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什么是电影分析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选自法奥蒙的《当代电影分析》(由吴佩慈翻译)的第1节《影片论述的几种类型》</p><p>  本书的主旨在于介绍与检讨某种类型的影片论述方式。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意排除有关“电影的”这一层面的考量。因为<strong>影片也是一种商品</strong>,销售到一个特定的市场上,它的物质条件和特别是它呈现给每个个别观众的心理条件都广受一个为社会接受、能正常营运而又持续大幅变动中的机制(institution)所左右。影片的观赏及影片的存在性并不是只有戏院放映厅的配置才能决定的,我们稍后会有机会谈到这些影片外围的条件和前提限制对影片的内涵或多或少的影响。  </p><p>  在进入主题之前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这种影片论述类型所涉及的对象是独立的、具有单一特殊性的影片作品本身。相对于其他各种样类的影片论述,我们在此为影片下这么一个定义应该是更为明确便利的。  </p><p>  <strong>我们只附带提到一些从作品本身以外的观点切入的影片论述,包括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人文学科对电影的探究。这些必须与真正的影片分析区分开来谈。  </strong></p><p>  贯穿本书的“影片分析”一词词义,实际上与美学和语言层面的问题架构息息相关。影片分析的最终目标即在于使人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后,能更加欣赏它。同时这个目标也可以是一项在加强电影语言价值的前提下解析电影语言的意图。  </p><p>  书中所探讨的各种分析方法都涵括在这整个题旨下。因此,我们视影片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艺术作品,它可以衍生一个在叙事结构上(叙事学分析层面)以及视觉、音响上(图像分析层面)建立意义,并对观众产生特殊效应(精神分析层面)的文本(文本分析层面)。这个作品也必须被置于形式、风格的历史及其流变中加以考量。  </p><p>  我们也建议把影片分析<strong>从那些必须把作品跟其他社会表现互相对照的分析类型里抽离出来</strong>。举个例子来说,历史学影片分析的第一步必然是先分解影片中可以观察到的历史、社会表现元素,进行作品的内部分析。但这是一种选择性的研究,那些在历史表象的系统运作中不占有任何分量的其他元素就被排除在考虑之外,比如说这部片子是用彩色或宽银幕摄制的事实。除此以外,影片研究得出的结论还需跟文学、新闻等其他类型的历史再现方式进行比对的工作。  </p><p>  在《电影社会学》(Sociologie du ciéma)一书中,史学家皮埃尔?索蓝(Pierre Sorlin)抽取了《对头冤家》(Ossessione,维斯孔蒂,1942)这部片子里有关女性形象、乡村形象及一切之所以建构本片的元素,加以分析。他认为片中的城市是有景框的,乡村则没有:“导演不了解乡村,他们无法感知、察觉什么是乡村,而只能借着一些周边特征或通过传递来捕捉乡村的样貌。社会历史学家感兴趣的正是这个盲点,因为只有它才能让人了解1942年时意大利的制片环境。”  </p><p>  然而,即使我们面对的是一部艺术电影,影片分析在本质上却是一项再平常不过的活动,至少在非系统化的形式下,任何一个不擅批评的电影观众在观赏影片时,也都会在某一刻产生分析的活动。一旦我们决定<strong>把片中的一些组成元素抽离出来,只专注于某一时刻、某一画面、某个片段或境况时,我们看电影的眼光便具有了分析性</strong>。在这个基本但明确的定义下,分析可以说是影评人、导演及所有自觉的电影观众共同的态度。<strong>尤其是一个好的影评人,也必定是个有分量的分析家,能够在高度的诠释技巧下展现他关注影片细节的特质。反过来说,一个短视的分析者则可能会因完全迷失在过多的细节中,而什么都看不见。  </strong></p><p>  如果分析和批判一样,是人人都具备的态度,那么我们现在该做的便是,替作为特殊论述形态的系统化影片分析(analyse systématique)下一个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的近亲——批评论述(discours critique)——拿来对照。质言之,一部影片可以成为各式各样论述的共同对象是一个明显的事实,而这些论述跟影片分析本质迥异也是一个明显的事实。<br/>&nbsp;&nbsp;&nbsp; 分析与批评</p><p>  我们在此只讨论电影分析与电影批评在原则及目标方面之所以不同的部分,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厘清批评论述与“影迷论述”(discours cinéphilique)之间的关系。后者流露出对电影倾吐颂赞的热情,基本上与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旨趣背道而驰。再明确地解释这个词义:影迷论述即是在迅即爆发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之间,以任何可能的比例分量构成的一种态度。  </p><p>  影迷论述有两种极端,其中一种是拜物式的影迷评论,所谓的“大众”电影杂志,如法国以往的《电影杂志》(Cinémagazine),现在的《首映》(Première)和《摄影棚》(Studio)杂志等,都是建立在对明星或演员的个人崇拜上的。另一种极端则是分析性的影迷,视电影评论为一种艺术评论。  </p><p>  第一类影评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倾向重复而偏执的堆砌做法,并对少数特别偏爱的对象时时加以影射,在《安妮?阿尔》(Annie Hall,1975)和《开罗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1985)两部片子里,伍迪?艾伦(Woody Allen)为我们提供了数幅极有趣的电影狂肖像。第二类研究则正好跟《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或《正片》(Positif)等专业电影月刊的路线相符合。评论活动要求相当的观影经验基础自是不消细说,不过,对电影的爱好却可以只就单纯盲目的热爱来满足,这时候求知的欲望便成为享受快乐的阻碍了。  </p><p>  电影评论的三种主要功能为<strong>告知(informer)、评价(évaluer)与推广(promouvoir)。</strong>这三种功能与分析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等。告知与推广两项功能在包括日报及周刊在内的新闻媒体影评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评价则借着个人批判力表达而与分析活动密切相关。<strong>一个优秀的影评人善于鉴别,能在观影后发挥敏锐的综合能力赏析作品。同时他也是个致力于将作品的丰美面呈现出来,并与广大观众一起分享的美感经验教学家</strong>。因此评价和分析在专业的评论月刊中占有极重的分量,而告知则成为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等一切与新闻性有关的影评活动的重点。  </p><p>  然而有少数几个例子显示,日报的影评也能持续生产鞭辟入里的分析。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他曾替《解放的巴黎人》(Le Parisien Libéré)撰写了数百篇影评,其价值可以由它们的再版成卷这一点上得到证明。实际上巴赞是以记者身份做评论家的工作。塞尔日?达内(Serge Daney)最初则是《电影手册》专业月刊的影评人,后来在《解放报》(Libération)上展现他的分析才华,他在日报上的影评也都结集成书。  </p><p>  与新闻无关的专业性期刊很少由职业记者来执笔刊内影评。<strong>一般影评人的形象常是文化的捍卫者,组成分子包括与影片发行上映事务相关的专业人员、教师或文化活动带动人等。期刊的影评人负有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就是替默默无闻的电影增加资讯渠道,并探讨那些比较难懂而日报不大谈论的私密性电影。对于某部作品的深入解析——这也是他们的意愿之一——则只能保留一份勉强够用的篇幅空间而已。近年来,不论是专业刊物或是“艺术实验”电影研究出版物都遭遇了下述的困难:两相衡量之下,运用更多篇幅品鉴并挽救一部濒于消失的革命性电影,比起详尽地剖析这一年由观众熟知的导演所拍摄的重要大作要更为迫切、刻不容缓。  </strong></p><p>  就电影分析者而言,新闻即时性这个标准其实并不重要。<strong>分析者可以选择电影史上任何一部他认为合适的作品,而不必服膺于电影发行的法则。成为影评人的基本要件是卓越的鉴赏能力,原则上他的选择和分析者不会相同,因为分析者可能把注意力放在电影史公认的杰作上,也有可能放在任何一部普通的商业电影上,再根据特定的研究角度(美学、社会学、史学等)来选择作品,设定“客观化”(objectivables)标准。当然,要求这样一种科学中立性恐怕是虚幻的,因为在所有的“对象选择”背后,如同感情关系一样,总有个人偏好因素作祟。</strong>本书和其他同类型的书一样,以那些被分析过的影片文本总体(corpus)作参考背景,基本上它们与传统的经典电影相对应。  </p><p>  <strong>影评人的工作在于告知并提供一种鉴赏评断,分析家则旨在生产知识(produire des connaissances)。</strong>分析家必须精密地描述他的研究对象,分解作品的基本元素,在论述中尽可能涉及各个问题面,并借此提出一种诠释。<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 13:01:07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虽然他的观点我并不太赞同,但是大致能分清我们要写什么,以及目的性的指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 12:43:34编辑过]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看过,这本书云山雾罩,个人不推荐。</span></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07-8-4 13:42:35 |只看该作者
我把我产生疑问的地方都黑体了,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聊聊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9 11:0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