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3-5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威望
- 15 点
- 金钱
- 19188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78
- 精华
- 1
- 积分
- 302
- UID
- 1308

|
年龄问题
文/老圈
我是个男人,但总是没来由地担心自己会很快衰老。所以我现在胡子总是刮得很勤,虽然我认为不修边幅是一种风度。我害怕别人问我多大了,说实话,我不愿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支支吾吾半天,往往就告诉别人,我是属羊的,79年的。有时候还会再强调一遍:79年后半年的。
这种感觉以前是没有的。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个好学生,一级也没留过,座位总在最前排。我常常暗自窃喜:我这么小,可我为什么这么聪明。年龄上的优越感一直伴随我到24岁以前。看看我注册电子邮箱时用的地址——shw79@263.net,明眼人一下就瞧得出来,我是在向别人炫耀:看哪,我是79年生的。距而立之年,还那么遥远,我虽然没有钱,也没有房子,但我有时间。我可以等。年轻多好哇。
一下觉得自己不再年轻是去年的事。虽然我很早就学会电脑,98年以前就会上网,但混论坛是去年才开始的。论坛让我觉得自己老了,一下老了10年。一帮80年代中期出生的家伙们对我起哄,说看见我让他们很怀旧。就是这句话,让我一狠心就给自己取名为老圈。虽然带点自嘲的意思,但从此,我开始以老年人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我不再喜欢跟人认真地争论一个问题,嘴上敷衍着他,心下却想:何必呢?伴随这个名字衍生的一些网名计有:圈老,圈老过话,老圈CRY,等等。我俨然已经离不开这个“老”字了,犹如老年作家们离不开散文这种文体一样。
我尝试着跟80后的交往。可怕的是,他们不像我们这一代,还有点尊老爱幼的意识,他们沉浸在“青春”这个巨大的卵细胞中,压根不愿跟前辈们交流。他们是彻底的反知识主义者,我那点关于加缪的粗浅看法,在他们跟前,远不如跟同班的女生性交有趣。他们也会经常做爱,但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做爱对他们来说,不是性解放运动的需要,不是抵抗,也与女权主义无关,他们只认可一个真理:好玩。这就给我出了难题,我也喜欢好玩的事,但彼之“好玩”往往非我之“好玩”,你总不能让一个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人,天天跟着他们去学那些日日都有更新的网络语言吧。
曾经,“70后”概念的提出让我欣喜异常。不说前辈们总算开恩,给我们匀出了点巴掌大的地盘,单说70后这个群体本身,我算是最小的,心理上未免也最有优势。跟我一块的要好的朋友,77年,78年的居多,我常常想,只要我身体还算健康,不那么早死,那么,他们死后,我尚且还有那么一两年时间为他们做个结论。做结论多占便宜啊,就像警察辛辛苦苦破了案,有资格给上级汇报的却是那个长官。长官就是做结论的人,用我们这行当的话说,叫“话语权力”。
我的欣喜维持了不到一年,80后迅速冒出水面。韩寒崛起,我们还心存侥幸把他当作一个个案。但郭敬明两本书写成了百万富翁,你说你一个70后的还抱本卡夫卡梦想找出写小说的捷径,有意思吗?
然后是90后。有12岁就写成人小说的,有6岁就出集子的,这个时代固然平庸,但科技发达,吃“生命一号”就能吃出天才,就像刮发票就能刮出奥迪轿车一样。
21世纪已经开始好几年了,不出意外的话,“00后”也快要露出头角了。那时候,“70后”在他们眼里,也许应该陈列在古董行,而“70后”的文学,兴许该算入唐宋一块了。
我如此惶恐,就一遍一遍地掩饰。先是把自己的邮箱改成不带数字的:laoquan_cry@sina.com。我想这样会好些,我至少不用天天对着那个“79”发呆并悲叹“岁月啊岁月”。这个世界鼓励“速成”,鼓励“快速淘汰”,只有那样,一种繁荣和蓬勃的景象才能被我们真切感知,正如我们无法感知“现代化”,却能感知“不断盖起的房子”一样。“70后”的降旗仪式已然结束,余下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各自散去”吧。
许多年后,只有你的碑文能够证实你在这个世界上活过,因为它上面仅仅写着:某某(197X——2XXX)。
老圈04,08,13陌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