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44
- 帖子
- 756
- 精华
- 0
- 积分
- 2282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7-8-4
- 最后登录
- 2008-10-23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2592 点
 
|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tbody><tr><td style="WORD-BREAK: break-all;"><span class="blog_body">1923年9月至10月间,德布罗意在《法国科学院通报》上接连发表了三篇论文:《辐 <br/>射——波和量子》、《光学——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物理学——量子、气体运 <br/>动理论以及费马原理》。在这几篇短文中,提出了现在称为“德布罗意波”的思想。 <br/>1824年,在题为《量子理论研究》的博士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前几篇文章中提 <br/>出的相波理论,并于同年11月27日在佩兰的主持下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br/>德布罗意1924年毕业,之前1923年发表的几篇论文能说明文中所说如何骗学位纯属子虚 <br/>乌有. <br/>再来看看这个: <br/>路易斯·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1892~1987)出生在法国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 <br/>中学毕业后进入巴黎大学攻读历史,1910年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在他哥哥、著名的 <br/>X射线物理学家莫里斯·德布罗意(Maurice de Broglie,1875~1960)的影响下,对物 <br/>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他哥哥的私人实验室里进行物理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是 <br/>在阅读了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学术报告和论文后,就下决心去弄清楚普朗克引入的量 <br/>子概念的真正本性。在获得了科学硕士学位后,他的研究工作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 <br/>断。大战结束后,他又继续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并在朗之万(Paul Langevin,1872 <br/>~1946)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br/>好象也并非是成天愁着如何打发时间才去研究历史研究物理来磨蹭无聊的日子吧? <br/>谁也不能否认科学上的巧合,但我还是想说那句话:机遇只降临于那些做好准备迎接 <br/>它的人。 <br/>另外,1924年德布罗意就毕业了,为什么维也纳大学1926年才收到那篇毕业论文呢? <br/>而且毕业论文写那么烂,朗之万还寄给这个寄给那个,还显不够丢人啊?再说了,德 <br/>拜也不是草包,博士论文只有两页,那么奇怪德拜肯定先自己读一遍,若真是没有价 <br/>值还会让薛定鄂在seminar上讲? <br/>Bug太多了,不挑也罢。真搞不清写文章的人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br/>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误会。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现在经重新整理并翻成英文后是80+页,原来的法文原版绝对不可能只有一页多。其实真正一页多的论文是他提出物质波这个概念是时写的paper,在那个phys. rev.只有一本的年代,大家都没有什么灌水的热情。。。呵呵 <br/>zt</span>
</td></tr></tbody></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