
- 132 点
- 金钱
- 18558 点
 
|
<font size="3"><font face="黑体" size="5">孔庆东称孔子就是2000年前于丹</font><br />--------------------------------------------------------------------------------<br /><img src="http://www.whxf.org/bbs/pic/url.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 alt="" /></font><a href="http://news.tom.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 size="3">http://news.tom.com</font></a><font size="3"> 2007年08月29日 05时34分 重庆晚报 </font><p></p><p><a href="http://news.tom.com/uimg/2007/8/29/wangjin/1188336866698_31618.jpg" target="_blank"><font size="3"><img alt="" src="http://news.tom.com/uimg/2007/8/29/wangjin/1188336866698_31618.jpg"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font></a></p><p><font size="3">重庆晚报8月29日报道 昨日,受邀参加本月31日全球通VIP大讲堂的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孔庆东,在《课堂内外》杂志社接受了记者采访。尽管此次来渝论道的主题是《从金庸、古龙看东亚武侠情结》,但认为“重庆记者还不坏”的孔庆东,对于记者们提到的《百家讲坛》、语文教育 等相关问题都一一作答,并语出惊人。</font></p><p><font size="3">“从此再也不上《百家讲坛》”</font></p><p><font size="3">——太娱乐</font></p><p><font size="3">自诩为《百家讲坛》“开国元勋”的孔庆东,在谈到如今《百家讲坛》的高收视率、高人气时,却并不感冒。他当场表态:“《百家讲坛》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重,我再也不会上了。”</font></p><p><font size="3">暗讽观众思维模式落后</font></p><p><font size="3">孔庆东曾在《百家讲坛》用一种侦探小说的模式剖析了“祥林嫂到底是谁杀死的”,获得轰动效应。对于此举是否是对鲁迅作品过度阐释的问题,孔庆东表示:“不是对作品阐释过度,而是对作品阐释不够。”</font></p><p><font size="3">孔庆东认为许多中国读者在思维模式上存在问题,“人们总是无法从课本中退出来,一看没武打就觉得无趣,而许多外国留学生反而能被文章所感动”,“‘祥林嫂到底是谁杀死的’其实就是把人们从课本中带出来了,但这只是我1991年的讲法,观众听了却觉得很新鲜,太奇怪了”。</font></p><p><font size="3">《百家讲坛》不是《幸运52》</font></p><p><font size="3">孔庆东曾把《百家讲坛》作为自己的学术阵地,但他昨日接受采访时,却表示将来不会再去了,“现在的《百家讲坛》越来越娱乐化,过度注重收视率,它又不是《幸运52》和《开心辞典》,这样发展下去不行”。</font></p><p><font size="3">孔庆东非常得意自己的一个预言,“我曾预言《百家讲坛》会变成评书场,没想到最近就收到消息说单田芳要上了”。但孔庆东并不认为《百家讲坛》是易中天“带坏”的,“易中天《品三国》依然还是以学术为依托。”</font></p><p><font size="3">“孔子就是2000年前的于丹”</font></p><p><font size="3">——太缺少</font></p><p><font size="3">虽然对现在的《百家讲坛》不满,但对于《百家讲坛》培养出的“学术超女”于丹,孔庆东却赞赏有加,作为孔子直系传人的他,还拿自己的老祖宗打起了比方,称“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他认为,现在这种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font></p><p><font size="3">讲论语谁都会出错</font></p><p><font size="3">于丹讲“论语”被诸多学者诟病,但孔子的这位传人却对于丹非常宽容。孔庆东认为,这么多观众喜欢于丹,是因为她弥补了知识普及上的一个重大欠缺,“有人觉得自己水平高,出来指出错误也是正常的,但不应该就此否定于丹的价值。孔子以前讲周文王,还天天被人骂呢,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但是你看看现在骂孔子的人都在哪里?事实上,孔子的话也不一定每句都对。”</font></p><p><font size="3">孔子也是心灵鸡汤</font></p><p><font size="3">孔庆东认为孔子的高明之处,其实在于他思想层次丰富,他既有高深的思想,也有让人倍感亲切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孔子和于丹都是起着心灵鸡汤的作用,励志只是孔子思想精髓的一部分”。</font></p><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