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44
- 帖子
- 756
- 精华
- 0
- 积分
- 2282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7-8-4
- 最后登录
- 2008-10-23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2592 点
 
|
<p>雪米莉这个访谈做得不错</p><p></p><p> “我到现在都没去过香港,一次都没有。”田雁宁大笑,向记者详细解释了个中原委。原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次偶然的机会,田雁宁认识了陈毅元帅的侄子,当时这位先生已定居香港,一次回重庆探亲时吃坏了肚子,住进了重庆急救中心。田雁宁闻讯前去探望,和他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后的多年时间里,这位“香港朋友”就源源不断地给田雁宁寄来香港的地图、报刊等各种资料。田雁宁如获至宝,埋头钻研这些资料,分门别类地制作成了上万张卡片。这些卡片包罗万象,仅有关黑社会的,就包括香港、台湾、意大利、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地的黑帮活动资料和主要案件记录,甚至细化到意大利西西里岛有几个派别、美国黑帮有几大家族、台湾“竹联帮”和香港“新义安”的起源和发展史等等。为了增强小说的真实感,田雁宁还特别注意细节:“比方说枪,我就搞清楚了中国枪、美国枪、以色列枪、德国枪、俄罗斯枪的种种型号和性能。还有酒,法国哪个庄园产什么酒我都知道。还有汽车、手表、服装的名牌等等,凡是小说中人物可能涉及到的东西,我都力求真实。”有了充足的资料垫底,田雁宁写起小说来就得心应手,如同身临其境。</p><p> 田雁宁说他有一次问几个香港朋友:“中环的希尔顿饭店你们去过吧?”对方说去过,田雁宁又问:“那你们知道饭店顶楼是个什么餐厅吗?”香港朋友挠头想了半天,说记得是有个餐厅,但忘了具体是什么了。田雁宁得意地说:“是个法国餐厅。”接着又问:“推开餐厅南面的窗,能看到什么建筑?”几个香港人面面相觑,都答不出来。田雁宁说:“是中银大厦。”这些细节都是从各种资料里整理出来的。连九龙的“爱情小道”路边第几个凳子旁边种的是什么树,特警总部在哪里,几个主要的监狱在哪里,还有李嘉诚这样的富豪们住在哪里,田雁宁都如数家珍,写小说时经常用上。不过由于太追求新潮,也闹过笑话,田雁宁说香港刚有BP机的时候,他还没搞清楚这东西的性能和用途,“以为呼机就是什么都能呼。”于是就在一部小说里写,某某警察冲出来,手里拿着个BP机大声呼叫同伴支援。图书编辑也没看出问题,书就这么上市了。“因为内地还没人见过BP机。”田雁宁哈哈大笑。</p><p></p><p>人家也是下过工夫的</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