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还需要和楼上申辩一下,</p><p>我承认我喜欢很博尔赫斯,但我同时也以同样的程度喜欢着其他许多作家的作品,并且我始终并没有努力去把握和了解他(博)的叙事技术,我读书的时候从来不是很目的性的想要从什么人手法上学习什么。关于调子这个东东,是用来感动的,不是用来学的。每个个人都是特殊的,调子自然是没法学的——如果刻意去学,则已经注定某人此时结束了。</p><p>关于前面的小说,我解释过了,从来就没有学过谁什么,或许你看到了博尔赫斯的影子,其他人又看到了另外什么作家的影子,依然会有没有到位,很拙劣的感觉。所以本身就没有想画“虎”,即使出来一个“四不象”,也是以我个人的影子为首先的。</p><p>而本篇,我依然还想和楼上论一论,在我的看法,小说是个因素很丰富也很复杂的构成,比如节奏、情怀、细节、叙述、心理、性格、主题等等等等,每个人(又是每个人,我比较看重个体差异,不要见怪)在写作的时候都会在上述因素中有所倾斜有所着重。小说中,卡尔维诺的轻盈与诗意,纳博科夫炫目的技巧,博尔赫斯的深邃,他们每个人都达到了小说的极致,但是每个人做的都并非完美式的小说,如果真有人那样写,我会很佩服那个人——但估计这样的小说写出来的时候,他大概也早已身心疲惫了。所以调子、叙述、细节之类的没有必要全盘照顾,我觉得。</p><p>而对于您对我叙事上的弱点的看法,我要简单讲一下我自己,</p><p>我只是个业余的写作者,在动笔写东东之前,我学了八年左右的画画,后来开始读一些书,并且得到感动,确实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的训练,所以会在写作上有所欠缺——但这并不与我上述观点冲突,我不会因为我有所缺乏而觉得完美不好。也正因为画过画的经历,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细节和描述比较着迷,所以我努力将色彩,光线画面感一类的东东置入文字中,然后在对此的文字表述中得到写作快感,因此其他的小说因素我并没有很在意。</p><p>另就是我写东东时的基本上不构思,并没有动笔前设计的过程,就是随便想起几个字,然后开始,然后罗织故事,再然后把我想象的那些镜头和声光色植入,然后,,,,,</p><p>文字随机产生,叙述没有方向,如何叙述?</p><p>所以您最后讲到的弱点简单生怕不清楚之类,确是实情。</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14:37:4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