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国文学翻译出版中抄袭等乱象有加剧之势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 15:59: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6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原著以英、法、德等12种语言写成,竟由同一译者“翻译”——近日的图书市场上,冒出了一套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6卷本《诺贝尔文学奖文集》,译者署名均为“李斯等译”。这一奇异现象令国内翻译界和出版界人士大为错愕。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秘书长李景端,用“李斯们”一词指称近年来出现在翻译出版中的不良现象的冰山一角。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版协外国文学出版研究委员会年会上获悉,近年来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势头渐强,表现为引进版权的范围扩大,出版新书的品种增加,文集、全集的出版增多,以及外国文学名著的新译本不断涌现。但与此同时,抄袭、变相抄袭、剽窃、一稿多出等乱象有加剧之势。

  诺奖文集疑似“攒出”
  最早发现这套“奇书”的是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陈远焕。他说,不久前他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定价600元的《诺贝尔文学奖文集》,26部作品的译者署名竟全都是“李斯等译”,当时他就产生了疑问,“文集中的作品涉及12种语言,敢问有哪位译者能懂这么多种外语,而且精通到了能搞文学翻译呢?”昨天,记者也看到了这套书,其中蒙森写的《罗马史》原著是德文版,普吕多姆的《普吕多姆诗选》原著是英文版,法朗士的《诸神渴了》原著是法文版……与馆内其他几套诺奖作品比较以后,陈远焕认为,这套“奇书”疑似根据国内已出的中译本稍加文字改换“攒出”:“比如这套书中《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译本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傅惟慈的译本惊人相似,《福尔赛世家》的译本则与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周煦良译本相似,改动的都只是少数字词而已。”

  “李斯译本”明显抄袭
  李景端得悉这一情况后,率先发表《致“李斯”的公开信》。文中,李景端回忆起2003年春,为写翻译质量问题文章查资料时,曾在四川大学文楚安教授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看到“李斯”这个名字。文楚安当时就揭露“李斯”编著的《垮掉的一代》,“居然以‘翻译’冒充‘著作’,全书几乎原文抄袭美国泰退尔的专著《裸露的天使》”。
  李景端做了多方核实,结果,傅惟慈确定《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李斯译本”明显是抄袭他的;上海译文社总编助理赵武平则确定《福尔赛世家》“李斯译本”抄袭了周煦良的译本。然而,时代文艺出版社的说法却是,“译者李斯很有名,以前译过《垮掉的一代》(自称编著)。李斯不但是他个人的名字,也代表一个翻译公司”。李景端对此写道:“原来这家出版社雪藏了这么一位精通十几国文字的大翻译家,我实在很想结识、讨教,只是苦于无法联系,不得已只好写此公开信,希望李斯能公开亮出自己的外文专业、学历,以及真实的翻译经历,消除人们对他的疑虑。”

  赢了官司也不高兴
  记者昨天致电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吴洪。他告诉记者,上海译文出版社独家享有海明威著作在中国内地的版权,而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在没有通过正常手段获得海明威版权的前提下,竟收进了《老人与海》、《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三部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将时代文艺出版社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时代文艺社停止出版和销售《永别了,武器》一书,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但对译文社要求侵权者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被告迟迟未履行。
  官司赢了,但吴洪高兴不起来。他说,《永别了,武器》个案,只是译文社许多热销外国文学作品近年来频遭侵权的案例之一。要求被告公开赔礼道歉,是希望借此唤起整个行业的版权保护意识,为外国文学出版的发展和繁荣创造有序竞争的良好环境。
  令人深思的是,侵权成本很低,而维权成本却很高,致使有些出版社对维权望而却步。为此,上海译文出版社希望通过本报呼吁:行业主管部门应从提高外国文学出版的准入门槛入手强化管理,并且实行严格的惩戒制度——哪家出版社有侵权、盗版记录,就取消它外国文学的出版权。
  (摘自《文汇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4 01:4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