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翻译莫言,莫言翻译(马振骋)

[复制链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20:15: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作家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时,都说我们有好作家,只是没有好译本,好比空谷芳草,外人无法欣赏。今天中国作家有人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了,又说他的作品一般,只是有了好译本才得到评委的青睐。还说像莫言这样的作家中国何止十几个,他能得到别人也能得。看来今后几年内,诺奖评委会就像巴黎路易·威登专卖店,门口都排满了中国人。

        这两种说法,证明可怜的中国作家的作品从来没有进入议题的主体,相反,翻译提升有举足轻重之势;难道诺奖评委会两次选上用汉语写作的作家,两次都选错了人?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啊!



        译者的阅读与读者的阅读是不同的。读者的阅读可以是浏览,遇到难词可以跳过,避重就轻,评论时照样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译者必须进行认真的阅读,类似于画家的临摹,要明白原作的一切要义与细节。

       当你动笔翻译,这时便开始所谓的二度创作或再创作。既然是再创作,那就必须有所本,让读者看的是作者写了些什么,欣赏作者的语言与叙述。译者必须是个隐身的写作人,让读者通过你的复述,原作的要义与艺术润物无声地进入读者的心田。译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去追摹。

语言的使用不能脱离内容,原文浓墨重彩,译文也浓墨重彩;原文朴实平淡,译文也朴实平淡。不是用所谓的美文去渲染,去超越,去跟原文较量。总之,译者不要喧宾夺主。



        有人大谈超越。超越不是译者的任务。所谓超越,该由谁来评制?既然是按照原作去做忠实的复述,那就不存在超越。
文学写作不是单纯比文字的美。脱离内容的美文,那是一般作家都能做到的。“不足”是译者的能力不逮,而“超越”是译者的自我陶醉。况且,你认为超越的部分,怎么不就是本来存在于原作里的东西呢?怎么不是它给了你灵感而在你落笔之际用母语表现出来了呢?

        还可以这么说,译文是你的母语,原文是你的外语,你认知母语的程度越过外语。母语中的美你能体悟,外语中的美你还只是领略。中国人能体会李白之美,法国人能体会雨果之美,但是要求这两国人等量齐观看出李白与雨果之美,这很难说!

        还有人提出这一种理论,认为原文不够好,可以通过改译或编译使之臻于完美。这意见若通行无阻,其后果跟强拆古建筑、擅改古路名一样可怕。今后阅读名著会不会像走进一个历史面目不清、充斥假古董的世界?

        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说,贝克特和斯特拉文斯基不但要保护自己的作品免遭时下流行的篡改,还要对愈来愈无意尊重文章与乐曲的未来具备戒心。他们在遗嘱中 说明逝世后也是如此,即使打官司也在所不惜。还有一位法国作家说得很有趣:这就像有人劈脸对我说,我觉得你的老婆不够漂亮,我已给你换了一个!

        英国女学者莎拉·贝克威尔在《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How to Live or A Life of Montagne)一书的序中说:“21世纪充满了自满的人。如果进入网络海洋,搜索博客、推特、视管、视窗、分享空间、脸书和个人网页,半小时内就可以捕捞到成千上万对自己入迷、吆喝着求关注的人。”当这些人当上了译者,当上述的编译或改译成为通用的规则,莎士比亚将不成为莎士比亚,换老婆的故事也愈来愈多,全部文学史都将是戏说一通了。




        不过……不过……这次莫言得到诺奖,报上说是莫言找到了几位好译者……“译家居功至伟,显然无可讳言。”还说葛浩文“不是逐字、逐句、逐段翻译,他译的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葛浩文对作者的弱点知道得一清二楚。他把一切都整理好,然后翻译成英语,语言比原来的中文更好”。岂不是在说诺奖评委看了精彩的译文,而把票投给了莫言?真是这样的吗?目前谁都无法知道。但是对这种说法感到非常诧异。

        反正这次,葛浩文这样好笔头的翻译家,莫言这样好脾气的作家,合作得珠联璧合。也是美玉遇上良工,莫言得了奖,葛浩文得了口碑,一切都好说。然而这种改头换面、大卸八块的做法大家竞相仿效,后果不堪设想。久而久之,一改再改,谁都会怀疑在读的托尔斯泰、司汤达、狄更斯里面哪些内容才是这些大师真要说的话。如果莫言这次没有得奖,日后有人拿出葛浩文的译本与莫言的原作“复盘”,有那么大的差异,或许会说:莫言写得好,都是给葛浩文糟蹋了!

        莫言在斯德哥尔摩逗留的日子,恰好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在上海人民出版社首发。我们看到报刊上这么介绍:“这部小说虽然被称为小说,却没有小说应有的情节,找不到事件发展的线索,甚至连主人公都难以辨认,与此同时,在这堆看似散乱的词句中,却潜含着大量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以及哲学的意蕴。”还有:“它在结构上更独特的地方在于,在这部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和身份同样不断变化,无法统一……书中一些外来语连乔伊斯自己也不懂,有时只是为了要用这些词而已,并非文本必需的。”

        这些话是贬义还是褒义?如今用在乔伊斯身上只是褒义。然而内容并无差异,词句稍有改变的同一些说法,用在莫言的身上就是贬义了。“情节杂乱重复”,“语言粗糙鄙俗,无法卒读”,“看得人不胜其烦”……

        莫言的小说真有那么糟吗?且看瑞典文学院主席培尔·韦斯伯格的授奖词:“……莫言是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而无名的大众中突显出。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抨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他有技巧地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莫言有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比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马尔克斯之后的多数作家都要滑稽和犀利……”

        主席说的这些赞词,只是针对葛浩文的英译本吗?为了证实这一点,不妨把葛浩文的英译本买来,请没有读过莫言的英译汉高手进行还原翻译,看一看葛浩文英译本比莫言的原著好还是差,这样就一目了然。(来源《上海一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1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X

172

主题

56

好友

501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2#
发表于 2013-1-28 16:18:08 |只看该作者
反正中国是个盛产暴发户的国家……为莫言美名或者投以恶名,都改变不了给人缺乏修习的暴发户形象。
我想当谐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主题

11

好友

160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3-2-19 16:05:26 |只看该作者
谁在阅读之中,谁在阅读之外?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22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