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7-11
- 在线时间
- 1859 小时
- 威望
- 1680 点
- 金钱
- 6788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403
- 精华
- 0
- 积分
- 1038
- UID
- 11473
 
|
顾彬,我为你如此说感到脸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8efa0100hhvj.html?tj=1
自三年前始,很多朋友不断告诉我顾彬在攻击你,你是为何得罪他?
我听了一笑,没去理会,像朋友所说,不过是一个爱出风头的德国人在利用中国媒体兴风作浪而已。
可是今天又有朋友告诉我,顾彬又在凤凰卫视上说你了。我上网看了,果然如此,真是一个莫大的“荣誉”,他说我的作品是垃圾。想想呀,主持人窦文涛就家住我楼上一层,我以后只有躲着他,如在电梯里遇见,只能把脸侧一边了。
顾彬先生张大口时,读过我的作品吗?
我有五本小说译成德语,你只稍去一下书店或去一下图书馆,读几页就可评论。《背叛之夏》是写上个世纪末天安门青年人的热血沸腾;《饥饿的女儿》是写一贫民窟的女孩和一个民族成长历史;《K-英国情人》是写中西文化冲突、女性追求**艺术和自由以及战争的悲剧,为此被中国法院禁掉一百年;《孔雀的叫喊》是写长江三峡移民,老百姓的悲苦;《上海王》是写中国现代化城市的形成,以致于在其过程中女性的悲剧角色。
顾彬先生呀,这些东西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不像是垃圾。顾彬先生似乎译过编过中国学术书,也写过诗,但好象从未写过小说,不知顾彬教授是以什么样的小说来做判断,是以卡夫卡或是君特格拉斯?或从心底里就是想批评德国翻译界,甚至哪几位著名译者,是他们把中国文学译成那么糟的东西?批评他们,探讨译文,是好事,身为汉学大教授,哪就多培养几位好译者出来,干吗想灭了他们时扯上我的小说作陪葬?
百思难得其解,自然让我想到第一次见到顾彬教授的情形,那是1992年五月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一次国际汉学和诗歌会议,因为来参加的人都懂中文,那么会议要求,以中文为演讲语言。可是顾彬教授不知为何,竟未用中文演讲,居然用英文读演讲稿。下面中国诗人居多,自然各说各的,也有人说,顾彬教授读中国文学都是中国妻子代读。这也不是什么大秘密,百分之七八十的汉学家都是如此。可是顾彬先生的脸面不太光彩,从那之后,就与主持人(我的前夫赵毅衡)结下的不快之结,自然也对我另眼相看,一直延续到今天。
参加那次会议的中国诗人张枣在三月八日去逝,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生活或艺术创造也是如此。在这儿说这些话,只是想告诉顾彬教授,作为一个德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吃中国文学饭的教授,不管你的中文水平、你的德语有多么高,在说话或下笔时得想一想,干吗板着脸学那种喝棒打死人中国文革遗风。
要知道,中国小说在德国得到介绍出版也是一条崎岖之路,那些小说受到欢迎,就算是在畅销榜上,也不尽是垃圾,包括棉棉、卫慧的作品,说她们的作品是垃圾,也太简单化,不管是我们中国的批评家或是西方的教授,都该有一颗宽容之心,多分析其作品产生的背景,她们为何空虚吸毒,为何写西方情人?难道不是她们那一代人的内心世界与残酷现实世界之碰撞和孤独结果?!
----
下面文字摘自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 ... _6443_1583115.shtml
顾彬:我没说过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
凤凰卫视3月19日《锵锵三人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今天许老师为咱们请来一位重量级的嘉宾,德国人,著名的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而且我从一个细节就看出德国人来了,说做节目都带着字典来的,随时要查,够严谨。不过关于顾彬教授,许老师可以介绍介绍,我是孤陋寡闻,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有几十年,得有三十年了,我以前不知道。作为德国波恩大学的著名汉学教授,出版过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我以前也不知道,甚至他还翻译过六卷本的鲁迅诗歌散文集,以前我也不知道。但是他接受采访,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这句话所有人都知道了。
顾彬:但是我没有说过。
窦文涛:没说过吗?
顾彬:这句话我从来没有说过。
窦文涛:我估计你在中国任何一次采访都会有人问你这个问题。
顾彬:是。
窦文涛:后来有人说是媒体断章取义。
顾彬:对。
窦文涛:那你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顾彬:那个时候,2007年,有一个住在德国的中国记者跟我访问谈一谈一些中国当代作家的问题,他具体提了三个女作家的名字,我说她们的作品是垃圾,这个到现在。
窦文涛:你记得是哪三个女作家吗?
顾彬:一个是棉棉,一个是虹影,一个是卫慧。
窦文涛:棉棉、虹影、卫慧,你说她们三个人的作品是垃圾?
顾彬:是,但是其他人的作品,我没有说他们全部都是垃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