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出版社有望3月内推出穆勒译本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1 14:0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因不识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穆勒,而暴露了自己对于中东欧文学了解的贫乏之后,中国出版界又开始走向激进的反面。一些出版社已经向记者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会在最短时间内推出穆勒作品的中译本,以满足国内对这个女作家的好奇。然而稍稍了解穆勒的人提醒中国出版社切不可贸然行事。   今年没像对前几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莱辛和克莱齐奥那样“押中宝”,这让中国的出版社很沮丧,但是他们很快决定要迎头赶上。昨天就有三四家出版社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业已同赫塔·穆勒在德国的版权代理商取得联系,诚恳地表达了购买版权的意思。“一番竞争是难免的。”一位出版人告诉记者:“如果只看谁的钱出得多,那就反而简单了,版权买下之后,一本书1个月可以译完,这样3个月之内就可以上市了。”   穆勒的一些作品写得不长,尤其是一些中短篇小说集和诗歌,这给了中国出版社以“赶工期”的信心。但是对穆勒少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对穆勒作品“赶工期”是一件危险的事,而这主要是因为,穆勒文字意义深邃。评论家朱哲莹就认为,穆勒的文字表面上很平淡,却透露着诗性,同时也有着对日常的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刻画,而在诗意的语言之下,是深重的苦难,以及作家对于这些苦难的最大的同情。评论家认为,如果没有体味出这些文字之下的东西,就贸然进行翻译,那很可能造成曲解,其结果就是国人对于穆勒的更多的误会。   在穆勒还远没有被国人知道的2001年,李贻琼为《译林》杂志翻译穆勒的短篇小说《黑色的大轴》就用了几个月时间。穆勒是这样的作家,她决不会让译者一眼看穿,她需要被细细品嚼。也因此,评论家提醒花了大价钱买下穆勒作品版权的中国出版社,慢工才会出细活。 (来源:青年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