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1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对黑蓝的爱与恨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好友

3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7: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B >从认识黑蓝说起</B><B ><p></p></B></P>
<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 >我认识黑蓝很偶然,最早是打开某网站的“友情链接”下的“黑蓝文学”,很鲜明的前卫色彩吸引了我,包括页首题词。接着被黑蓝的网刊吸引,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TMD</FONT>漂亮!二话不说,注个册先!然后是下载网刊,回去夜读。之后就常来黑蓝了。</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说起来,之前之后,也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到这里,我看了一些文字,小说居多。尤其喜欢介事、生铁、唯阿、吴学俊。另外,陈卫、高原、凌丁、顾耀峰、赵松、欲望的旋涡、六点亡羊等等。列举下去,这是一份很长很长的名单。<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在黑蓝文字里面,我看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意境与语境,我很难通过局限的文字表达出来。写作变成自由的,文字也是自由文字,没有遇到各种各样的羁绊。我最欣赏的是,所有文字都在试图突破原本的词义,指向更深远的意境。当然,思想的自由是这些得以实现的保证。很久以来,我们都追求随意性的文字,希望通过描述一个小小的场景表达更多,这无疑在黑蓝这里初步实现了。<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不过是初步,我觉得这是无意识的写作姿态。这倒不是说黑蓝人物都是在懵懂中写作,只是说写作的确是社会心态的反应。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开始用白话文写作,从此开始了对另一种母语表达的探索。一直到现在,语言的丰富本身属于一个熵增过程,它本身的表达能力正在日益丰满,字、词、义,乃至术语、成语以及句子。不过,我们潜意识里都嫌这个熵增过程太慢,希望快一些,希望我们的话语能表达更多的东西。因此,思想走在话语前面,话语落在思想后面。这个(时间?反应?的)差就出现了。<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具体到黑蓝文字,这个时间差或者说反应差带来的不是黑蓝作品的局限,而是黑蓝作品的魅力。这是黑蓝与黑蓝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从认识黑蓝到爱上黑蓝。<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我觉得我应该参与进来,所以,我也试着在黑蓝发了几个帖子。其中的《想念张官营》则是发在“自由文字”下的第一贴。<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说到这里,我想说两句题外话。我本不想这么早写此文:《对黑蓝的爱与恨》。我刚刚认识黑蓝,对她还属第一印象,说什么都是不妥。正如新来单位的人就要对这个单位指三道四,毕竟有伤厚道。但一个小小的事件促使了《对黑蓝的爱与恨》的早产,这就是我与鳜膛弃版主关于《想念张官营》的一场嘴战,跟贴中还有萨波伊网友的期盼。如果我现在不写,显得我小肚鸡肠,容不下鳜膛弃版主的批评意见。<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所以,不得不写。<p></p></P>
<P ><B ><p> </p></B></P>
<P ><B >嘴战原委与我的主意<p></p></B></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大概是一周前,我在“自由文字”下发了一个帖子:《想念张官营》,这篇文章是我在五年前的旧文。没过多久,鳜膛弃版主对该文提出两点意见(意见与争论见原贴,这里不再引出了),大意是句子有较大问题,还有语病。同时认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因素不必写出,“显得多余,幼稚”。老实说,是鳜膛弃版主说话的语气触怒了我。我觉得他(或她)像是在给小学生改作业,而且是不留余地的否定。初来黑蓝,受此闷头一棍,这令我始料不及。<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接下来是我与版主不长不短的争论。鳜膛弃版主的口气中有对我的蔑视,我的回帖中,也有对版主的不敬。我得承认,有些话说过头了,例如说鳜膛弃版主是一个“蹩脚的人”,这明显触犯了他(她),在此,我表示歉意。<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我近而立之年,在我写的所有文章中,只有一篇是专门批评人的,大概在写《想念张官营》的同时,我写了《葛红兵,这个人太浮躁》,它是针对<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葛">葛</st1ersonName>先生那篇不负责任的文学悼词而发。这里没有继续说它的必要,我的意思是,批评到底该如何写?从什么样的角度来批评人?我的这篇批评意见,主要是针对葛的出发点与观点出了问题,他的用意也有问题。换言之,我批评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他的话语。从这个角度来说,批评从此有了客观存在的理由:你可以批评,你可以赞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他的话语相反不是重要的,我不想做<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葛">葛</st1:PersonName>先生的老师,教他语法与修辞,即便我是一名讲授古代汉语课程的大学教师。</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这里还要说明,我写《对黑蓝的爱与恨》,并不针对这场小小的口舌之争,对于我既爱又恨的黑蓝,我早有话要说。这个“早”,应该说是从初步获得黑蓝印象开始。这个爱,就是爱黑蓝的超脱,这个恨,则是恨黑蓝批评话语的不超脱。</P>
<P ><B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B></P>
<P ><B >黑蓝的超脱</B><B ><p></p></B></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我个人认为,黑蓝的超脱至少在两个方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结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语言。</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先说结构的超脱。过去乃至现在,我们所有的文字创作形成了一种格式化的特点,由此产生体裁。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上古时代,所有的著作都不受这个“体裁”的限制。《庄子》中有小说性的寓言;有学术性的论理;有散文化的叙事;有戏剧性的对白。不过,没有段落,没有标点,没有体裁限制,甚至没有标题。这些都是上古文字作品的共同特点。例如诸子之书、希腊古典时期的著作等等。</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现在,《老子》在一些人眼中是道家言理之书;有些人则认为它是言政之书,即“君人南面之术”;更有甚者,《老子》是一本兵书。再者,我们把《史记》当作史学著作来读;当作散文来读;甚至当作小说来读,这些都无可厚非,因为它没有体裁的限制。不过,这不是突破了体裁,而是没有体裁。</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后来,人们为天下文章分了类,各种文章走向了格式化、公式化表达的小圈子里面。渐渐形成的思维定式让我们不自觉地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篇小说中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数理分析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破坏整体结构”的、“不相干”的垃圾话呢?</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我觉得,面对这样的诘问,黑蓝走出来说:我们欢迎实验性的小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我理解的“实验”,就是突破格式化、打破定式的探索。这正是黑蓝的超脱之处。马牛的《糖果匠,乡村教师,猫王》中有许多无聊的情节与对话;鳜膛弃的《白日病》里絮絮叨叨的语言,几乎没有什么统一布置的结构而言。我非常欣赏,他们首先突破了结构的限定,将小说发展为“非小说”,这是自然的解构,是自然的超脱。<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正如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这里再提《巨人传》,是由于我正在读它),用大约五千言写庞大固埃与巴奴日关于结婚问题的无聊讨论,巴奴日一会儿说希望结婚,一会儿则发表反对结婚的理由。而庞大固埃则相应地反复道:“那就结婚吧,我的老天!”、“那就不要结婚,我的老天!”从结构来说,这个段落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不过,观其全书,拉伯雷完全是随心所欲地在写,整体结构是高康大与庞大固埃的一生英勇事迹,而填充这个“事迹”大结构的,都是一些互不相关的笑话、小故事、神经兮兮的对话情节。从这里,我们发现了没有结构的结构:人的生活是自主的,偶然的,而不是刻意布置的,构想出来的。<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说到走出结构的问题,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福克纳的《野棕榈》。这部小说是将一个爱情故事与一个逃犯故事交替进行的,两个故事的叙述没有共同之处,也毫无联系,在创作思路与表达主题上都风马牛不相及。米兰·昆德拉对此评论道:“这种结构恐怕不会给任何一个小说家当作样板;它只能存在一次;它是随心所欲的,不值得推荐的,无法说明的;无法说明,是因为在它后面人们可以听到一曲使得一切说明变得多余的必然之歌。”(《被背叛的遗嘱·作品与蜘蛛》)昆德拉这个中性的意见起码说明:小说可以这样存在。</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再说语言的超脱。说什么样的话,文字本身没有做出固有的选择。不是说小说就有小说的语言;学术著作就有学术的语言。或者说鳜膛弃版主批评我的那“科学腔的句子”。谁也没有占有语言的专利。因此说,语言是不分类的。文学化的语言与科学腔的话语是历史形成的又一个定式。人们说:“花开又花榭”与“花进行了光合作用”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特定的语境中,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的美感。这就是语言的超脱。黑蓝小说多有语言超脱,例如柴柴的小说,小小年纪能写出那样“新概念”的东西,不容易。或者说,年纪大些就更不容易,因为年纪越大,越容易形成语言定式。在这里,我祝愿柴柴网友一路走好。<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我现在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或者难题。我想突破词义,让词义更丰满,能传达更多涵义。但是长期形成的语言定式在阻挠我,很多意思不仅无法简捷地表述明白,反而陷入辞不达意的旋涡中。这是我应该向黑蓝学习的,而且正在学习。虽然,语法部分是我给学生授课的主要部分,不过我更关注病句,我欣赏一些病句。因为它旨在表达更深远的东西。我的一个老师曾经说过:“当一个人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的时候,你该注意了,思想的精髓就在那里”。<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这是我爱黑蓝的理由。<p></p></P>
<P ><B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B></P>
<P ><B >黑蓝的不超脱</B><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以下是我恨黑蓝的理由。<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黑蓝的不超脱表现在批评的不超脱。在文字、作品本身有了超脱之后,黑蓝批评的话语却试图在将作者引向规范化、格式化的写作(当然,不是所有,而是部分的存在与部分的潜在)。这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结构的不超脱与语言的不超脱。这里合而论之。</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例如:洪洋对花样的《镜子》(黑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号)的评价:“这个开头切掉可能要好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镜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具体的起始点的交代要强些。”</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再如,洪洋对鳜膛弃《二十年后的一天》(黑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号)的评价:“以下是我意见。‘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它们使得我陷入了更孤独的世界。我又想,也许再过二十年,我便会无比甜密地回想起现在的日子,并深深地怀念。’这段可以拿掉。下一段稍作修改。开头那段过于直白,从朋友家借自行车后出来挨打也可以拿掉。根本不需要那个故事来衬托什么。”</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再如,六点亡羊对介事的《天生有煞星》(黑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1</FONT>号)的评论:“文中有两处异体字,都是引用。而这样的目的我只能把它想象为你想让人物加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比如说明这个人受过良好的教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如果你的目的。不是这个,那么这几个地方应该注意:它们让我从阅读中停顿了下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尤其是格里耶那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能说好或者不好,只能说我一会儿觉得这样喘口气没什么不好,一会儿又觉得你犯了文人的老毛病爱掉书袋,一会儿又觉得做很有几分游戏色彩。”</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另外,也包括鳜膛弃对我《想念张官营》的批评意见(见原文跟贴)。</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严格来说,这些批评没有什么错。——一切是非对错都是建构在狭隘的规范定式中所做出的取舍——批评人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不过,我觉得这些批评是不公允的。说到底,批评话语没有超脱。我们能感觉原作的意境,能理解他想表达什么,这才是根本。我们的批评或许可以说作品的意境不够,说作品的整体感存在什么问题(我喜欢邱雷同志的评论,正是这个原因),但不应该说作品的哪个句子有问题,哪个段落处理得不妥当。法国人翻译卡夫卡的作品时,主观地为原作品分出很多段落,修正很多句子,使得原来重复的语言不再重复,简单的语言变得丰富多样的词语,这无疑损害了原作。翻译也是一个批评过程。</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我认定,这样的批评是不公允的。如果用我狭隘的标准判断,那就是“不对”的。</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回头想想,我想说的可能是:就作品本身而言,作者只是想写成这个样子,或者那个样子;就批评而言,批评人可以说我喜欢这个,或者我不喜欢那个,而不是要说这个不对,那个才是。因为,所有的一切,没有对与错、是与非。</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许多话还可以说,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再说什么了。因为爱,来到黑蓝;因为恨,重新认识黑蓝。或许此文应该放在“我的黑蓝生活”下,不过我认定,这是一篇自由的文字。</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st1:chsdate w:st="on" Year="2006" Month="9" Day="12"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9/12</FONT></st1:chsdate>作于昆明拾香斋</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879

主题

35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你的假想敌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Administrator's 不吐槽会死患者 恋爱渣滓 Heilan Super Team

2#
发表于 2007-8-4 13:37:51 |只看该作者
<>哈,你已经写好啦,那个回复还劝你写哪。</P>
<>先回个,再看。</P>
我三岁的时候,很忧郁
喜欢,在河边丢小石头

http://heitiancai.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3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37:51 |只看该作者
<>呵呵,昨天晚上写好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35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你的假想敌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Administrator's 不吐槽会死患者 恋爱渣滓 Heilan Super Team

4#
发表于 2007-8-4 13:37:52 |只看该作者
<>我来回答点我名这个问题,仅限于我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不一样想法。</P>
<>一篇文章给每个读者的感觉都不会相同,尤其是第一感觉。拿花样的《镜子》来说,让他切掉第一段,恰恰是我认为这一段损害了整篇小说给我的感觉。在写作之中,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哪一段重了,哪一段轻了,哪一段需要再着重叙述,哪一段需要删掉。然而作者很有可能因为在写作而疏忽了这些地方,那么另一个写作者(在这儿完全没必要说是斑竹)就有必要给他指出,且无论这观点是对是错。没有人在每篇小说的后面都说“你这段不好,要删、要改”这样的话,只因感觉它的存在在整篇文章中稍显突兀,而如此说,这凭着的是看完小说的第一感觉。这出于的不是规范化、格式化,而是以自我写作、自我阅读出发的感觉。</P>
<>如同去掉赘肉。我无法假设他发出《镜子》时已删掉第一段,我还要求其作出修改,再砍掉一截。在我的印象里,我应该不会这么干。而是会回复另外的话,那么将会引入另外的事件中去。在我看来,<STRONG>可以说作品的意境不够,说作品的整体感存在什么问题</STRONG>和指出小说可以修改的痕迹对于写作者没有孰轻孰重,这需要看的是作者当时的需要吧,但这属于作者提问的范畴。</P>
我三岁的时候,很忧郁
喜欢,在河边丢小石头

http://heitiancai.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432

积分

新手上路

五指

Rank: 1

5#
发表于 2007-8-4 13:37:52 |只看该作者
看黑蓝的文字,有语感,有激情.琅琅上口,这是我一直喜欢在黑蓝看文章的原因.
三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3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37:52 |只看该作者
黑天才的意见很不错。尤其是这句话点醒了我:“这出于的不是规范化、格式化,而是以自我写作、自我阅读出发的感觉。”因此我觉得所有的文字都是带有意见倾向性写的。不过,如果批评人认为哪一部分出了问题,这只是批评人的看法。很多作者可能不这么认为。但是,这个批评可能对那些不坚定的作者造成影响,从而改变他们的创作风格。这里面就有潜在的格式化问题。再者说,斑竹的批评是站在一个比普通网友较高的身份上的批评,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权力话语,因此斑竹的批评更有可能左右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35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你的假想敌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Administrator's 不吐槽会死患者 恋爱渣滓 Heilan Super Team

7#
发表于 2007-8-4 13:37:52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南巴</I>在2006-9-12 11:11:34的发言:</B><BR>黑天才的意见很不错。尤其是这句话点醒了我:“这出于的不是规范化、格式化,而是以自我写作、自我阅读出发的感觉。”因此我觉得所有的文字都是带有意见倾向性写的。不过,如果批评人认为哪一部分出了问题,这只是批评人的看法。很多作者可能不这么认为。但是,这个批评可能对那些不坚定的作者造成影响,从而改变他们的创作风格。这里面就有潜在的格式化问题。再者说,斑竹的批评是站在一个比普通网友较高的身份上的批评,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权力话语,因此斑竹的批评更有可能左右作者。</DIV>
<>是的,批评者的观点是他本人的,但不能要求他去揣摩作者心意写回复,而且,我认为无论如何批评,都会改变不坚定的作者的写作风格,哪怕说的是“太好了!这篇真好看……”这之类的话,也可以使作者沾沾自喜,继续闭门造车。一个作者肯定得看到哪些自己需要,哪些自己不需要。<BR>你的后一个观点很好。但斑竹并不是文学大师(文学大师又能怎样呢),他的批评出发点是来自写作经验阅读经验对小说的理解,我想,排除“权利话语”这种观念,站在交流的基础上才是有必要的。</P>
我三岁的时候,很忧郁
喜欢,在河边丢小石头

http://heitiancai.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3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7-8-4 13:37:52 |只看该作者
<>是啊,我希望的是交流。说到这里,也不说什么了。我同意黑天才7楼的说法。</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7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9#
发表于 2007-8-4 13:37:52 |只看该作者
<DIV>
<DIV>看到咧!</DIV>
<DIV> </DIV>
<DIV>揪两句话出来:</DIV>
<DIV>“黑蓝批评的话语却试图在将作者引向规范化、格式化的写作”;</DIV>
<DIV>“说到底,批评话语没有超脱”</DIV>
<DIV> </DIV>
<DIV>说说我的看法。准确地说,斑竹的回贴不是批评,而是读后感。占据私人时间的工作量(看贴以及选择性地回贴;小说版还要求每贴必复)决定了大家得到的多是读后感,而不是绝对精准全面的批评。所以,首先在内容上,它必然体现该斑竹的个人审美及对文学、文字的理解——诚如你说,“好”的作品是无标准的,那么我想,内容之矛盾不如归于双方的观念;</DIV>
<DIV>尔后是表达,由于斑竹的态度在表达、传递、被接收、被理解的过程中,常出现信息损耗,又因为其表达方式对于不同接收者产生的不同效果(在语言中,理解错位尤其常见),读后感中的本意与接收者的诠释难免存在误差。再者,鉴于斑竹阅读与回复的量,以及个人文字风格,在表达时让人感到没有考虑作者的感受,我想还是谈不上对错的。我能够理解你起初的微怒,不过话说回来,斑竹能够提出一些细节上的反对意见,难道不是一桩好事吗?何不看作在那些内容语词方面的观点交流,而不是对作品和作者的反对?</DIV>
<DIV> </DIV>
<DIV>好啦,说这些看法时,我站在被评论者的立场,同时设身处地于斑竹。更多的接触和观察之后,我相信你会发现,斑竹们对于所有的作品(当然起码是称得上作品的作品)和作者都抱以认真与平等,并且对好作品和新朋友,有的是期待。</DIV>
<DIV> </DIV>
<DIV>总之很高兴看到这个</DIV></DIV>
周杰轮儿的粉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0#
发表于 2007-8-4 13:37:52 |只看该作者
<>简言之,斑竹的言论大部分情况下只代表其本人意见,包括个人审美趣味、价值取向等等。如果意见不一,可以探讨,批评不是人身攻击,千万别当豌豆公主,也不用动辄就和整个论坛联系起来。棉花糖太大,雨就可能真的下下来了。</P>
弄死我得了,真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3 11:2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