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小说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好友

3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1: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p><FONT face=宋体> </FONT></p></P>
< ><FONT face=宋体>    我们的技校座落在市郊附近的一个小镇子里,镇子和学校之间有一条土路和几块农田,一些门庭简陋的商店和饭馆散布其间,将学校和镇子连接起来。  </FONT></P>
< ><FONT face=宋体>  技校,是技术工人们的摇篮。这是一九八八年,社会上还没有“下岗”一词,多数厂矿企业都还有班可上。因而技校里云集了来自四面八方各个县市中学中学习上不怎么上进的少年,大家都十六七岁的模样,说起话来脏字不离嘴,显示出一种自大而浮燥的青春萌动。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城里长大的。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家庭条件还十分优越。睡在我下铺的赵晓喻就是一位处级干部的儿子,他从到校的头一天起就叼着颗烟在各个宿舍里窜来窜去,后来他又把烟大方地分发给别人。我们宿舍六个人很快便全都学会了抽烟。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抽烟之外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喝酒。学校附近的几家小酒馆里经常坐着技校里的学生,他们大人似地猜拳行令,稚气未脱的嗓音常使酒馆里的其他人频频回首。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那时候是没有多少人肯在功课上下功夫的,学校的纪律松,学生们又对前途不抱什么幻想。大家除了抽烟、喝酒、打打球之外,没有别的可供消磨时光的方法。有人感到了寂寞,每天在十几排小平房组成的校园里高唱:“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很快便有女生出来响应。其他人也纷纷效仿,于是星期六傍晚的操场上,一对一对少男少女相会在双杆底下说着“哥哥妹妹”的情话,任凭温煦的风将青春一页一页地翻过。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我们宿舍的人相对比较腼腆,没什么劣习,每天除了按时上好课之外,大家在一起只是抽几颗烟,吹一吹牛。赵晓喻有天弄了把吉他,我们便都一窝蜂地热爱起了音乐,终于有人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一支曲子,磕磕绊绊地弹,并不怎么美妙,象我们那一张张布满青春痘的脸。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代课老师中有两位比较特别,一位是机械基础老师;一位是工程力学老师。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机基”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瘦子,他个头不高,爱穿西服,而穿西服又必定要打领带。他的领带似乎很多,我们经常发现他脖子下面变换颜色。每当他夹着书走进教室时,班里便总有女生在窃窃私语:“又换了”。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机基”老师的特别之处除了“领带”之外,还有就是他很受学生们欢迎。事实上他并不怎么讲课,每天例行的两节课他往往只讲一节,其余的一节他就让学生们自习,而对于课堂纪律他似乎也并不在意。“谁不想听可以睡觉,最好不要发出声来,我这人是很好说话的”。他经常这样讲。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课余时间“机基”老师爱找人聊天,很随和的样子,言称师生如朋友,不必拘束。学生们也到他家里玩,一坐下他便给大家散烟,笑嘻嘻的,给人以良善豁达的感觉。同学们于是说他够意思,他自己也称最看不惯在学生们面前摆臭架子的老师。</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临近考试的时候有些同学就有些慌,因为没听好课,不知怎样才能应付得了。这时候“机基”老师就泄露一部分考题给几个同学,或者正巧碰上他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下面的人作弊。一些从不听讲的人为此及了格,免去许多补考带来的麻烦,便从心里感激他,于是就买条好烟、买瓶好酒或者别的什么东西送给他作为回报。所有这一切,“机基”老师在沉下脸来讲一通“你们怎么也学会了这一套”之类的话后也就笑纳了。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我们认为“机基”老师是学校里最优秀的老师,因为他了解年轻人的心思,并且对学生很关心。所以有一回学校在学生们中间对各科教师进行民意测验,班里的同学大多数都给“机基”老师打了“优”,而对于紧跟在他后面的“力学”老师大家则很反感地给了个“差”,少数女生出于怜悯给了个“一般”,打“优”的几乎没有。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力学”老师是个高高大大很古板的老头,因为结巴,说话不多,逢到必须要开口的场合,他便先在胸腔里运气,运得满脸通红,然后开炮似地从嘴里嘣出一个字来。起初学生们觉得好笑,课堂上被提问时,便故意装得吞吞吐吐、咬字不清。其时,教室里一片哗笑声。力学老师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但他似乎并不很在意,挥手让该同学坐下之后继续讲他的课,一副见惯不惊的样子。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然而轮到考试和交作业的时候,力学老师便显得过于认真了。对于不交作业的人他施行体罚,其内容是扫三天厕所或擦一星期黑板。而对于抄袭作业的,他的办法是抄书,某一章某一节,让你在本子上全部誊下来,连例图都不能拉。残忍之极 </FONT></P>
<P ><FONT face=宋体></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但即使这样,期终考试时仍然有人不及格,仿效在“机基”老师那里学来的经验,有些同学就拿了东西去找“力学”老师,希望他能在补考时帮一把。然而所有人都会在力学老师家里碰一鼻子灰,力学老师要么把送礼的同学赶回去,要么狠狠地骂一通。有一回他居然大发雷霆把某同学追骂了出来,据说该同学曾问他是不是想要现金。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在技校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季出奇得冷。我们的学校基本是处在一个旷野之中,西北风刮起来的时候毫无屏障可依。所以每到夜里,同学们缩在床上脑子里想象的经常是一堆红通通的炭火和大碗在碗白汽腾腾高热量的美味。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我们宿舍的人在那年冬天的许多个夜晚都进行精神会餐,大家在谈论每一道由鸡鸭鱼肉、生猛海鲜组成的大菜时都感觉胃里空空如也,晚饭时吞下的那些馒头白菜是经不起几番消化的。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能吃只鸡多好啊”!某天夜里有人在黑暗中长叹一声。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突如其来的这声感叹使我们立该陷入一个强烈的愿望之中。一只活生生的或公或母,或肥或瘦的鸡在大家的记忆里早已不是什么可爱的动物,而是一件十分诱人的食品。黑暗中能听到一片咽口水的“咕嘟”声。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我们去教工家属院里偷一只吧”,沉默许久之后,赵晓喻大胆地建议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他的建议马上得到宿舍里全体成员的响应,六个人的兴奋点一下子聚焦,大家纷纷从床上坐起来,七嘴八舌地出谋划策。在讨论具体去偷哪位老师家的鸡时,意见稍有点分歧。当时我们最熟悉路形的莫过于“机基”老师和“力学”老师两家,“机基”老师养着一群“九斤红”,而且全都是公鸡;“力学”老师家则是最近才听说养了只鸡。有一位同学认为应该去偷“机基”老师家的,因为人多,鸡小了不够吃,但他的意见马上遭到我们的强烈反对,大家认为“机基”老师是很够意思、很讲义气的,偷他的鸡良心上过不去。而据力学老师平时的表现,他家丢鸡则是活该倒霉。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于是六个人分头行动,一拔去食堂偷葱、姜、盐,一拔悄悄地摸到教工大院。在北风呼啸的寒夜里,我和赵晓喻小心翼翼地翻过“力学”老师家的墙头,没怎么费事我们就撬开了鸡窝,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中,“力学”老师家的那只小母鸡可怜兮兮地缩在墙角打盹。没容它回过神来,赵晓喻已经扑了上去,他残忍地将鸡脖子一下子拧断,两只手套上沾满了粘糊糊的血,那只鸡连扑腾的动作也没来得及做一下便成了我们的猎物。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我们迅速撤离,逃离现场时我发现鸡窝门口吊着一只竹篮,托了托感觉沉甸甸的,打开盖一看,是十几只鸡蛋,稍微犹豫了一下,我摘下篮子将鸡蛋尽数席卷而去。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回到宿舍的时候,其余四个人已将一切辅助工作准备就绪:一盆火苗乱窜的炭火被几块砖团团围住,稳坐其上的大铁桶里冒着缕缕白汽。葱、姜、盐都已备好,去食堂行窃的同学还顺势装回十几个白馒来。大家单等着“力学”老师家那只被赋予了众多口水的鸡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现了。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然而那是怎样一只鸡呢!在火光中把它扔到地上我们才发现它只比鸽子大一点点,拎起来不足三斤重,等到去毛、开膛之后,就更显得瘦弱不堪了,完全一副刚刚度过童年时代的模样。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还有鸡蛋呢”,为了弥补鸡肉的不足我把那只竹篮打开。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哇”!有人惊呼:“从来没见过比这更小的鸡蛋”,他捏出一只来给大家看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宿舍里一片长长的嘘声,大家围住了竹篮,将十几只鸡蛋一个个捏起来细细打量。几乎很统一地六个人都在骂“力学”老师,认为他辜负了我们的劳动,辜负了我们的口水。先前主张偷“机基”老师家的鸡的那个同学不失时机地想证明自己决策的英明,但他象上次那样遭到了大家的痛斥,舍友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即使这只鸡再小也不可以侵犯“机基”老师家的鸡窝,否则将是对朋友的不忠。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力学”老师家的鸡安安静静地躺在水桶里,在各种调料的淹渍中,没有任何人可怜它。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凌晨两点多钟的时候我们终于等到了那顿渴望已久的美味,其时,屋外一直刮得很猛的风突然停了下来。透过窗玻璃能隐约看到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空飘落。我们的兴致于是更加高涨,六个人争着抢着将煮得脱皮的鸡四分五裂,一颗颗状若石子的鸡蛋也被我们饕餮一尽。到最后,宿舍里满地都是小母鸡零碎的白骨和破裂的蛋壳。之后我们匆匆收拾干净现场,打着饱嗝倒头睡去。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那个下大雪的早晨我们是一阵敲门声惊醒的。下铺的人极度不情愿地起来开了门,外宿舍的一个同学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力学老师的老师的老婆在教工院里骂呢,她们家昨晚丢了一只母鸡和一篮子鸡蛋”,那位同学说:“知道吗?力学老师的二儿子去年在挖铁路隧道时被砸死了,他媳妇前两天生的小孩是他的遗腹子,那鸡和鸡蛋是给那女人催奶吃的“。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我们六个人都大睁着眼僵在床上,没有动作,也没有语言。那名同学在发布完最新消息之后就窜到了别的宿舍。他临走时没关严门,一股冷风夹着雪花冲进了我们仍然弥漫着一股肉香味的宿舍,然而谁也没有要下地关门的意思,大家就那样躺着,听凭着宿舍里的温度一点一点地下降。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此时,“力学”老师一定正行走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他推辆破自行车一家一家地敲镇子里农户家的门,问有没有生蛋的母鸡可卖。他年老体弱,不时地被地上的暗冰滑倒。而与此同时,“机基”老师则站在自家的灶火前,满面笑容哼着小曲往一锅浮着黄油的鸡汤里添加各种佐料和补药。这道不伦不类的汤将强有力地滋补他身体下面的那件物什。 </FONT></P>
<P ><p><FONT face=宋体> </FONT></p></P>
<P ><p><FONT face=宋体> </FONT></p></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2#
发表于 2007-8-4 13:31:50 |只看该作者
<>单从这个故事来讲,确实有些意味,虽然结尾的对比和某种未言明的“恍悟”给它掺进了价值观的杂质,仍然没有破坏故事里触动人的地方。但是写法太单薄,浮皮潦草。在结构上,我个人觉得“代课老师中有两位比较特别,一位是机械基础老师;一位是工程力学老师。”这句之前的铺叙都是多余的。</P>
<>“有一回他居然大发雷霆把某同学追骂了出来,据说该同学曾问他是不是想要现金。”这个场景想象起来很好笑。</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0 21:19: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31:50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光是控制速度也还是不行的,还需要慢中有快,叙述句的密度其实也非常重要。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主题

0

好友

4694

积分

业余侠客

OOPARTS

Rank: 4

4#
发表于 2007-8-4 13:31:50 |只看该作者
<>少男少女相会在双杆底下说着“哥哥妹妹”的情话,任凭温煦的风将青春一页一页地翻过。 <BR></P>

<>这句觉得很温柔:)温煦这个词真舒服。</P>
http://guxiang.blogc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冷场小王子无限连击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5#
发表于 2007-8-4 13:31:53 |只看该作者
作文痕迹严重,不过,真诚还是耀眼。
http://blog.sina.com.cn/rockdaxing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9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