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5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如王小波还活着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1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1: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我以为王小波是中国作家里少数几个写出了可以称得上出色的的作品。 比较他的所有小说作品,我觉得青铜时代应该算是他在小说写作上取得的最高成就了。《万寿寺〉我最喜爱,同时也是王最出色的一部作品。一直在想如果王小波还活着,他的小说写作会何种发展。但是从黑铁时代里面的遗稿来看,好像又退回白银时代/2010时期的风格,而且以往那种特有的流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很生涩的味道。从那几篇遗稿中可以窥见出小说的大概主题,似乎还是对于制度对人的控制和荒谬的生存环境的展现,但是个人觉得作者有关制度/意识形态的意念太重了,甚至到了压迫小说本身的地步。可以说黑铁时代的那些遗稿并没有达到与其主题写法相似的白银时代的高度。 当然,这只是遗稿而已,相信最终的成稿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就是黑铁时代从整体上说又退回到了白银时代时期的那种程度。 青铜时代是王小波的小说作品中后期完成的,和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相比,青铜时代从表现手法和内核甚至思维方法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万寿寺。 所以很奇怪 黑铁时代竟然有退回到了白银时代时期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黑铁时代的那些遗稿中有一篇比较抒情的一篇,文字的感觉上和青铜时代很相近,特别是如果比较它和万寿寺最后一章几段对长安城的描写的话。 不知道这会不会是黑铁时代最终完稿的方向。</P>
<>       其实这个讨论挺愚蠢的,呼呼。</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31:49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红拂夜奔》。最近看《太平广记》,才知道王小波伟大的意义,他可以从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唐五代中短篇小说里找到灵感,而且将之发扬,这就是伟大的基本含义。有那么对人说《红楼梦》是中国最好的古典文学小说,但《红楼梦》给了后人多少可供模仿和发展的东西?
啊上帝/请给每个罪人一只母鸡/我是个小小的罪人/请给我一只母鸡和一只小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0

好友

2042

积分

论坛游民

失語患者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31:50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歡萬壽寺。。確實不錯。。。嗯嗯
田園很耀眼。 貧窮的像不毛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61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4#
发表于 2007-8-4 13:32:51 |只看该作者
<>傻冒,所谓《黑铁时代》根本就是捏造出来的。是市场看中了王小波有卖点,就把早期的作品,甚至是练笔一齐编成书,与时代三步曲根本没有延续关系。</P>
随便将他人引为同道,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52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32:52 |只看该作者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22:27: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32:56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庄南南</I>在2006-2-13 19:52:31的发言:</B><BR>
<>傻冒,所谓《黑铁时代》根本就是捏造出来的。是市场看中了王小波有卖点,就把早期的作品,甚至是练笔一齐编成书,与时代三步曲根本没有延续关系。</P></DIV>
<>呼呼 见过二的没见过你这么二的。我提到的是以黑铁时代命名的一系列文稿,李银河等人说是王死后在他电脑里发现的遗稿。至于出版的时候和早期作品合在一起,这和我提到的黑铁时代系列遗稿有什么联系么?除非李银河说了假话,否则你这几句纯粹扯淡。
<>说句题外话,王小波早期作品中有些也挺有意思的。捏造?我看你这几句话倒是挺能造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主题

2

好友

83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07-8-4 13:32:57 |只看该作者
我想中国再也没有第二个王小波了
真想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变成一只野兽把太阳吃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暴动和法国姑娘们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07-8-4 13:33:1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591

积分

注册会员

唯阿

Rank: 2

9#
发表于 2007-8-4 13:33:39 |只看该作者
< 0cm 0cm 0pt">假如王小波还活着,他或许会“亢龙有悔”。</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 0cm 0cm 0pt">《黑铁》和《天长地久》收录的小说,大抵是早期作品,一个好文学的理科生的习作。我们没有更多的研究资料,但这一判断不会太离谱。有两个时间坐标: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年《唐人故事集》曾由山东出单行本;唯一的佳作是《夜行记》,我认为这是王小波最好的小说。如果宽容点,再加上《夜奔》;二,九十年代初,《黄金》获台湾的奖。而《银》、《铜》这种技巧极为雷同的小说就可断定写于《金》之后,是王在掌握了或曰发明了新技巧之后极度兴奋的再一再二的尝试。我以为,一个姿势来一次才好。</P>
<P 0cm 0cm 0pt">判断《东宫西宫》,则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9</FONT>年王参与李银河的同性恋调查为背景资料。</P>
<P 0cm 0cm 0pt">金、银、铜的故事,在《唐人》及《地久》中已可见初极阶段的描摹,再次出现,则描述方式大相径庭,这可证明故事——习得技巧——再次描述这一写作过程。王自己说过,他的《黄》写了七、八次,他其实正是在寻找技巧。——我个人认为,这一创作方式不值得赞赏,更别提学习了。</P>
<P 0cm 0cm 0pt">那么可以看到,金、银、铜其实集中产生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年代初到中期(即死前)这一段短暂的集中期里,这种集中优势兵力或曰毕其功于一役的写作相当古怪,它无视小说和作者生命流程的一致性。换言之,它是一种亢奋的产物。所以我说,他应当将节奏降下来。</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0cm 0cm 0pt">在王的小说创作谈中,他提及的小说大多为二三流的(这个见仁见智),但他却奉为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IE</FONT>。我大胆说一句,学习取法二三流,有可能产生超乎其上的创意,但可能对一个人的审美趣味产生不良的或偏离性的误导。</P>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0cm 0cm 0pt">文中谈及意念压迫小说,是很好的见解。</P>
斯文久已无先觉,盛世今应有逸民;我的刻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7311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07-8-4 13:33:39 |只看该作者
<>要求作家“一个姿势来一次才好。”只能说是美好愿望,另外比姿势更重要的其实是感觉,感觉得到位,才会觉得这姿势的好处,没有感觉的姿势再新也只能说是空架势。</P>
<>“学习取法二三流,有可能产生超乎其上的创意,但可能对一个人的审美趣味产生不良的或偏离性的误导。”这话说的很对。说到王小波提及的小说大多为二三流,也确实是见仁见智的事。可能还会涉及到另一个问题,王小波究竟算是几流作家?如果他能算是一流作家呢,那他推重的作家不管是几流都还是值得重视的,如果他是二三流,甚至更低些,那他推重的作家是几流就显然只能是听其说说而已了,因为他本身已不足为据。退一步讲,他提及的那些作家,在各自的国度里被看作几流,这也是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另外可能还要说说哪些人真正算得上是一流作家,这样说起来就有得比照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7 10:26:06编辑过]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