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像年终总结,太混乱了,不知所云。
“专门贩卖小人物故事等社会暗面,向西方献媚”,
那应该贩卖大人物故事等社会亮面吗?
“基本因为质量问题,面对转型期的商业冲击,有一些电影工作者放弃了艺术创作,制作水准粗劣。”
不转型他就能拍好吗?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或者能拍个水准不粗劣的商业片也行啊……
“获奖成了唯一的目的,他们只想着这样可以有个交代,根本不管观众们的真正需求,也不会去思考中国电影应该怎么突破自身。”
观众们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票房能不能体现?如果能的话,不就是《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功夫》吗?又想得奖,又想票房,又想艺术,又想观众们的真正需求……这样想下去的结果往往就是啥也没有想。
“章子怡的话引起了一些评论家的担忧,在好莱坞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还有多少优秀演员会留守华语影坛?”
章子怡是优秀演员????得出这种观点纯属殖民地心态!
“出洛衫矶,向太平洋方向飞,一路天际蔚蓝如海,蘑菇云生灭不息,经过10多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灯火通明的广州。回忆起近日的归国之旅,华侨李先生满脸兴奋,呆在美国三十年,已几乎被当地文化同化的他,回国后第二天,就特地上碟市购买了《十面埋伏》、《天下无贼》、《2046》等几部影片:“电影是一个民族的私生活,正好用来解乡愁。”
我最腻味的就是这种人!好意思提”民族“、”乡愁“?还”解乡愁“?
估计就知道”私生活“,才”兴奋“的。如果中国电影以能否让这些鸟人解乡愁为指标,那才叫被殖民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3 18:36: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