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8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很短的小说两篇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好友

7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1 21:15: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奥特朗图堡的秘密
作为英国首相罗伯特-沃波尔的幼子,霍勒斯-沃波尔有着标准英国贵族子弟的青年时代.伊顿,剑桥的闲适生活,让他拥有了足够成为一名作家的浪漫情怀.然而,纵观霍勒斯-沃波尔的青年时代,却没有证据表明他拥有足够的才华.究竟是什么使这样一个最初只能算是文学爱好者的纨绔子弟一跃跻身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作家行列?又是什么启发了他,使他得以开创哥特文学的先河?他的代表作<奥特朗图堡>中的那座城堡是否真的存在,指的是哪里?后人对此众说纷纭.由于沃尔特家族的无后,关于作家大量的资料没有得到妥善的保存,以致于一直缺少有力的证据证明任何一种猜测.直到最近私人收藏家公布了疑似沃波尔日记的残章,使人们有机会能一窥这位18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的一些秘密.
此次公布的沃波尔日记残缺不全,只能大概推断出是关于沃尔特22-24岁期间游历法国和意大利时的见闻.这些日记对于解释那三个谜团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内容过于诡异传奇,严肃的评论家们都一直认为这只是沃尔特未完成的作品而已.但是那些热衷于霍勒斯-沃尔特的读者,却十分愿意相信他们最喜爱的哥特小说作家确实有着这样哥特式的经历.

316日—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一天如此怀念伦敦的天气。过去,绵绵的阴雨阻断了花粉的传播,让我没有注意过作为一名过敏症患者的痛苦。而如今,在这春光明媚的卢瓦尔河畔,我却因为哮喘而寸步难行。因此,当托马斯安排我住进奥特朗图堡的时候,我丝毫没有因为这里的阴冷潮湿而抱怨,反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奥特朗图堡,这座中世纪兴建起的古典建筑并不仅仅拥有缓解过敏症的好处。事实上,作为伊顿时结识的好友,托马斯对我的需要真是了如指掌。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堡里收藏了数量庞大的从中世纪至今的与文艺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绘画作品。我和托马斯原本计划通过游历来取得文学上的突破。如今托马斯已经完成了他的诗集,回国着手出版,而我去却没有发现一点灵感闪现的火花。也许这里资料和环境可以帮我获得缪斯的垂青,至少能帮我完成一篇关于中世纪绘画的论文。”

从这一部分可以推断出日记应该写于1740年,这一年本来和沃尔波尔一同旅行的诗人托马斯-格雷返回伦敦,发表了他的诗集《乡村教堂花园中的挽歌》。而此时沃尔波尔独自留在法国卢瓦尔河畔。在此期间,霍勒斯的经历成了秘密,而正是在此之后,沃尔波尔开始了哥特文学的创作。

“(日期以及开头部分缺失)墙上挂满了男子肖像画。这些肖像画的创作手法涵盖了从中世纪至今几百年的不同风格。有线条生硬,表情冷漠的哥特式画像,有肌肉跳动着力量的古典主义风格,还有充满了光与影的巴洛克流派。而最后的几幅画使用的手法更是新奇大胆,整幅肖像仿佛都是颜料的随意涂抹,但是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层次感。挂在这条隐秘的画廊中的所有作品都有着外面的那些绘画所没有的一些东西,就仿佛画家的灵魂还附着在这些线条和色彩上。特别是肖像的双眸,更是更是泛着真人才有的光泽,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缺失)”

420日—一个月来,我每天都沉浸在那条神奇而又隐蔽的画廊里,那些画作无不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然而画上的署名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这些绝世之作竟然都出自无名之辈,而且令人不解的被隐藏在这画廊里从未展现在世人面前”
(缺失)
“我渐渐感受到一些诡异的氛围。”

“(缺失)如果我没有疯的话,那么我昨晚就经历了世间最诡异最恐怖的事情。当我像往常一样在晚餐之后沉浸在那些神秘而又卓越的肖像画中。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大概在午夜时分,我发现围绕在这画廊之中的那种诡异的气氛越来越浓重。我没有来由的感到一阵紧张,我环顾四周,震惊的发现那些画像中栩栩如生的眼睛居然都注视着我。我向前后左右走了几步,却发现那些目光毫无转向别处的意图。我努力暗示自己,那只是因为暗淡的烛光反射的原因,或者是作者使用特殊的颜料或技法展现出的某种幻觉。然而那些肖像做出了更可怕的举动,否定了我自我安慰的猜测。那数百幅画中的中年男子,一起举起了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刺入了双眼,鲜血如泪水般涌出,然后眼球从眼眶中滚出,被长长的视神经挂在脸上,我(缺失)”

53日—我每晚都被恶梦缠身,醒来时也会看到幻象。眼球滚出眼眶的画面不断在我面前重现。(大段的字迹犹豫涂改和潦草而难以分辨,只能大概分辨出一些词语:镜子、诅咒、恐惧、难以离开、城堡的历代主人。)那些无知而又神经粗大的仆人居然对着古堡里的诡异事件一无所知,我只能向外界求助。
519日—我终于收到了古堡主人回信。信中的内容证明了我多日研究得到的猜测。我做出了一个选择,选择进行那个伟大的交易(缺失)”

这些日记的残章就这样戛然而止,而古堡主人的回信也未能发现。通过对卢瓦尔河古堡区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了一些传闻,对揭开这个秘密有不小的帮助。传闻卢瓦尔河畔某个古堡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家族的姓氏为奥尔拉。奥尔拉家族每一名成员生来就是天才的画家,但是这个得天独厚的家族的血脉里流淌着一种遗传疾病或者说是诅咒,奥尔拉的每个成员在30岁后都会展现出疯狂迹象,这种征兆都变为了可怕的悲剧。这些天才的画家,最终都会在给自己画一幅肖像画后刺瞎双眼。直到18世纪,这个家族最后一位画家在疯狂中斩断了自己儿子的双手,奥尔拉承袭百年的天赋和诅咒才得以结束。之后,这个家族的成员离开了古堡,奥尔拉堡因为无人居住,最终荒废倒塌,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霍勒斯-沃波尔这段至关重要的经历的线索只有这么多。其中太多的秘密难以索解。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猜测。奥尔拉家族世代的诅咒其实是源于霍勒斯在日记最后提到的交易,不论交易的对象是魔鬼还是异教的神灵,交易的内容就是用他们的双眼去换取绘画的天赋,这个交易会随着血脉代代传承,直到那个失去双手的奥尔拉成员因为无法获得绘画的天赋,才得以结束。霍勒斯-沃波尔应该是在古堡中浩瀚的文献里找到了完成这个交易的办法,他奉献出某种东西,换取了文学上的才华。最终沃波尔家族在霍勒斯这里停止了传承,也许是因为霍勒斯不希望这个交易会影响到那无辜的后代,或者他在交易中奉献出的,就是自己家族的继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

主题

0

好友

7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8-12-21 21:15:30 |只看该作者
圣若望·嘉庇当的天堂和地狱

面对汹涌而至的文艺复兴,司铎若望-嘉庇当可以说是14-15世纪少有的坚持信仰的圣人。他毫不在意博迦丘之流对教会的肆意诋毁,也不和腐败的教廷同流合污。他行走与欧洲各国,到处播撒着睿智和仁慈的种子。信徒因他的教诲而变得坚定,异教者在他的劝说下皈依上帝的怀抱。而他晚年所展现的神迹,更使他位列圣人的行列。只可惜那些神迹与当时的潮流并不符合,所以数百年后,人们津津乐道着但丁的天堂和地狱,却早已忘记曾经有一位圣人,对这两者有着更深的理解。

圣若望-嘉庇当在65岁的时候结束了他游历传教的生活,在奥地利定居下来。作为一个幽居的老人,他理所当然的把绝大多数时间放在了回忆过去和思考死后这两件事上。作为一个伟大的圣贤,他理所当然的有着谦虚这个高尚的品行。所以他每当他回忆起一生所行时,难免会产生一种愧疚。他总是怀疑是否自己还不够努力,以至于上帝的威信在人间日益减少。这种并无意义的自责使他在想到即将面对天堂和地狱的仲裁时,总是忧心忡忡。他发现虽然无数次的向信徒们描述这两个地方,但是却从没有认真的去了解过。于是他一面开始向上帝祈祷,一面开始查阅浩瀚的资料,希望能更深入的理解那两个他即将前往的地方。很难说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或者说是两者同时发生了作用,总之,圣若望获得了一个神迹。如何引发这个奇迹,早已无据可考,目前的资料仅仅表明,这个神迹可以使人们短暂的体验一下天堂或者地狱。

究竟该如何使用这种神迹来宣扬上帝之名?这样的问题摆在了圣若望面前。本来他想亲自试验一下,然而这项神迹无法却无法对自己实施。他将自己的发现写信报告给罗马的教廷。教皇陛下对这个消息极为震惊,即刻派出信使,要求圣若望暂停研究,等待教廷做出神迹或者渎神的裁决。

然而,圣若望急切的想知道神迹的效果,于是他无视教皇的命令,召集了一批志愿者,施展神迹,让他们体验到了天堂。圣人并不知道那些志愿者究竟看到了什么,但是看到神迹结束,众人离去时脸上那满足幸福的表情,若望认为他的目的达到了。这些体验过天堂的人们必然会变得无比虔诚,以换取死后永恒的幸福。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些人在经过数天的幸福回味之后,变得极为消沉。在见识过天堂的他们眼里,人世变得如此肮脏丑陋,除了去反复回忆那一瞬的欢乐,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他们继续活下去,他们曾经所拥有的一切变得毫无意义,不值得丝毫的珍惜。而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担心曾经某些细微恶行会导致天堂之门的关闭。终于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数名天堂旅行者选择了自杀,而剩下的人们则变得堕落迷茫,终日酗酒,在对天堂的沉醉中度过了余生。

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圣若望-嘉庇当的预料。然而他并不相信自己苦苦寻找到的神迹只能引发悲剧。他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在家乡卜鲁日担任法官时候的经验:周日的礼拜之后,他会组织市民去参观黑暗的监狱,好让人们了解到如果不收敛罪恶之心,任其发展,将会受到如何的惩罚。于是他再次征集志愿者,只是这一次已无人应征。无奈之下,他只好前往监狱,对那些犯人施展了神迹。在体验过地狱的经历之后,即使最穷凶极恶的犯人,也惊恐万分。圣若望认为这次绝对可以成功,如果说对美好的向往不足以使人向善,但是对惩罚的恐惧却足以使人放弃恶行。然而,他又一次失败了。这些囚徒从恐惧中恢复之后变得更加凶恶和危险。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有怎样的可怕的未来,反而对人世的惩罚不再有任何的畏惧。他们自知无法逃脱上帝的制裁,只好变本加厉的在人间作恶,以期找回一丝补偿。两次实验宣告失败后,圣若望再一次等来了教皇的使节。不过这一次不是信使,而是一队士兵。他们把圣若望和他的实验材料一起带回了罗马。

1456年10月23日,圣若望-嘉庇当被施以火刑,他脚下一起被点燃的还有他费尽心血寻找到的关于天堂和地狱的信息。此次火刑是秘密执行,对外宣称圣若望-嘉庇当于当日病逝,被封为圣人。整个事件只有教皇的密卷中有所记载并被小心的保护着,直到1870年罗马反抗教廷起义爆发,教廷退守梵蒂冈,教皇密卷遗失民间,才使得这个秘密重见天日。密卷里还记载了圣若望-嘉庇当留下的一句遗言:

凡窥一眼天堂者,必不入天堂。

凡窥一眼地狱者,必入地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08-12-21 21:19:19 |只看该作者
凡窥一眼天堂者,必不入天堂。

凡窥一眼地狱者,必入地狱。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7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8-12-22 00:58:42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想看到对这两篇的意见,但是没人给评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

好友

1654

积分

论坛游民

无知小书童一名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8-12-22 01:26:21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别人的意见都是废话,在你没有完全服务于自我人生的哲学系统、语法系统、逻辑系统的时候,走自己的路,让别人都躲远儿远儿的。
等你牛逼了很久很久以后突然转念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的时候恭喜你你进步了长大了会哄小朋友们开心了,这时候你发发现以前自己傻逼得一无事处,可能这时你仍年轻,或不在被时间允许存留于这个世界,但没关系,在过去你已经牛逼了那么久,而你的哲学系统、语法系统、逻辑系统又太过顽固不可可改善,你何不就一样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一直自信满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走自己的路,让傻逼们无路可走。
高强度码字导致的肩关节酸痛耽搁了计划内的写作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8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8-12-22 09:46:55 |只看该作者
作者能谈谈小说的资料来源和构思过程吗?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5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7#
发表于 2008-12-22 13:05:21 |只看该作者
第一篇我看了,模仿的很正经。开篇叙述者给我的感觉竟然是倦怠。从日记被公开,说专家认为怎样,哥特迷认为怎样,打了铺垫,然后就直转到以不知道哪里来的叙述者身份开始讲述一个来龙去脉,这个叙述者没有真实感,好像电脑一样,自然也就没有神秘感。中间的构建出来的来龙去脉很直肠,打打太极我觉得肯定要比这个更有效果,博氏经常打太极,不是么。
包裹在讲述秘密这个第一层故事(都被讲出来了,那就不是秘密了)里面关于沃波尔的哥特经历的第二层小故事没有得到完全的展开,好吧,你是故意的,接着你又急不可待地把调查结果公布与众,唔,人生不能这么浪费,难道你的真实身份是FBI吗。
“作出一个选择,选择进行那个伟大的交易”作为故事的结尾呢?
把调查和日记穿插在一起,而不是一后一前,会不会更好呢。(这种穿插我自己都从来没做好过-=,所以我知道写一篇小说有多么不容易了)。
以上是我认为你本来打算写一个哥特in哥特故事为前提所下的结论。
人家今天中午吃了一盘意粉一盘炒饭一盘饺子一个原味鸡块一杯可乐一杯柠檬汁两碗汤,作为减肥前最后一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8#
发表于 2008-12-22 21:32:41 |只看该作者
只看了第一篇,有益的尝试。

如果(缺失的)是哥特式的会不会更有效果?像视神经什么的,不如不要。气氛不借助这些营造出来更好。

后面叙述者虽然指出有很多秘密,但给出的解释还是太单一了。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9#
发表于 2008-12-22 22:35:02 |只看该作者
相比之前的4个,这2篇的气息比较纯正,拼凑堆砌的痕迹不明显,也知道该舍弃哪些不适于小说叙述的琐碎了。但从全盘译文风格的语言上来看,这还属于高仿作品,精致的残片。很难想像如果要你写得更长你将如何继续……你是故意选择这种风格的吗?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7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0#
发表于 2008-12-22 23:19:29 |只看该作者
练习学习中,还在寻找自己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