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5-31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8854 点
- 注册时间
- 2007-10-30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24
- 精华
- 0
- 积分
- 447
- UID
- 19646

|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寻找世上另一个我</font><br /></strong><font size="3"> ——看日本影片《NANA》</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p><p align="center">范典/文</p><p> </p><p><br />世界上真会有另一个自己存在么?</p><p><br />如果有,他(她)会否与自己成为最好的朋友?</p><p><br />《NANA》完成了这一猜测,大约也算解决了多数人的困惑。一个人在这世上活得太久,自然而然形成了日渐麻木的心性,也许自己一直想成为的那个人一直不会出现,然而仍然期待着……当人生顺其自然的走到中途,也该停下脚步,回过头,那一个人也许就在向你微笑。</p><p><br />先是岩井俊二把两个同名的伊藤树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品尝到一段青涩的初恋,再是矢泽爱用漫画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同名的娜娜面对爱情、理想、生活时所持有的态度。真人电影版的演员与漫画人物极相似:有无注意到娜娜吸烟时的姿势,酷酷的神态一模一样。</p><p><br />根据漫画改编,维持了那种漫画中唯美的精神,淡而舒雅的画面,充满女性的温情主义,和岩井俊二的青春片一样,用个人主义情怀抒发对年青时代叛逆、不羁,享受爱情的浪漫与艰涩,全片散发着都市青年追求理想、爱情、友谊等个人生活态度的浓重气息,影片还未开拍前,漫画就已经在亚洲青年人群中争相传阅,两位个性、打扮截然不同的NANA形象深入人心,看完影片后,我深深被这两位在东京拼搏奋斗的女孩打动。</p><p><br />还是先来回顾一下故事的原貌:娜娜和奈奈是两个女孩的名字,在日语发音中都叫NANA,两个NANA在前往东京的列车上相遇,娜娜为了组建乐队,重新招募一批新成员,她有野心,但也有隐痛:她曾是BLACK STONES(黑石)乐队的主唱,与贝斯手本城莲曾亲密交往,但因后者离开乐队到东京寻求发展而中止恋情——她在招聘贝斯手时,特意强调,要新人超越莲!而奈奈则是私自离家,到东京追寻在美院学习的男友……故事巧合的是,两人不但同名,而且在租住房屋时竟然成为了室友。娜娜具有摇滚青年的冷傲与自负,对待感情态度坚决明快,而奈奈面对男友对自己的背叛却束手无措。她俩在遭受相似的爱情历程后相濡以沫,一个为召开演唱会而孜孜不倦,一个为学习坚强和独立拼命打工赚钱……故事的结尾很淡也很唯美,浓缩在她俩共同租住的那扇“看得见风景”(让人想起E·M·福斯特)的窗户上,淡雅的水彩画面,回归了漫画般浪漫而温馨的场景。</p><p><br />整部片子不断纠结于娜娜回忆中的感情经历,且又以现在进行时态叙述奈奈的感情故事,娜娜由感情受到创伤后变得独立而坚强,她最后原谅了莲,但也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与他复合——这已上升为对待感情的旷达境界,而奈奈则仍然寻求新的爱情。单单讲述奈奈的话,叙述视角会变得唯美细腻,但是情节线枯燥乏味,一般会陷入“疲惫”状态,显然是娜娜那种个性沉着、外相冷酷更贴合现代青年的审美观点,那些架构两人恋爱关系的小片段一定吸引了很多年青人,比如娜娜与莲在浴缸中相拥亲吻、搓背,她给莲戴上的小挂锁以及臂上刺青的“莲花”都以一种时尚情结让影片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味道。尤其是扮演娜娜的演员中岛美嘉本身是一位大红大紫的歌手,她的出场不仅成为影片的卖点之一,且让整部影片充满摇滚味十足的音乐——是那种“软摇”,尤其在她的那首《Glamorous Sky》中,情绪被点燃得十分到位,嗓音不高,但充满了力度,且在高音的地方用了“飘”音,乍一听是F·I·R乐团的唱腔,但发狠劲的时候,嗓音里有碎磁的爆裂声。还有一首是伊藤由奈演唱的《Endless Story》,虽然相对来说曲调要更趋平缓,但十分好听,特别是穿插了娜娜与莲在冰天雪地中分别的场景,感伤而清越,歌曲与情感的抒发相得益彰。娜娜与莲(正像奈奈说的,莲不太说话,看上去有点恐怖,我同样也不喜欢这样冷峻的脸,完全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儿)的爱情在最后“还钥匙”那个段落终于有了了结,娜娜不愿重新来过,但没有拒绝与莲成为朋友,这样的处理显然是建立在目前年轻人交往形势之上的,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有性无爱的生活,在感情处理上享受更多个人空间,并不愿承担感情的责任,这也即为何如今社会的大龄青年越来越多,而婚姻的成活率少之又少的重要原因之一。</p><p><br />娜娜的朋克式生活是否成为了奈奈所向往的,影片中有她发自内心的独白,她在东京那么大个城市追求独立,为生活所迫必须拼命打工,受尽工作上的歧视与耻笑,然而她不曾放弃过;而娜娜看待奈奈显然要从容些,因为后者单纯可爱,虽然不脱小女生的罗嗦麻烦(娜娜称她为小八),却对她伸出了友谊之手。这种“友谊”在我看来充斥了“同性爱”之嫌,两人感情命运相同,不禁惺惺相惜,男人在她们的视角里成了“背叛”、“轻佻”的象征,要么像伸夫和阿泰那样不存在恋爱关系、纯粹是合作伙伴或朋友的关系,两位个性截然不同的女孩仿佛成了心态上的互补,娜娜沉浸在回忆的痛苦时有奈奈握住她的手,奈奈被感情挫伤时有娜娜安慰她。娜娜竟然有一次主动吻了奈奈的嘴,吓人一跳——不禁想到《刺青》里杨丞琳去吻梁洛施的嘴……</p><p><br />这部片子没有什么荤段子,有的只是营造气氛的几个场面的渲染,繁重的都市生活并没有成为表现的主题,隐退到两个小女生的故事背后,但似乎又在用缓缓的语调抗议着……这种抗议无声而有力,把青年们急于表现自我、渲泻情感的一面展露出来,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这样解释:其实每个人都有完全不同的两面性,如果将这两面性解释为世界上的两个同名的人,两者相互帮持、关怀或者相互追赶、超越,这也未尝不可。为什么《超人》与《蜘蛛侠》里的主人公是具有超能力的英雄,他们在生活中的造型偏偏是木讷而忠厚的呢?创作者将这种两面性外化为两个人,让她们直面生活、分解生活的两面性、两种处理结果,使这两类典型成为了青年追捧的对象,这种偶像情结的产生源自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因为这就是他们自己。<br /></p><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