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表现主义戏剧中的无政府主义[转帖]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0

好友

3999

积分

业余侠客

暴雪骑士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4: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表现主义戏剧从德国向英美输出的时候,英美剧作家如O\'Casey或O\'Niel受到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似乎主要是来自Kaiser的剧作,至少上次翻阅的那份资料似乎是这个意思,最近看看能不能乘着过年期间杂务不会找上门,把Kaiser的煤气系列也稍微读一读,朝向国内少数有把表现主义戏剧文本稍稍读过的读者努力中(热血),之前虽然读过代表作《漫漫长夜》(From Morn to Midnight,德文忘记了),不过上次翻《煤气一》(Gas 1)的开头,似乎《煤气》三部曲中表现了更多Kaiser对于经济体制与政治的想法。
    就我已经比较熟悉的Ernst Toller或最近读了一下的Hasenclever的阅读经验,这些剧作都有很明显无政府主义色彩的政治诉求,尤其像Toller在1918年的《转变》(The Transformation, Die Wandlung)来看,这出戏演到最后一站的时候,直接就是在舞台上一群人唱着Internationale,然后一群人不断呼喊REVOLUTION!!REVOLUTION!所以我觉得很奇怪,国内之前似乎都不讨论表现主义的这些内容,是因为国内的西方戏剧剧场史是从英美输入,这些战胜国很自然的过滤掉了战败国戏剧中的政治脉络,还是国内之前在教授戏剧课程的人,不愿意告诉他们的学生,当年这一群从事表现主义戏剧的工作者,当时在宣传激进的左翼思想?
    好吧。来说说Ernst Toller。
    之前关于Ernst Toller剧作中意识型态的重要研究,应属于在1980年代的几篇,虽然说从文献中可以看到Toller 1939年纽约自杀之后,隔年就有博士生Willibrand做了一篇《Ernst Toller及其意识型态》(Ernst Toller and Ideology)博士论文,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当然是拿不到这本论文。在1980年代关于Toller意识型态的重要研究,就是1982年Michael Ossar的《Ernst toller剧作中的无政府主义:需求与自由的范畴》(Anarchism in the Dramas of Ernst Toller: the Realm of Necessity and the Realm of Freedom)还有Richard Dove的《Ernst Toller作品中的革命社会主义》(Revolutionary Socialism in the Work of Ernst Toller),当中很明确的指出,在表现主义时期的Toller,明显偏向无政府主义,而Dove指出在1927年之后由于德国政治局势的转变,所以后期的Toller有一些的转变、变化这先不管,重要的是我下面说的这个脉络。
    Toller在1933年希特勒执政以后,因为他本身的犹太血种,以及一直与德国右派对抗,公开反对希特勒,于是被迫流亡,并且在1933年写作、出版了一本自传《德国青年》(Jugend in Deutschland英文翻译本翻译成「我是德国人」I was a German),某本很明显以写实做为评价标准的德国文学史将Toller的自传评价得比他的表现主义剧作来得更高,这也不管,在他的自传第六章的最后,讲到他在大战中受伤后,回到慕尼黑大学完成学业,同时在组织了学运团体,这个团体搞了几个月之后,被军方强迫勒令停止,男学生抓去充军,奥地利籍学生则驱逐回奥地利,Toller因为发高烧住院逃过追捕,此时他收到了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Indepent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USPD)重要成员Gostav Landuer的来信,鼓励他加入独立社民党,他因此结识了独立社民党党魁Kurt Eisner以及许多社会主义党人,进一步在1918年底参与巴伐利亚革命。他在自传里头说,Landuer的《呼唤社会主义》(英译Call for Socialism或Summon on Socialism,德文要查一下)曾经深刻影响过他。
    Dove推测,Toller阅读《呼唤社会主义》的时间大概是在他前往慕尼黑大学求学之前,而《呼唤社会主义》直接影响到他如何从事学运团体的方针,而Landuer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Dove说,Landuer是一位将欧洲无政府主义诗化的诠释者。而Ossar指出的证据是,Landuer是将克鲁泡特金的著作从俄文翻译为德文的翻译者,从这一层关系,便可以将Toller、Landuer衔接到克鲁泡特金、普鲁东、高德温这一系列十九世纪无政府主义的系统里头。
    我不能够完全信服Ossar的说法,因为在Toller或其它表现主义剧作家的戏剧中,另外表现的一个很强烈的概念就是—新人(New Man),强掉在创造一个新社会时,必须先进行人民思考、精神的更新,这样的观念我在前面的weblog说到过,是来自于尼采哲学(这边的说法我采自Patterson的那本《德国剧场革命,1900-1933》)。由于「新人」的观念,所以Toller他们所表现的无政府主义,其实与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很不一样。
    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是受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一些当时流行的科学观念的影响,例如实证科学与进化论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的精神是「互助」,而他用来推导出「互助」这个既是目的又是原因的中心思想的方法是,他认为人类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自然界里头的现象,使用进化论后期的发现来看,生物为了适应竞争的必要,为了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增加更多的存活,因此会自然发展出互助的机制,这种机制在动物界中如此、在野蛮人中如此、在中世纪如此、在现代社会如此,在所有的自然现象中都是如此。这个观点可见于他的重要作品《互助:进化的因素》(Mutual Aid: A Factor of Evolution,取自「无政府主义文件汇编」网站)。
    克鲁泡特金批评马克斯共产主义的理由是,马克斯采用的辩证法并不「科学」,他认为整个十九世纪的科学进步,是来自于归纳的演绎法使用,而不是存在着先验假设的、凡事必有正反和的辩证法。而阶级斗争、唯物史观,历史进化最后一定达到无产阶级专政这些论点,都是来自不科学的方法的结果,若使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必然是互助。
    但是德国独立社民党人或Toller等表现主义剧作家,并不相信这一套科学。有点像是西方马克斯主义对于第二国际共产主义的批评,西方马克斯认为第二共产国际那套强调科学进化、将社会现象视为自然现象的共产主义,是恩格斯将马克斯主义世俗化的结果,西方马克斯主义者不相信这一套「科学」。Toller在他的剧本Hinkmann里头就说,人们想要革命,人们想要创造新的社会,重要的不是什么科学的结果,而是人们想要革命、创造新社会的意愿,若是没有这样的意愿,那么所谓的什么社会情境啦因素啦什么的,都是一点用都没有。Toller或Hasenclever等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的无政府主义,相信更多人类本身的力量与价值,人的未来可以由自己开创,而不是什么自然界的现象,人的未来也不是透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就能够得到的结果。
    我的论文要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我在论文题纲中认为,这样的态度,是属于一种人文主义,我想要把Toller这样一种不同于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说清楚,然后加入一些剧本分析左证。可是我可以把这样的东西用散文用笔记随便写出来,就是没有办法顺利的写成论文,论文总是停滞不前。
    本文作者:zonble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按理说三道四 艳阳天南海北 http://shiker.blogcn.com e caddi come corp morto cade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7-8-4 13:04:17 |只看该作者
无政府主义, 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很多先锋文化艺术背后的一个整体性的冲动.  我两年前和臧棣通信聊过这个问题, 并为此查了出四百多本书.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