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贝克特得奖经过

  [复制链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7 13:14: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陶北 于 2013-11-17 13:52 编辑

(文章来自一本刘禹提供的台版老书)

一九六九年,法国及其他各国文艺界每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断定: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总该颁给安德烈·马洛了罢。大家一致公认他为当代法国作家当中最出色的一位。马氏所属的那个时代业已出现过几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中包括沙特和卡缪。马氏乃是此一文学世代的一个无与伦比的大家。这年,由于他已经不在法国政府里担任任何职务,所以他的条件似乎更优越了。以前,他的政治身份令一个中立国家的“文学判官们”颇为踌躇。还有,自从沙特获奖以来,法国已经五年没有再出现过得奖人了。

但情况看来,瑞典学院比较喜欢另一位用法语写作的作家:荒谬派的撒姆尔·贝克特。这位法国籍的爱尔兰作家是该年一百零三位候选人之一。这些候选人除掉马洛,还包括英国诗人奥登。奥氏不久之前曾应瑞典学院之邀,前往斯德哥尔摩参加由三个诺贝尔委员会所主办之年度座谈会。那个座谈会是相当引人注目的。

以往文学奖委员会的委员们都不太愿意谈论这种事,可是这次却有一位委员对意大利报纸的记者透露:那年的候选名单上包括几位在其他方面非常著名的人物——最主要的是戴高乐将军、卓别林,以及瑞典电影导演英玛·柏曼(Ingmar Bergman)。除了往年每年出现的“老手”之外,还出现了一个新人:俄裔美籍作家纳布可夫(Vladimir Nabokov),《萝丽妲》(Lolita)一书的作者。他是由瑞典笔会所推荐的。索忍尼辛的名字也出现在候选名单之上,他在他的祖国里说实话。

贝克特于一九五七年首度被提名,推荐人为一位与前卫文学界没有任何显著关联的巴黎大学文学教授。瑞典学院立即对这位新人展开彻底的研究工作。那时候,贝克特已经写出了他重要的著作。他的剧作中至少有一部,《等待果陀》,被誉为“触礁的世界中”心灵疏离的最佳写照,他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各地批评家的注意。第一篇分析他作品的研究报告主要是探讨他的小说。此地我们必须留意一位极称职的剧评家瓦伦德(Erik Wahlund)的报告。他那篇报告后来刊登在 Svenska Dagbladet 上,他将四位被一般称为改革者的戏剧家一并拿来做比较:贝克特、尤涅斯科(Eugene Ionesco)、纪涅(Jean Genet),以及戈姆布洛维兹(Vitold Gombrowicz)。

瓦伦德虽然充分体认到贝克特的杰出才华,可是他却坦率地强调:这位《等待果陀》的作者,仅有这部是“第一流的作品”,而且,他较晚期的作品甚至没有一部在思想深度上比得上《等待果陀》,同时,也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像它一样,在结构上严谨得几无破绽可寻。单单一部作品——纵使它是一部具有永恒价值的杰作——在这位机警的批评家眼中,却以之作为颁奖给贝克特的根据,实在是太薄弱了。瓦伦德本人比较喜欢尤涅斯科。因为尤氏的观点新颖,题材多变,对话深刻,还有他那泊泊不断的“黑色幽默”(black humor)。根据瓦伦德,这些特质似乎很可能为未来的剧场带来茂盛的景象——因此他呼吁诺贝尔委员会注意尤氏。

不过,最后的决定还是操在瑞典学院常任秘书吉耶洛(Karl Ragnar Gierow)的手中。吉氏是个抒情诗人,也是一个优秀的批评家。他认为贝克特完全具备得奖资格,而且确实比其他候选人优越。瑞典学院于十月二十三日礼拜四举行全体大会,会中决定颁奖给贝克特,“由于他的作品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形式,将现代人的困乏转变为他的亢奋。”

然后,一个棘手而不可避免的问题来了:贝克特会接受诺贝尔奖吗?大家都知道他经常过着极为孤独的生活,和他太太几乎像隐士般,不见任何人,除了他的出版商林东(Jerome Lindon),以及寥寥数位好友。他们也和他一样遁世。他偶尔会和他们在阿哈果大道(Boulevard Arago)上他寓所附近的一家小酒吧喝个一两杯。瑞典学院邀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颁奖的电报并没有很快地获得回音。瑞典驻巴黎大使馆立即派员去找他的出版商;他解释道:由于贝克特对这件事情预先有所耳闻,亟欲维持那种遁隐的生活,怕出名,怕为盛名所累,因此他已经离开巴黎,躲避到突尼西尼内部深处的一个小村庄,纳布尔(Naboul)——该村最近因闹洪水,已经成了一处与世隔绝之地。

尽管贝克特做了这样缜密的防范措施,可是他还是被记者找到了。要是他仿效五年前获奖的沙特,则必然会大大的出名。幸好贝克特不希求这种过度的盛名。因此,经过几天的思索之后(报纸都说,获奖对他而言乃是一桩无妄之灾),这位“身不由己”的获奖人答复瑞典学院:他要接受这项奖,然而,由于健康的缘故,他无法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

或许在这样的蛮荒地带颁奖给一位如此难缠的作家,很可能会激起世界各地舆论各式各样的反应。事实并不尽然如此。大多数国家的文艺界人士颇为热烈地庆贺这位“满心不情愿”的得奖人,而大报报道他的时候更是极力赞美。只有他的祖国爱尔兰愠怒异常,拒绝承认这位得奖者她的女儿,因为他放弃了祖国的盖尔语而去使用两种外国文字——英文和法文。

贝克特曾电告瑞典学院,他不能亲往斯德哥尔摩颁奖,然而他也不希望学院按往常的方式颁奖给他——也就是说,由他祖国的大使代领——他比较希望有他的法国出版商林东代表他。就这样,等吉耶洛对这位缺席的得奖人大家赞扬之后,林东代表他从瑞典国王古斯塔佛士·阿道夫手中接受奖状、金质奖章,以及金额相当高的支票,观礼的人们则有礼地起立鼓掌。

在继颁奖典礼之后举行的传统性宴会中,爱尔兰大使欧贺德连(Tadgh Seosamh O'Hodhrain)坚持要代表他那位光荣的同胞,和国王同桌而坐。林东也在坐,他的身旁就是瑞典的财阀瓦伦堡(Marcus Wallenberg)。

翌晨林东飞返巴黎,带着奖状和奖章,可是没带支票——它的面额殊为可观,达七万五千美元之谱。由于受款人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它,所以他宁愿暂时将它留在瑞典。

(王鸿仁译)


1906年 4月13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
    父亲威廉以测量为生
    贝克特曾在爱尔兰的波多拉皇家学校受教育
1926年 游览法国南部罗亚尔河城堡
1927年 获得都柏林三位一体学院法文及意大利文的学士学位
1930年 完成诗集《Whoroscope》
    返回三位一体学院担任法文讲师,同时修硕士学位,四学期后离职
1931年 撰述《论法国现代小说》,兼及对普鲁斯特的批评研究
1933年 父亲去世
1934年 完成短篇小说《卵多于石》(More Pricks Than Kicks)
1936年 完成诗集《回声之骨》(Echo's Bone)
    与乔伊斯建立友谊
1937年 定居法国
1938年 完成小说《莫非》(Murphy)
1944年 完成小说《瓦特》(Watt)
1945年 短期充当圣路军医院的翻译后,重返巴黎
1951年 完成小说《莫洛依》(Molloy)及小说《马龙之死》(Malone Dies)
    撰述《无所谓短论集》(Texts for Nothing)
1952年 完成代表作《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
1953年 出版小说《不可命名的》(The Unnamable)及小说《瓦特》
1955年 完成小说《挪威雷斯》(Nouvells)
1957年 完成剧本《失落的一切》(All The Fall)及剧本《终局》(Endgame)
1958年 完成《无言剧之一》及剧本《克莱普的最后录音带》(Krapp's Last Tape)
1959年 完成《无言剧之二》及剧本《余烬》(Embers)
1961年 完成剧本《快乐时光》(Happy Days)
1962年 完成剧本《被驱逐者》(The Expelled)
1967年 完成剧本《乔依》(Eh Joe)及剧本《来和去》(Come and Go)
1969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无法亲赴斯德哥尔摩领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5 踩3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X

172

主题

56

好友

501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2#
发表于 2013-11-17 13:35:56 |只看该作者
出生年份应该是1906年
昨天在书店看到很多书做得很漂亮,大多数作者我都不认识,前天下载一层做的100个作家那本电子书,只听过几个,几乎全都没看过作品。得花点时间做做功课,找多点营养。
我想当谐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13-11-17 16:07:17 此条消息来源于黑蓝手机报 |只看该作者
台版书译名好怪异!

点评

X  等待果陀……中国风……  发表于 2013-11-17 16:20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9 18:2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