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2-12-6
- 在线时间
- 1615 小时
- 威望
- 7529 点
- 金钱
- 7200 点
- 注册时间
- 2009-11-1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857
- 精华
- 2
- 积分
- 2568
- UID
- 33912
 
|
本帖最后由 我是美工 于 2009-11-22 14:09 编辑
沈阳今天天气不错,才零下十一度,不过这已算近日来少有的暖天.阳光洒在雪上,反射过来,眼前是一片晶晶闪闪的世界,东风虽寒却也不再刺骨.不知上海今天气温如何?
上学时老师讲诗词格律,讲平水韵(一东二冬什么的),自己练得舌头都打结了,考试时还是总写错别字,死记硬背又不管用,却总能听见有来自南方的同学在一旁窃笑.好在他们不是多数,格律所占比重也不大.可是私底下,自己总有一种被自己的文化所抛弃的感觉,好象自己是个外国人.喜欢又怎么样,较起真儿来还是拼不过人家.只好高举惠特曼的大旗,同样是好东西,英文也不是障碍.诗歌嘛,也可以不讲韵的.什么是入声?我他妈才不在乎呢!(这是谎话)
上海人叫弄堂的,我们这儿叫胡同.上海人叫瘪三的,我们这儿叫二流子.三和二好象差别不太大呀!
我这人有种病,看到自己搞不懂的汉字就生气.诗词格律如此,<海上花列传>亦如此,不是为了考试得高分,也不是想把所有的中国字都认全了,只是怕到了自己临死的时候,连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没整明白,依然糊了八涂,不清不楚.
后来注意到了天气,我们这儿下雪的时候,您那儿下雨.我们这儿地都冻裂纹了,您那儿还湿乎乎的哪.除了慨叹祖国之伟大之外,也只有认命了,只期望在看相声小品的时候,你们不知道乐.
既然如此,我跟先生有不同的意见您也就不会感到意外了.不敢说太多,怕没完没了,就说说李安吧.首先我承认李安先生的成就,他的细腻,他在电影中所体现出的智慧等等.但我总觉得此君在改编中外文学作品时事先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几乎是同一类型的文学作品:<断背山>就表现出含蓄,内敛,亮丽.而<色戒>则尽显紧张,暴力,黑暗.这不公平啊.对外国文学作品就是继承和发扬,对本国的,那简直就是革命啊.总感觉此君一直就有革命的想法,想必不敢用在外国人身上.看<理智与情感>时就觉得他还有劲没使出来,可能也怕被外国人拍板砖.到了<卧虎藏龙>这小子来劲了,可这哪里是<卧虎藏龙>,简直就是沙翁戏剧嘛.不敢说这小子崇洋媚外,不过我心里却是这么认为的.他在自己的<喜宴>里客串三秒钟,只讲了一句话,外国人觉得这句话有趣,我看了就有气.<推手>里的老太太根本就不象是从大陆过去的,显然是在这种细节上糊弄外国人.终于有勇气革命了一把的<绿巨人>走的也是西方精神分析的路子,这我倒不反对,因为他的这次革命使得票房残败,美国人也不爱看.他以为对一种卡通漫画开刀就不会招致非议,哪知这卡通漫画也是美国精神之一种,岂容外人篡改.没有了血肉横飞,还上哪去张显美国式英雄.<制造伍德斯托克>也没有太大作为,估计李安如能再出精品,必是对中国文化开刀.这也不是不好,只是看着他离中国人的背影越来越远了,使得我对他又爱又恨.只是希望有人能拍出一部纯中国的电影来,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引起大家的共鸣.
无耻地写了这么多,只是对先生鼓励论坛新手的行为表示感谢!
希望我们都能在这里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另外您文章下面的那个蓝色的笑脸是怎么弄上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