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9-22
- 在线时间
- 54 小时
- 威望
- 102 点
- 金钱
- 820 点
- 注册时间
- 2008-11-13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73
- 精华
- 0
- 积分
- 395
- UID
- 24061

|
这故事发生在中华帝国的太平盛世。
张太守,一位帝国的高级官吏,某天在小妾的房里用晚膳时,忽然撂下筷子,把碗盏一推,靠在椅背上,发出一声长叹。一旁陪侍的小妾略感惊讶。要知道那时的官员公务并不繁忙,一年的四分之一时间用来休假,薪俸又高,很少有烦心事。小妾忙赔笑说,今天的珍珠丸子不错,老爷何不多用些?张太守摇了摇头,闭着眼用银牙签剔牙。
这位太守老爷近五十的年纪,白白胖胖,须发乌黑,脸上皮肤光滑,不见皱纹。那时很多官吏自诩文人,喜欢附庸风雅,闲暇时作诗填词,而张太守不擅此道。他常说,食色性也,又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些掉书袋的句子那小妾在饱食淫卧之际听惯了,大体知道老爷的意思,就是他喜欢美食和美女而已。这美女一项,这小妾生得眼含秋波,腮现桃红,有几分姿色,自信也让不到别人那里;而这美食,这府里的刘大厨在当地首屈一指,调羹的菜肴美味可口。那这老爷还有什么可叹气的?
张太守正在神游几年前的一次宴会。他应邀到京城一位高官的府邸做客,席上的菜品精妙之极,美味绝伦;特别是那羊肉不知如何料理的,色如琥珀,入口鲜嫩细腻,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刚举了两次筷子,盘中就所剩无几。每当他想起那些菜肴,嘴巴便蠢蠢欲动,舌底流涎。
食色性也!一声尖叫把张太守唤回现实。原来是小妾房中那只五两纹银买来的鹩哥,又在架上聒噪学舌。他睁眼一瞧桌上的残羹剩菜,同神游中的菜肴真有天壤之别,不知自己这些年如何吞咽得下?为此,他又长叹一声。
小妾终于问了,老爷因何叹息?
张太守颇感诧异,她难道不知这饭菜之粗鄙?他指着饭桌,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她。
小妾听完松了一口气,抿嘴一笑,老爷真是挑剔,当初您寒窗苦读之时,那粗茶淡饭不也吃得香甜?
张太守一摆手说,时过境迁,岂能同日而语?
小妾说,老爷何必烦恼,京城的大厨也不是神仙,派人寻一个就是了。
张太守点头,当即修书一封,给京里一位挚交好友,要寻一个手艺精到的大厨,差人把信递送到京城。
这位朋友收到信后也不负所托,数日之后,回信说,已觅到一个绝顶厨娘。信里说,这个厨娘二十岁左右年纪,容貌端正,技艺精湛,会书算,原本在某贵戚府上供职,近来已回自家。又介绍了这厨娘的来历。原来京城里下等人家,每生个女孩,就爱若掌上明珠,等稍微长大一些,就根据她们的资质教授她学习相应的艺业,以备士大夫使用。这个厨娘就是从小学习厨艺,还拜过“尚食刘娘子”为师,是其中的佼佼者。信的最后说,如果太守中意,可尽快聘用,只是费用颇高。张太守看了信心中高兴,“尚食刘娘子”现在是皇帝宠幸的厨师,她的徒弟应该不差。这厨子的些许费用算得什么?随即去信说,费用不计,只厨艺出色即可。
又过了几日。张太守左等右等,一想起那些美味佳肴就口舌生津,馋虫上来,十分难耐。正焦躁间,忽然家人呈上一纸文书,竟然是那厨娘亲笔所写,派脚夫送来的。张太守又惊又喜,看那信上写,蒙老爷抬爱,即日伏侍左右,不胜荣幸,目下婢子已在五里之外,可否派一顶四人小轿接取,或许体面一些?信的字体是清秀端正的小楷,言辞委婉。张太守看着点头不已,面露笑容,这厨娘确非一般女子啊,不禁心里发痒,忙安排家仆领一顶四人小轿去接。
仆人通报,那厨娘带着婢女已来到府门,张太守在花厅正襟危坐;闻听已来至厅门外,便端起一杯茶来慢慢啜着,眼角瞥到两个袅袅婷婷的身影从门外进来。
两女子身体微屈见礼,衣袂飘然。后面的是跟随的婢女,前面的就是厨娘。厨娘低着头,轻声说,小女子见过太守大人。听那声音很是温婉。
太守慢慢将茶杯放下,放眼看去,见她发绾双髻,横插碧玉簪,穿一身杏色彩绣襦裙,披一件褐色金丝的斗篷。太守点了下头,缓缓说,远道而来,想必辛苦,先去歇息,明日再试厨吧。
厨娘抬起头说,多谢大人。太守这才看见她面容,眉清目秀,姿容确实端正,明澈的双目隐隐含有一丝笑意。太守不禁又点了下头。厨娘又参视了左右人等,才屈身告退,举止从容娴雅。她随着府里的管家,袅袅婷婷地退下。
张太守望着厨娘背影,手捻胡须,心里暗自高兴,果然是京城中的人物,连这厨娘的气度也非同一般,真是大过所望也。
那小妾刚才隐身在屏风后面,这时出来,靠住太守,轻笑说,老爷莫不是看中了这女人?太守呵呵一笑说,这厨娘虽是京城来的,样貌也算端正,只是出身低贱,手艺好还罢了,手艺不好,便尽早打发回京。小妾哼了一声。
次日,厨娘向太守要求试厨。太守说,明日正巧家宴,你要准备几样好菜,先把需用的材料列出,我着人去采办。厨娘将拟好的单子送上,太守见单上列着有一样菜,“羊头签”,竟然需要羊头十个;葱齑五碟,要用葱十五斤。太守心中纳闷,哪用如此许多?姑且看她如何用度。张太守吩咐仆人照单买办。
张太守的宴会安排在晚上。午后,厨娘带着婢女来至厨房。府里无事的人全都聚拢在厨房门外。张太守本欲来瞧瞧,但有碍身份,只在后堂候报。府里现在供职的刘大厨斜靠在门边,扎着蓝布围裙,两手抱胸,歪着脖颈,斜睨着眼睛,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厨娘换了装,上身穿海棠花对襟袄,下身穿白地蓝花裙,腰扎茜红银边围裙,袖子撸起,上扎银索,露出粉白的小臂。后面跟的婢女也是类似打扮。府里的两个仆人抬过来一只描金大木箱,摆放在厨房门口,听说是带来的用具。众人齐刷刷注目瞧着这对主仆走进厨房,继而是一片嗡嗡的私语。刘大厨站直身子,双眼不屑地瞟着。
厨娘叉着腰打量了一下厨房,微微一笑,鼻孔轻轻里哼了两声,转身退出。管家上前询问。婢女说,我姐姐的意思,厨房尚未洁净,不便试技。旁边的刘大厨闻听此言恼了,今天已是打扫过了,如何不洁净?婢女说,厨桌灶台之上尽是油烟沾染,都擦除去为好。刘大厨冷笑,这厨房天天柴米油盐,烟熏火燎,又不是小姐绣楼,哪得如此干净?婢女不睬他。管家知道紧要,忙吩咐杂役按厨娘的意思打扫厨房。
厨房收拾洁净后,厨娘和小婢再次进来。材料都已备好,放置在靠墙的长案上。案板和厨具摆放齐整。厨娘冲门外摆了摆手,扬声说,所用器具全都撤去,奴家自备着。管家吩咐厨房杂役,撤去锅盆刀铲等器具。厨娘的跟班婢女到门口,让打开描金木箱。这木箱一打开来,一片光芒晃得众人眼前一花。婢女一样样把箱里的器具取出来,捧着摆到厨房里。只见有锅、铫、盂、汤盘,有圆铲、扁铲、长条铲,有羹勺、汤勺、捞勺、搅勺,这些器具竟然都是黄金或白银制成,灿烂耀目,大概得值五七十金。还有那些刀具,大切刀、细切刀、砍刀、钻刀、剔骨刀,都是金镶边银把手,红丝锦线缠绕;其他如和砧板等杂物也十分精致。张太守的厨房被这些器具的光芒映得气象万千。门外众人哎呦、啧啧之声不断。
厨娘坐在厨房里的大马扎上,等候婢女把一应用具备好。她慢慢起身来到砧板前,右手拾起一把切刀,叫婢女拎过一块肉来,抬手用刀身在肉上噼啪横拍两下,然后起腕切肉,刀光闪动,刺得人眼花缭乱,刀落砧板,如鼓点笃笃,见那肉切的寸段大小如一,齐整异常。众人在窗外看得真切,不住喝彩,刘大厨也不禁点头。
厨娘开始做羊头签,吩咐婢女把羊头一个个拿过来,用细刀把羊脸肉都剔下来,盛到碟子里,其余的随手抛到身后地上。管家问道,姑娘为何把肉都扔掉?厨娘笑说,这些都不适合贵人食用。管家目瞪口呆。门外众人连叫可惜,一拥而上,俯身嚷嚷着在厨房地上捡拾羊头。厨娘瞥了捡拾者们一眼,噗嗤一笑,大声说,你们这些人啊,真像一群小狗。捡拾者有的只顾忙活,没有听到;听到的大都脸色通红,怒视厨娘,可是也无话可说。
厨娘做葱齑,将葱切段,在沸水中微过一遍,把数层外皮都除去,只留下嫩黄的心条,放至酒中浸泡,最后拣出来捣成齑。十五斤葱仅得一大碗葱齑。刘大厨看得只是摇头,叹气说,太费了。
小婢在一旁伺候着,厨娘不紧不慢,动作干净利落,不一会儿,试厨的菜都准备停当。那边,管家把厨娘下厨的情况一一禀告太守。太守听到厨娘这样耗费,心里也不禁嘀咕,如此天长日久,如何是好?还是先尝尝调羹的菜肴如何,再作商量。
张太守仍在小妾房中用膳。等丫鬟把厨娘做的几道菜端到桌上,张太守稍做端详,举筷在那道羊头签里夹了块肉,沾了葱齑放到嘴里,他闭眼咀嚼着,哈,这般馨香鲜美,正是神游中的那种滋味,这次不是神游,而是实实在在的当前。他忽地睁开眼,叫了一声,好!那小妾也尝了一块,拍掌说,真是人间美味!人间美味!两人又尝了另外几道菜肴,连连叫好,筷子不停,一会儿功夫就一扫而光。
用罢晚膳的太守老爷斜倒在椅子上,打着饱嗝,心满意足,每天能吃上这样的菜肴,简直是神仙的日子。他唤来管家,吩咐把刘大厨辞掉。
厨娘来见张太守。她已换了来时的装束,屈膝行礼,问道,老爷可否满意?张太守嗯了一声说,老夫很是喜欢。
厨娘从腰间囊中中取出一幅纸,呈给太守,说,这是小女子当厨的例钱,请老爷今后按例支犒。
张太守知道她例钱较高,展纸一看,每日例钱一百文,逢小宴千文,逢大宴二千文。老爷寻思,即便无宴席,每月也得三千文,当得三两白银,够一个仆人一年的花销,能买一亩良田。老爷额头上开始汗油油的。厨娘见老爷发愣,忙说,太守大人可见后面录的成例。太守再往后看,上写某某参政家宴支赐厨娘二千文、某某尚书寿筵支赐三千文等。太守心想,不能在这厨娘面前失了体面,咬着牙,闷哼一声,叫人取纸笔来,在纸上提了“准”字。厨娘行礼称谢,眼中仍隐约含着一丝笑意。
此后的日子,太守老爷在美味的享有和钱财的流失间倍受折磨。神仙的日子固然美妙,可是自己这些年来百般算计得来的银钱却流水一样花费,厨娘的例钱不说,单是食料上的浪费也让人咂舌,这使他时时如锥在心。
日复一日,一个多月过去了,张太守再也无法忍受钱财的巨大支出。他踌躇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把厨娘辞掉。他命人把厨娘唤来。
厨娘还是如初次来时,举止有度,声音温婉,见太守行礼,问道,老爷何事吩咐?
太守说,近日老夫身体有恙,太医叮嘱要吃长斋,因此遣你回京,他日恢复再行聘用吧。
厨娘答说,小女子也善调羹素斋。
太守摆了摆手说,素斋宜简朴,不须劳动大厨。说完背负双手,转身不理睬她。
厨娘笑说,原来如此,小女子先请支赐未结例钱,再请告辞。
太守转过身来,唤管家领厨娘结帐,并说,无须再来辞行,及早上路吧。
厨娘屈身拜谢,太守觉得她眼中那一丝笑意让人心烦意乱。
等厨娘离开,太守又唤管家过来,想了想说,你去把刘大厨找回来,例钱可以比原先再高一点。
管家说,刘大厨恐怕已去了别家。
太守摆手说,我不管,如若他不来,你去找一个手艺相当的也可。
晚膳的时候,张太守无力地靠在椅子上,瞧着桌上寻常的饭菜。
小妾放下筷子,不乐地说,老爷为何把那厨娘辞了?这饭菜如何咽得下?
张太守哼了一声,你妇道人家,懂得什么?
这时,那架上的鹩哥大声嚷道,人间美味,人间美味。
张太守摇了摇头,官做这个地步,还是有无奈的事啊,他不由又长叹一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