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影像现场之纪录片《乡愁》工作日志五:新闻稿

[复制链接]

19

主题

0

好友

3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5: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题记:<BR>所有的人都是过客,所有的城都是过往,我们能做的只是缅怀或憧憬。<BR>――――卡夫卡·陆 (KavkaLu)</P>
<><BR>影像现场之纪录片《乡愁》上海首映暨舒浩仑导演见面会<BR>时间6月25日(周日)下午2时 <BR>地点:上海市乍浦路245号(虹口区图书馆二楼放映厅)</P>
<>主办: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朱屺瞻艺术馆 协办:北京现象工作室 ,<BR>北京协调人:朱日坤  <BR>项目策展人:卡夫卡·陆 (KavkaLu) 武佳敏、Nirvara<BR>感谢《DVD导刊》的帮助<BR>现场口琴演奏:中国口琴音乐网站站长王锴,将在首映会上演奏与本片有关的两首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BR>邀请嘉宾:马宁(上影策划 ,电影《世界》制片人),2,陆杰(关注上海变迁的摄影家),3,陆元敏(长期纪录上海的摄影家)、4,美国REEL CHINA 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总策展人,张平杰,5,大中里的老住户代表卫金昌先生</P>
<P>片长:70 分钟,拍摄介质:、DIGIBETA,DV,16mm<BR>本片语言:中文。字幕:中英文</P>
<P></P>
<P>舒浩仑的《乡愁》是一部关于上海的弄堂文化的私人影像记忆,记录了一个静安区石库门小区大中里从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到21世纪最初几年的历史,导演以平实的心态记录了作为宁波移民的祖孙三代在这个城市变迁过程里经历的一切,片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和导演生活记忆息息相关的亲人和邻居,那些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并不会注意到的细节通过镜头凸现出来,在这些耄耋老人缓慢的叙述里我们可以读解出一个城市变革的过程,而每一次变革的经历都让这座远东名城充满新的机遇和挑战。<BR>儿时,总是盼望着长大,长大了却发现生命的故事其实是一次又一次的告别,童年的弄堂也因为祖国的日新月异而消失在城市发展的记忆里,弄堂里那些熟悉的味道和场景只在梦里留存着昨日的感动,或许,在诗人的笔端乡愁是难以割舍的主题,可是,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面向美好的明天,那么我们学会告别吧,在告别之前用手中的DV或者相机记忆你的亲人,记忆你曾经的日子和温暖。<BR>这部记录片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论,怎样在一个小的题材里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境遇。<BR>导演说过这样一段话:首先这个电影肯定是个人记忆,因为艺术本质是个人的,艺术的欣赏就是一个个人(群体)对另外一个个人通过其作品的解读。<BR>个人记忆的累加就会成为族群共同的记忆,一个族群的迁移史也就是城市成长的过程,于是,随着摄影术的发明和影像技术的便利性的完成,自觉和不自觉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并以影像作为介质留存也就完成了自己家族记忆的一个时间段的历史,同过去的族谱不同的是影像使得这样的记录变得生动和永恒,镜头里的世界或许会随着城市的成长而消失,然而,影像里的一切就像是彼岸的梦境,在你关注的那刻和你的心声共鸣。<BR>《乡愁》的意义决不仅仅因为他对旧城的回眸,它更直接的意义在于纪录了从20年代延续至今的石库门文化的变迁过程,据舒浩仑导演介绍,现在的大中里因为居民下一代的长大,除了留恋于此的老人更多是外来人员的借居,其实,这种状态是应该引起我们城市的社会学者关注的,在20年代随着远东城市上海经济文化因为(外国殖民以及一战后外国游资的大量涌入)时代的因素而充分发展,昔日在清末留洋的一代也在这个城市成为经济利益的受益者,由于对于外文和国外文化的了解他们大多数成为了一个新兴阶层:买办。而在传统中国的文化里乡土是永远无法割舍的,于是,他们就开始呼唤同乡来到上海,“一个被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开始有了第一次的现代移民热潮,他们刚来上海的时候,就像舒浩仑爷爷那样在石库门里问二房东租借一个居室,寻得一个还算体面的安身之所。<BR>作为从石库门出来的孩子我深知上海石库门文化的复杂性和人员构成的多样性,从时间段来说20年代到孤岛是一个时期,孤岛到国民党接收是一个时期,内战爆发到公私合营是一个时期,公私合营到文革是一个时期,文革到1992是一个时期,1992到2000是一个时期。标注这么多时期的意义在于它是每一个时间段都是一个移民和石库门人员状况的拆解和再组合过程。<BR>所以,石库门文化的复杂性足以让我们从中挖掘出大量的城市电影的题材,那么在一个迷恋数码技术和古代江山美人影视的年代,就需要一些有心人自觉纪录他们眼中的城市,在将来每一天有导演意识到城市人文重要性的时候,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就会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民间记忆,舒浩仑的《乡愁》正在做着这样一件事情,那些耄耋老人的言谈里我们看到了乡土的认同,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移民城市上海的博大胸怀。<BR>作为上海的《影像现场》活动,我们更注重的是现场的这个概念,现场和在地以及介入有关,现代化的城市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鸣,更多的大中里即将在这个城市记忆里消失,在这个冬天到来的时候你只能看见一堆瓦砾和行将走远的老人以及他们鲜活的历史,那么做个有心人吧,带着你的DV机以及你的慧眼,纪录这个城市,纪录属于你家族的民间史诗<BR>上海从来不是一个闭塞的城市,自1842年以来各路移民的进入和经济收入的不均等让这个城市变成了一个个地域文化的小世界,只要你有心你就能在其中发现太多的有趣和可爱的生活。</P>
<P><BR> </P>
<P>《乡愁》的片花:<a href="http://tdb.berlinale-talentcampus.de/app/stream/play.php/wmv/400?mov=2005_944" target="_blank" >http://tdb.berlinale-talentcampus.de/app/stream/play.php/wmv/400?mov=2005_944</A></P>
<P>《乡愁》的影评和介绍: <a href="http://kavkalu.movblogs.com/article-137824.html" target="_blank" >http://kavkalu.movblogs.com/article-137824.html</A></P>
<P>                                          <a href="http://kavkalu.movblogs.com/article-137060.html" target="_blank" >http://kavkalu.movblogs.com/article-137060.html</A> </P>
<P>                                            <a href="http://kavkalu.movblogs.com/article-138024.html" target="_blank" >http://kavkalu.movblogs.com/article-138024.html</A></P>
<P>                                          <a href="http://kavkalu.movblogs.com/article-138436.html" target="_blank" >http://kavkalu.movblogs.com/article-138436.html</A></P>
<P>                     </P>
<P> 注: 本片海报上照片的摄影师为陆元敏,其余彩色照片的摄影师为陆杰,在此特别感谢两位上海摄影界的前辈对纪录片&lt;&lt;乡愁&gt;&gt;的支持和关心,以及授权&lt;&lt;乡愁&gt;&gt;制片方使用。</P>
<P>《影像现场》介绍</P>
<P>《影像现场》是由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牵头,由上海一些热爱电影的人士自愿组织的一个中国独立电影推广的公益团队,在它建立过程中受到了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虹口区图书馆、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北京现象工作室以及许多艺术团体和个人的支持以及无私帮助,他们是确保所有研讨会和观摩会得以进行的保障和强有力的后援。 <BR>《影像现场》属于全体影像爱好者,它也会以最大的诚意联动境内外的独立制作单位和个人,通过对话、观摩、研讨促进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繁荣和复兴。</P>
<P>对《影像现场》有兴趣参加和介入的个人和团体,请联系:<BR>卡夫卡·陆: <a href="mailtkavkalu1967@126.com" target="_blank" >kavkalu1967@126.com</A>,<a href="mailtshanghaimovie@126.com" target="_blank" >shanghaimovie@126.com</A><BR>MSN: <a href="mailtkavkalu1967@hotmail.com" target="_blank" >kavkalu1967@hotmail.com</A></P>
<P><BR> </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3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