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97|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晨起,红叶,诗两首

[复制链接]

32

主题

0

好友

5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9: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井井回</i>在2006-11-18 18:47:14的发言:</b><br/><p>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心”这个词,正像阿呆的女朋友说的,还有“心灵”“身心”的意思。。我想你是指“心不在焉的注意力”里的“心”更靠近“心灵”这层意思?</p><p>但是我依然觉得“心不在焉”这个已经很口语的词,我们平常使用它理解它,它最通常意义还是注意力不集中嘛。</p><p></p><p></p></div><p>其实我上边已经说了,此处的心不在焉就是在它最普通的意义上被运用的,即,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你不能简单的把“心不在焉的注意力”翻译成“注意力不集中的注意力”。这和不能把古诗里的杨柳直接翻译成“送别”是一个道理。</p><p>另外,关于“心不在焉”这个词。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爱,情绪等等都是人脑的作用,西方传统曾经把心作为爱以及情绪的器官(从心不在焉这个此来看,中国也不例外),而且在文学,日常生活中继续这么运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爱,情绪是从心里出发的。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爱人都会说从“心”里爱,很不幸的是,这并非事实。下边摘抄了wikipedia关于心的定义的一小段,全文在此:<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Heart_%28symbol%29">http://en.wikipedia.org/wiki/Heart_%28symbol%29</a></p><p>Many <a title="Classical antiquity"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Classical_antiquity">classical</a> and <a title="Middle Ages"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Middle_Ages">medieval</a> philosophers and scientists, including <a title="Aristotle"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Aristotle">Aristotle</a>, considered the heart the seat of <a title="Thought"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Thought">thought</a>, <a title="Reason"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Reason">reason</a> or <a title="Emotion"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Emotion">emotion</a>, often rejecting the value of the <a title="Brain"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Brain">brain</a>.</p><p>The <a title="Roman Empire"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Roman_Empire">Roman</a> physician <a title="Galen"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Galen">Galen</a> located the seat of the passions in the <a title="Liver"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Liver">liver</a>, the seat of reason in the <a title="Brain"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Brain">brain</a>, and considered the heart to be the seat of the <a title="Emotion"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Emotion">emotions</a>. While Galen\'s identification of the heart with emotion were proposed as a part of his theory of the <a title="Circulatory system"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Circulatory_system">circulatory system</a>, the heart has continued to be used as a symbolic source of human emotions even after the rejection of such beliefs.</p><p>关于中国人对心的认识,我敢肯定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没做过研究,就不多说了。我不知道“心不在焉”这个成语的历史演变,如果按照现在的意思它是可以翻译成“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很明显,这是一个传统遗留的“谬误”,心怎么可以在不在呢?只有脑才可以产生在或不在的意识。也许“心不在焉”更恰当的意思是“兴趣转移或缺失”?我不知道,不过谁有兴趣,可以做一下研究。</p><p>最后有一点,这些心脑之别的讨论和我的诗无关,和那行诗句也无关。你对它如何理解和解释是你作为读者的自由,我的本意并不是说“心不在焉”的心更靠近“心灵”,不是的。不过你的解释很有意思,我没有想到。</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2

主题

0

好友

5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2#
发表于 2007-8-4 13:39:58 |只看该作者

晨起,红叶,诗两首

<p><strong>晨起</strong><br/><br/>一只早晨的麻雀隔着玻璃<br/>和我打了个照面。我把百叶窗<br/>卷起,外边和它一样灰,一个<br/><br/>让人心情轻松的那种阴天,<br/>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在麻雀的位置<br/>想了想,随即被自嘲克服,<br/><br/>赶紧收拾衣冠去上班,带了笔记本<br/>和运动鞋,分别置于包里,<br/>中途又返回一次看门是否关好。<br/><br/>路上车已不多,落叶不时地横穿马路,<br/>伴随不搭调的音乐与新闻,竞争<br/>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br/><br/>如何把上一刻的无痕记起,<br/>这总是到办公室才后怕的黄梁一游,<br/>促使我按下一个不再值钱的决心,早晨<br/><br/>如此结束我对未来的责任,除了那个<br/>被麻雀唤起的隐秘的联系,<br/>有一刹那,我想不起和现实别的瓜葛。<br/>2006年11月15日<br/><br/><strong>红叶</strong><br/><br/>鲜艳的红叶还在树上,<br/>不鲜艳的已在地上翻滚,<br/><br/>除了并列,它们没有<br/>别的关系,除非你想豪放或婉约,<br/><br/>又或者象征一番,<br/>都不过是老调重谈,即使你说<br/><br/>它们不需触景生情,<br/>又岂能永远鲜艳。<br/><br/>这样的秋天,不要也罢......<br/>这样的狡猾,不要也罢......<br/>2006年11月15日<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13:19: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0

好友

3999

积分

业余侠客

暴雪骑士

Rank: 4

3#
发表于 2007-8-4 13:39:58 |只看该作者
<p>温词的境界。</p>
按理说三道四 艳阳天南海北 http://shiker.blogcn.com e caddi come corp morto ca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

好友

727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07-8-4 13:39:58 |只看该作者
<p>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我想我理解你的意思,但这样有明显悖论的表述我不能认同。</p><p>把上一刻的无痕记起,虚拟循环的完成,这两句仅作为对上面的解释或承接,是自然的。但写虚了。这些之前,你的画面是清晰的。可能是你觉得感情到了该脱离出来自己抒发点什么的时候。我的疑问是:为什么不让她一直藏起来呢?</p>
住到黄河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好友

5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5#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阿呆</i>在2006-11-16 12:36:44的发言:</b><br/><p>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我想我理解你的意思,但这样有明显悖论的表述我不能认同。</p><p>把上一刻的无痕记起,虚拟循环的完成,这两句仅作为对上面的解释或承接,是自然的。但写虚了。这些之前,你的画面是清晰的。可能是你觉得感情到了该脱离出来自己抒发点什么的时候。我的疑问是:为什么不让她一直藏起来呢?</p></div><p>如果可以说“注意力分散”,为什么不可以说“分散的注意力“,推而广之,“心不在焉的注意力“呢?我并不反对悖论,何况这个句子不完全是。</p><p>虚实相间才是道理,当然这里有个度的把握的问题,你的感觉很好。我也感觉到这块儿有点不顺,所以干脆删了一句,不过我并不认为感情就得藏着,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我是毫不掩饰的。删掉那个句子是因为啰嗦了,我应该多读几遍再贴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0

好友

1346

积分

论坛游民

吴家BB猪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p><p>我觉得这不是悖论.</p><p>其实是种微妙的状态.</p><p>有时候写作自觉并非与作者同时起步的.</p><p>我对诗歌不太懂.但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在小说中也能体验到</p><p>或者。我像两位请教一下.</p><p>有时候,我平静的生活.没有过多的仔细观察.</p><p>突然我眼前一亮,看到点奇异的颜色.</p><p>然后.我就疯狂地迷恋它\\研究它\\挖掘它\\</p><p></p><p>这样算不算是: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p><p>如果算.那就表明这个词 不不是悖论.</p><p>是有时间先后问题的概念.</p><p></p><p>或者我的理解也不对.总之.谢谢两位给我的启发.获益良多.</p>
http://www.douban.com/people/beaid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

好友

727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beaidid</i>在2006-11-17 9:59:11的发言:</b><br/><p></p><p>这样算不算是: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p></div><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是这样,你这个在我来看不能算。我理解你的意思,你们大概想更直接更简洁的表达。实际上,你的例子是一个过程:心不在焉在前,注意力在后。如果直接写成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语法结构上,他们应当是并行发生的。我认为你们似乎想脱离语法的束缚来造句了。如果这样的话,我是不认同的。</font></p>
住到黄河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0

好友

1346

积分

论坛游民

吴家BB猪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那再举个例子</p><p>有没有人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物体之上</p><p>对于这两个注意力来说.他是有集中的注意力</p><p>而对于两个中的任意一个来说</p><p>这个注意力.有点心不在焉.</p><p></p><p>TO阿呆:你的说法很对的.我也很赞同.但是我们是否应该举多点例子来论证.</p>
http://www.douban.com/people/beaid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

好友

727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9#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beaidid</i>在2006-11-17 13:47:46的发言:</b><br/><p>有没有人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物体之上</p><p>对于这两个注意力来说.他是有集中的注意力</p><p>而对于两个中的任意一个来说</p><p>这个注意力.有点心不在焉.</p></div>没有。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物体上,那么,这两个物体在他看来应该是一件物体(或系统)。如果你硬要把两个物体割裂开,注意力这个词是不允许的。当你割开的时候,注意力就从它身上溜走。
住到黄河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9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0#
发表于 2007-8-4 13:39:59 |只看该作者
<p>一个心不在焉的注意力</p><p></p><p>我愿意理解为悖论,悖论之中出真理。</p>
把酒惊落雪 疑似故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9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