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0-22
- 在线时间
- 404 小时
- 威望
- 18969 点
- 金钱
- 1879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1934
- 精华
- 16
- 积分
- 3642
- UID
- 5378

|
乞力马扎罗的雪vs上帝也疯狂
那时候在上中学,这片子是从后半截开始看的。真有意思,不,我不是说电影有意思,而是里面有好多非洲动物,一个个都挺精神的。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动物电影就特别感兴趣。你说这野生动物听不懂人话,怎么演呢?后来看了上帝也疯狂才发现,其实拍动物电影根本不费事,你去吓唬一下狮子老虎肯定被人家追……
对了,这个男主演是叫格利高里·派克吧?我一般对演员没有什么特别兴趣。因为,没有人能饰演所有的电影。只要合适就行。至于这哥们儿,我也觉不出哪好哪不好,普通人一个。后来再看的时候,才觉得有点悲凉——不就谈个恋爱么,至于跑到荒郊野外去祸害动物们吗?所以,我始终认为还是上帝也疯狂更富有人情味(人类被狮子追才自然嘛)。
前苏联电影
总的感觉是,节奏总是那么四平八稳的。就像沉着的朱可夫元帅手提波波夫去干空降的德国鬼子那样镇定自若,跟在自家花圃除草似的。还有一个在电视里看的苏联版的福尔摩斯,真没法恭维了,歇洛克先生那叫一个闲,彼得堡大街上那叫一个清静(好几个镜头里,都是一个人也没有)。这福尔摩斯成天介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瞎溜达,然后时不时地说几句文绉绉的话,整个文学青年呐!
但也有好的一方面,比如说《父与子》(具体版本记不清了,应该是7、80年代的作品)。她大概称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毕竟,冗长而沉闷的俄式镜头没有一点儿视听上的刺激。但给我冲击却是决定性的。没有看过这个,恐怕我就不会注意到屠格涅夫的小说。现在只能说,演得很到位,演员非常有特色,甚至只要一想到巴扎罗夫这个人物的时候,脑海里必定会出现那位一脸冷峻(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点像流氓~)没有胡子俄国男子。或者说,这是我唯一至今还能记住形象的一个演员了。
大抵来说,以俄国文学题材改编的电影,只有俄国能拍出那种独特的味道。你像一些美国人搞的安娜·卡列尼娜根本就看不得。英法那些国家也拍不出来,怎么拍都能一眼就看出来——这娘们肯定不会说俄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